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克拉维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克拉维酸产生菌--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CA0726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照射60 s,NTG诱变处理40 min,并结合甘油耐受性突变株的理性化筛选,选育得到较佳诱变株CA0726-19,效价达1645μg/mL,且传代性能稳定.以此突变株为试验菌株,通过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组成优化试验,得到了较佳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组成,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较适的发酵条件下,经摇瓶发酵96 h后,克拉维酸效价可达2 397μg/mL,较出发菌株提高10.3倍.采用15.L发酵罐试验表明,28℃培养72 h左右,克拉维酸效价达2 152μg/mL.  相似文献   

2.
通过固体斜面培养和液体摇瓶培养,对收集到的、现可大规模种植的5株灰树花菌株的固体斜面菌丝生长特性以及液态发酵产多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产多糖性能为指标对液态发酵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固体斜面培养中,菌株Gf-5和Gf-1表现出了较快的菌丝长速和较好的菌丝长势,其他菌株表现一般;但在液体摇瓶培养时,菌株Gf-3的菌球直径最小、菌丝生物量最高,其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及总多糖产量分别可达11.07 mg/100 mL、28.68mg/100 mL、39.75 mg/100 mL,均高于其他供试菌株,说明菌株Gf-3液态发酵的产多糖性能最好,较适合用于液态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3.
豆豉纤溶酶生产菌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DCFM9突变株为出发菌株,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条件.优化后发酵培养基组成:木糖为20 g,大豆蛋白胨为20 g,KH2PO4为1g,K2HPO4·3H2O为4 g,Ca-Cl2为0.4 g,MgSO4·7H2O为0.5 g,水为1 000 mL;摇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7.4,接种量2%,种龄24 h,装液量50 mL/250 mL,37℃,180 r/min,发酵12 h加入1g/L的Tween 40.在此条件下发酵72 h,产酶量最高可达3011.08 U/mL.  相似文献   

4.
对海洋中筛选的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 sp.)7-3产DHA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组成为葡萄糖10 g/L, 蔗糖10 g/L,酵母膏20 g/L,(NH4)2SO4 10 g/L,NaHCO3 1 g/L,K2HPO4 6 g/L,ZnSO4 0.1 g/L,MgSO4 0.1 g/L,CaCl2 0.5 g/L,Na2EDTA 0.2 g/L,FeC6H5O7·3H2O 0.01 g/L.摇瓶培养最佳条件为培养初始pH=6.0,培养温度25 ℃,装液量为100 mL(在500 mL摇瓶中),培养时间为84 h,优化后油脂与DHA产量分别提高了3.3和3.8倍.  相似文献   

5.
L-亮氨酸发酵种子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确定L-亮氨酸发酵的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应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种子培养条件。试验结果显示,以培养基初始pH 7.0、500 mL圆底三角瓶装液量50 mL、摇瓶转速为220 r/m in,28℃恒温振荡培养36h的种子接种量为10%,摇瓶分批发酵72 h产L-亮氨酸16.52 g/L.  相似文献   

6.
对L-亮氨酸产生菌黄色短杆菌TK0303(Met- 2-TAг α-ABг β-HLг SGг Rifг800μg/mL)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经种子培养条件及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后,采用该最佳条件,L-亮氨酸产量由19.2g/L提高至25.2 g/L.  相似文献   

7.
对产海藻糖酿酒酵母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得到的最适条件为:每升发酵液中葡萄糖10 g,酵母膏7.5 g,尿素7.5 g,KH2PO42.5 g,Na2HPO42.5 g,微量元素液7.5 mL,发酵初始pH为7.0,对数生长期培养温度选择30℃,稳定期培养温度37℃,装液体积分数40%。摇瓶优化后海藻糖质量比为152 mg/g,约为优化前的2.3倍。选用最优条件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两次补料,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52 h,在该时间海藻糖产量为1 072 mg/L,比摇瓶中培养的最高值831mg/L高出241 mg/L。  相似文献   

