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磊  张富春  刘军 《食品科学》2019,40(23):189-198
目的:探讨阿魏菇乙酸乙酯相三萜类化合物(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Pleurotus ferulatus triterpenoid,PFTP-E)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PFTP-E体外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PFTP-E对Eca109细胞的增殖、周期、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以及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PFTP-E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Caspase9、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真核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CHOP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FTP-E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进而诱导Eca109细胞凋亡。PFTP-E可引起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崩溃并导致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PFTP-E可上调细胞色素c、Bax、p-eIF2α、CHOP表达,下调Bcl2、Cyclin B1表达,显著增强剪切型PARP、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同时诱导内质网应激,激活MAPK/JNK信号通路。结论:PFTP-E能有效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机制与线粒体损伤途径、周期阻滞、内质网应激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体外实验,研究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手段,根据AND的结构预测其神经胶质瘤相关靶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枢纽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子功能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以确定与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再进行分子对接,研究AND与上述靶点的结合活性,最后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通过神经胶质瘤样本和正常样本的比较,分析枢纽基因的表达差异并获得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在上述基础上,在人源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观察AND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形态变化,并检测AND在蛋白质水平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手段获得AND的40个神经胶质瘤相关靶点,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10个枢纽基因,AND与其有较强的结合活性。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枢纽基因...  相似文献   

3.
夏枯草提取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夏枯草提取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夏枯草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夏枯草作用于食管癌Eca-109细胞,利用MTr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中高剂量夏枯草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使细胞凋亡率增高,同时Bcl-2蛋白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可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使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识别分析白藜芦醇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并结合临床数据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Target net数据库筛选白藜芦醇靶点,通过数据库Genecards、OMIM、TTD收集NSCLC靶点,利用Venny 2.1.0平台获得药物和疾病靶点的交集;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与String数据库生成靶标蛋白互作网络(PPI),并进行拓扑分析;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交集靶标的基因图谱;利用Autodock Vina 软件对排名前三位的核心靶基因与白藜芦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临床病例样本,分析相关靶基因在NSCLC患者(n=1017)和健康人群(n=627)的表达情况;细胞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30、50 μmol/L)白藜芦醇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SRC、EGFR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的潜在靶点共有40个,经过拓扑分析得到关键靶点8个,其中EGFRSRCESR1等靶点与NSCLC密切相关;白藜芦醇抗NSCLC主要涉及肿瘤蛋白多糖、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白藜芦醇与关键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能力;临床样本结果显示,靶基因EGFRSRCESR1HSP90AA1以及MMP9的表达在NSCLC中上调;TNFCDC42以及RELA的表达在NSCLC中下调;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药物干预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SRC、EGFR、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结论:揭示了白藜芦醇在治疗NSCLC的过程中涉及多个作用靶点及多条信号通路,明确了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癌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体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夏枯草作用于食管癌Eca-109细胞48h后,观察细胞形态,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细胞侵袭力及细胞运动能力。结果:夏枯草处理组细胞体积变小,悬浮细胞增多,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率、侵袭力和转移能力降低,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可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体外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PI3K/AKT1通路探究山西老陈醋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常规饲料)、高脂模型组(M,高脂乳剂)、低(LV)、中(MV)、高(HV)剂量山西老陈醋干预组(1.35、2.7、5.4 g/(kg·bw))。