8.
一株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产热凝胶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株粪产碱杆菌WC-C12(Alcaligenes faecalis)的摇瓶发酵的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及最适摇瓶发酵工艺条件,摇瓶实验确定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50,NH4C 1.07,KH2PO42.272,K2HPO41。71,MSO4.7H2O0.49 膏1,少量无机盐溶液,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0,装液是为60mL/250mL摇瓶,摇床转速为220r/ming,温度为30℃,15L自动机械搅拌罐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操作参的情况,经60h发酵,热凝胶产量可达2.2%,转化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9.
鞘细菌液体发酵生产PH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培养鞘细菌,采用次氯酸钠.氯仿法提取PHB,浓硫酸氧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PHB含量,研究碳源、氮源、初始pH、温度、装液量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生物量和PHB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甘油和蛋白胨为碳源和氮源,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50 g/L和3.0g/L,其他适宜营养条件为MgSO4.7H2O 0.2 g/L,CaCl2 0.05 g/L,FeCl3 0.01 g/L,KH2PO4 0.07 g/L,H3BO30.005 g/L;适宜pH值7.0;适宜温度35℃,接种量1.0%,用250mL三角瓶装100 mL发酵液.发酵至54 h时开始限氧,发酵72 h.在上述条件下100 mL发酵液的PHB产量最高可达10.58 mg.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添加物对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发酵过程的影响,以提升那西肽发酵效价.以单因素实验考察7种添加物对那西肽发酵效价的影响,研究其各自的较优添加水平及添加时间;综合单因素实验结果,以那西肽效价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硫酸锰、硝酸镧、硝酸铈的添加浓度进行优化.供试添加物均不同程度提升了那西肽发酵水平,提升效果依次为EDTA硫酸锰硝酸铈橄榄油硝酸镧壳聚糖制霉素.分别在发酵24h添加9.27μg/L硫酸锰,96h添加5.15μmol/L硝酸镧和0.9mmol/L硝酸铈,那西肽发酵效价达到948.08μg/mL,比优化前提高了30.97%.基于添加物调控策略可有效提升那西肽发酵效价.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变色圈法、排油圈法从土壤和污泥等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菌株WB,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L9(3^4)正交实验对该菌株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糖10g/L,麸皮25g/L,酵母粉0.9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7.2,250mL摇瓶装液量为50mL,发酵时间为72h的条件下,菌株WB的表面活性剂的产量可达3.6g/L.  相似文献   

12.
对分离到的鼠李糖乳杆菌L7-13进行增菌培养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其吸光度和活菌数的测定来优化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葡萄糖65 g/L、酵母粉15 g/L、牛肉粉28 g/L、大豆蛋白胨30 g/L、KH2PO43 g/L、无水乙酸钠3 g/L、柠檬酸铵2 g/L、Tween80 1.5 mL/L、MgSO4.7H2O 1.0 g/L、MnSO4.4H2O 0.5 g/L,培养28 h,所得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最大菌体密度约1010cfu/mL.此增殖优化培养基适于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3.
筛选了一株高产木聚糖酶及纤维素酶的青霉(Penicillium)菌株FSWY3,并研究了此青霉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发酵条件。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为4.6;发酵温度为29℃,每克固体培养基的接种量为0.5mL孢子悬液(孢子悬液的浓度为4.7×107个/mL),玉米芯与麦麸的质量比为7∶3,尿素为氮源,发酵时间为3d。木聚糖酶活可达4236U/g固体培养基,纤维素酶活可达1895U/g固体培养基。将粗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持1h,发现当温度超过50℃时,酶活损失较大,残余酶活力为52.7%,至60℃时,酶基本失活,酶活力损失达93.0%。青霉FSWY3以农林废弃物玉米芯、麦麸为营养基料,能够产生具有很高活性的木聚糖酶和较高活性的纤维素酶,用其发酵曲作为饲料添加剂,既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将选育出的鼠李糖高产菌株,通过摇瓶培养确定了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及产鼠李糖条件。培养基配方(g/L):NaNO37,NaCl1.1,KCl1.1,K2HPO44.4,MgSO40.5,Ca(NO3)20.01,KH2PO43.4,FeSO40.0002,玉米油140mL,金属离子液5mL,pH值655;培养温度:37℃;培养天数:7d;摇床转速:200r/min;接种量:2%。鼠李糖产量为45~55g/L  相似文献   

15.
从某化工厂污水处理车间好氧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了一株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ISB5。对菌株的16S rDNA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将菌株ISB5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进一步对菌株ISB5降解Triton X?100的培养条件进行考察,得到了菌株的适宜降解条件:培养温度为30 ℃,Triton X?100的初始质量浓度为4 g/L,培养时间为28 h,振荡速率为150 r/min,装液量为100.00 mL,接种量为1.00%(菌株ISB5与培养基的体积比)。在该条件下,TritonX?100的降解率可达9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红曲色素是一种优良的食用天然色素。本文对红曲霉0301产色素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5%葡萄糖,0.5%谷氨酸钠,0.05%ZnSO4.7H2O,0.1%MgSO4,0.5%K2HPO4,0.5%KH2PO4,0.03%MnSO4.H2O;培养条件优化为培养温度为32℃,培养基起始pH为6.0,培养时间为8 d。经培养条件优化,红曲霉红色素总色价达到99.12 U/mL,比初始条件85.59 U/mL提高了15.8%,黄色素总色价达到97.02 U/mL,比初始条件83.28 U/mL提高了16.5%。红曲霉0301所产色素经HPLC检测,桔霉素含量低于0.5μg/g,符合红曲色素产品中对桔霉素含量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以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为唯一碳源培养PHBV降解菌DS04-T,考察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起始pH、摇床转速、接种体积分数以及装液量等环境因素对菌株产生PHBV降解酶的影响,进而考察菌株对PHBV的降解能力。并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适宜的产酶条件如下: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2h;摇床转速150r/min;装液量100mL培养基;培养基起始pH为7.5;接种体积分数1.5%。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产生的PHBV降解酶有较高的活力,达(18.9±1.2)U/mL。  相似文献   

18.
米多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筛选出的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D615发酵生产米多霉素的产量较低,但可以通过添加米多霉素的前体提高米多霉素产量;经紫外诱变获得的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D519产米多霉素的产量相对较高,但丧失了前体利用能力,菌体生长还受前体的抑制.对链轮丝菌ZD615和ZD519原生质体制备最优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甘氨酸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菌丝培养基和2 g/L的溶菌酶质量浓度最适于实验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通过研究紫外灭活ZD615和热灭活ZD519的原生质体的双亲本融合条件,发现当化学融合时间为5 min时,可得到最大的双亲融合率(5.2 %).从多种融合子中选育出一株高产链轮丝菌51-19,该菌株能够利用米多霉素的前体物质高产米多霉素,米多霉数产量比出发菌株ZD615提高了170%,达到了1 015 mg/L.  相似文献   

19.
以MRS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完整细胞共同合成共轭亚油酸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混菌完整细胞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的最佳营养条件:MRS培养基,葡萄糖20g/L,蛋白胨15g/L,牛肉膏5g/L,酵母膏5g/L,无水乙酸钠7.5g/L,吐温-80 1.5g/L,柠檬酸二铵3g/L,K2HPO43.93g/L,MgSO40.58g/L,MnSO40.3g/L。在此条件下,共轭亚油酸的合成量为81.38μg/mL,比使用基础培养基时的合成量增加了11.34μg/mL。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海洋真菌Sw-25发酵,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温度及接种量、装液量对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mg/L,酵母膏5 mg/L,海水400 mL/L,蒸馏水600 mL/L,培养基初始pH 6.0~6.5.最适发酵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量80 mL,接种量为6%,24℃培养96 h.在此条件下,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1.28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