造模(5周)同时给予陈醋干预后,山西老陈醋继续干预5周。检测血清血脂含量、肝损伤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状态;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肝脏中PIK3CAAKT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定位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M组肝脂肪变性严重,血清中脂质含量和肝损伤程度极显著升高(P<0.01),抗氧化酶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中PIK3CAAKT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高脂血症大鼠造模成功,同时PI3K/AKT1通路被激活。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山西老陈醋可显著下调血清中脂质含量、改善肝损伤、增加抗氧化酶活性(P<0.05),使其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且HV和MV组改善效果优于LV组。q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显示,PIK3CA、AKT1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山西老陈醋可极显著下调PI3K/AKT1通路中PIK3CAAKT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P<0.01),HV和MV组干预效果优于LV组。结论:不同剂量山西老陈醋可不同程度改善高脂饮食大鼠脂质、抗氧化及肝功能指标,最佳剂量可能在2.7~5.4 g/(kg·bw)之间,山西老陈醋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1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进而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咖啡酸苯乙酯(phenethyl caffeate,CAPE)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的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实验分为对照组(HGF=0 ng/m L;CAPE=0μmol/L)、诱导组(HGF=20 ng/m L;CAPE=0μmol/L)和荷药组(HGF=20 ng/m L;CAPE分别为2.5、5.0、7.5、10.0μmol/L),测定细胞黏附率,Transwell小室模拟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ELMO1、MAP4K4和FNDC3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表现出显著的促进细胞黏附和迁移作用,荷药组中表现出对HGF诱导的细胞黏附和迁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表明CAPE对HGF诱导的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作用有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诱导组和对照组相比ELMO1和MAP4K4表达显著上调,荷药组和诱导组相比ELMO1和MAP4K4表达显著下调(P0.05);诱导组表达FNDC3B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荷药组FNDC3B表达量较诱导组增加,但结果不显著(P0.05)。结论:CAPE能够抑制HGF诱导的Hep G2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迁移。CAPE通过上调FNDC3B和下调ELMO1、MAP4KE的表达,抑制Hep G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观察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组织的病理变化,探讨草苁蓉环烯醚萜苷(IGBR)对细胞凋亡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5-FU组及IGBR组。除对照组,各组大鼠第1天给予200 mg/kg DEN腹腔注射1次,而后给予饮用体积分数0.05%的DEN水溶液;5-FU组大鼠腹腔注射25 mg/kg 5-FU每周3次;IGBR组大鼠灌胃500 mg/kg IGBR每日1次。实验第12、20、28周末,分批处死动物,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胞质呈棕黄色,凋亡的肝细胞皱缩、核固缩及核仁消失;与模型组比较,5-FU组与IGBR组凋亡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Bax和Bcl-2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不典型增生灶和癌灶中,表达于胞浆;与模型组比较,5-FU组和IGBR组Bax表达明显增强,而Bcl-2表达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 P>0.05);模型组、5-FU组与IGBR组中Bax表达和Bcl-2表达均呈负相关(P <0.05)。IGBR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增值,其机制可能与Bax蛋白增多和Bcl-2蛋白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extract,GSPE)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凋亡的效果及机制。方法:ECA109细胞用0、25、50、100、200、400 μg/mL GSPE干预24 h,噻唑蓝法检测并计算不同质量浓度GSPE对ECA109细胞的活性抑制情况,选取半数抑制浓度(50 μg/mL)作为干预剂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炎性因子及Bax/Bcl-2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质量浓度GSPE作用24 h均可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率由54.44%增加到82.80%;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空白对照组,GSPE和NF-κB抑制剂BAY11-7082可显著抑制细胞内炎性因子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产生以及C型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分泌(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SPE和BAY11-7082处理使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NF-κB信号通路中IκB、p65、p50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IκB、p65、p50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GSPE可通过抑制PGE2、CRP的产生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活化Bax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付凌萌  吴逸  王菁  魏婕  王少康  孙桂菊 《食品科学》2019,40(23):142-150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T)与叶酸(folic acid,FA)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诱导损伤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uman normal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s,HEEC)MTHFR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3、25、50、100、200 μmol/L)AFB1染毒HEEC 24、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HEEC分为空白对照组、AFB1染毒组(200 μmol/L)、LUT干预组(160 μmol/L)、FA干预组(20、200 μmol/L)以及联合干预组(160 μmol/L LUT+20 μmol/L FA、160 μmol/L LUT+200 μmol/L FA),处理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THFR蛋白的表达水平,MassARRAY甲基化检测MT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AFB1染毒HEEC 24、48、72 h均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而经LUT和FA干预后,与AFB1染毒组相比,LUT及联合干预组细胞周期阻滞显著减少(P<0.05),细胞抑制率及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MTHFR蛋白表达上调有所改善(P<0.05)。且LUT与FA及二者联合对MTHFR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水平均有降低作用(P<0.05)。结论:AFB1对HEEC有毒性作用,表现在增殖抑制、周期阻滞,促进凋亡,上调了MTHFR蛋白的表达,LUT干预可减弱这些损伤,对AFB1所致毒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AFB1提高了MT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导致表观遗传的改变。LUT与FA及联合作用可以降低该甲基化水平,改善该表观遗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人源乳杆菌联合菊粉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改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灌胃4 株人源乳杆菌混合菌剂(10 mL/(kg mb·d),每株菌的活菌数约1.0×109 CFU/mL),基础饲料添加质量分数5%菊粉,对小鼠进行饮食干预,每周测定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和空腹血糖浓度;干预末期进行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受试验;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浓度、血脂指标、糖化血清蛋白浓度、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水平、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相对表达水平;取小鼠胰腺、肾脏和肝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并观察组织形态。结果:人源乳杆菌联合菊粉干预可有效调节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浓度和血脂指标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和糖化血清蛋白浓度;抑制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β的mRNA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mRNA表达;上调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对肝脏、肾脏和胰腺的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人源乳杆菌联合菊粉通过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症状。  相似文献   

14.
研究水溶性豆渣多糖(water-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对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首先,以NO浓度为指标,明确SSPS、水溶性豆渣酸性多糖A1(soluble soybe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A1,SSPS-A1)和水溶性豆渣酸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并揭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05分泌的相关蛋白质促进肠道健康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实验在确定了L.acidophilus CICC6005分泌的胞外蛋白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67 ku和37 ku的胞外蛋白通过何种途径发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研究以HT-29细胞作为靶细胞,用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为考察对象,以Western Blotting为手段,分析两个通路中关键的靶点蛋白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p38(phosphorylated p38,p-p38)、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AKT,p-AKT)、PI3K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并阐述源于L.acidophilus CICC6005胞外蛋白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状况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67 ku和37 ku胞外蛋白分别作用HT-29细胞一定时间后,两种胞外蛋白均具有下调两个信号通路途径中p-ERK1/2、p-p38、p-AKT、PI3K蛋白的表达,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但对p-JNK、ERK1/2、p38、JNK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因此,源于L.acidophilus CICC6005分泌的37 ku和67 ku胞外蛋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APK和PI3K-AKT两个信号通路中几个关键的靶点蛋白的活化水平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食用嗜酸乳杆菌其分泌的胞外蛋白质将达到维护肠道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为研究胶束化促进叶黄素肠上皮细胞转运的特性,采用体外消化模型探究胶束化处理对叶黄素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以及Caco-2细胞模型测定胶束化对叶黄素肠细胞摄取、表观渗透系数和细胞内吞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浓度升高胶束化叶黄素生物可给率先增大后减小,浓度为6×10-5 mol/L时胶束化叶黄素的生物可给率最高,是叶黄素单体的1.42倍;叶黄素胶束化显著促进了其细胞吸收量,细胞内积累量是单体的2.6倍。表观渗透系数(Papp)测定表明胶束化叶黄素累积转运分数大于1.5%,且被动扩散为其跨膜输送主要途径;胶束化后,Papp(B→A)与Papp(A→B)比值明显降低。进一步通过细胞内吞抑制实验发现制霉菌素(Nystain)、3-羟基-2-萘甲酸[(3,4-二羟基苯基)亚甲基]酰肼(Dynasore)均能抑制胶束化叶黄素的转运(P<0.05),而5-(N-乙基-N-异丙基)阿米洛利(EIPA)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胶束化处理显著促进了叶黄素的生物利用度,其在肠细胞中的跨膜吸收途径以被动扩散为主,兼具网格蛋白介导和小窝/脂筏蛋白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