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初步研究乳酸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作者首先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乳酸钠(0、2.5、5、10、20 g/dL)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其次探究乳酸钠对其生物被膜结构、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膜内细菌细胞活性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其生物被膜相关基因motB、mogR、degU、flgE、dnaK、prfA及sigB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乳酸钠浓度的增高(2.5%~20%),其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显著增强(p0.05),抑制率分别为8.34%、32.2%、46.6%、55.2%。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经5 g/dL乳酸钠处理后,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结构明显变稀疏,厚度减少;同时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质的形成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该质量浓度下的乳酸钠可抑制膜内细菌细胞活性及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抑制新生物被膜的形成;实时定量PCR结果进一步显示,与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本研究为乳酸钠可有效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引发李斯特菌病罹患者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可在冷、热、干燥和消毒剂处理等不利条件下黏附于食品接触表面并进一步形成难以清除的生物被膜。交叉污染是单增李斯特菌传播的主要途径,生物被膜的形成提高了单增李斯特菌在工厂和厨房环境持续传播和污染的可能性,可引发相关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召回等,从而造成健康和经济损失。本文首先介绍了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胞外聚合物组分,并从外部生存环境和内部微生物自身因素两方面总结了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交叉污染转移的因素;进一步重点从研究类型和细菌收集两方面阐述了生物被膜交叉污染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归纳总结了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的防控策略,展望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以期为科学评估和早期精准防控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交叉污染的潜在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了在营养正常和贫瘠状态下,环境因素包括p H值、氯化钠、常见碳水化合物及危险罗尔斯通氏菌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并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单增李斯特菌和危险罗尔斯通氏菌单、双菌种生物被膜。结果表明:弱酸、碱性条件、低浓度的氯化钠以及危险罗尔斯通式菌能显著促进单增李斯特菌形成生物被膜,但与营养正常状态相比,营养贫瘠状态下的生物被膜形成量降低。几种常见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木糖醇、半乳糖及魔芋精粉)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木糖醇和魔芋精粉,引起的增长率分别高达75.00%和96.67%。CLSM结果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和危险罗尔斯通氏菌生物被膜的空间结构不同,但活菌数都比较多。致病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而很多环境因素又有增强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应引起食品生产等行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苯乳酸(Phenyllactic Acid,PLA)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被膜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法检测Lm生物被膜生物量、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Lm生物被膜结构;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福林酚法和二苯胺法测定生物被膜中胞外多糖、胞外蛋白和胞外DNA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LA对Lm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PLA对8株Lm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均为6 mg/mL。PLA通过抑制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合成抑制Lm生物被膜的形成。对于Lm成熟生物被膜,PLA通过减少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量破坏生物被膜结构、降低生物被膜生物量。PLA还能抑制Lm的运动性。在PLA作用下Lm群体感应系统agr的转录水平显著(P<0.05)降低。作为一种天然抗菌物质,PLA在控制Lm及其生物被膜对食品污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得到鳀鱼抗菌肽AAP脂质体,分析了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形态结构、包封率和贮存稳定性,研究了其对单增李斯特菌及其生物被膜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AAP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31.65±1.63)nm,包封率为69.75%,AAP有效载量为4.17%,为内部呈环形层状分布的近球形。脂质体在4℃下的贮存稳定性高于其在25℃下的稳定性。脂质体型AAP和未包封AAP均能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但因脂质体的控释作用,两者对指示菌生长曲线的改变历程略有差异。脂质体型AAP抗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活性高于未包封AAP。结晶紫染色和银染实验结果表明AAP脂质体能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形态观察表明AAP脂质体可引起细菌细胞结构的明显坍塌、细胞膜破损和胞内物质外溢,从而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以单增李斯特菌为具体研究对象,构建单菌种生物被膜研究模型,通过电镜定性检测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清除技术对生物被膜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的温度,时间和功率对生物被膜的清除率均呈正增长。通过响应面的双因素交互影响分析和标准回归曲线一次项的偏回归方程系数分析,可以得出三个因素对清除率的影响效果顺序为功率时间温度。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得出最优化的反应方案为:超声功率为250W、温度35℃和时间7min,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被膜清除率为96.34%。  相似文献   

7.
以单增李斯特菌为具体研究对象,构建单菌种生物被膜研究模型,通过电镜定性检测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清除技术对生物被膜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的温度,时间和功率对生物被膜的清除率均呈正增长。通过响应面的双因素交互影响分析和标准回归曲线一次项的偏回归方程系数分析,可以得出三个因素对清除率的影响效果顺序为功率>时间>温度。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得出最优化的反应方案为:超声功率为250W、温度35℃和时间7min,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被膜清除率为96.34%。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较好的定性观测方法,本文分别比较研究了银染法、结晶紫染色法、扫描电镜法等三种不同方法定性观察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法均可定性观察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银染法、结晶紫染色法均可快速检出,且均简单实用,容易掌握,便于推广应用;扫描电镜法耗时较长且费用较高,但可清晰地观察到被膜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9.
研究温度、接种量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 amonocytogenes)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和肉制品加工企业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生物被膜的去除及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接种量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只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显著.以不同的常规消毒方法对模拟生产车间条件培养生长1d的单增李斯特氏菌生物被膜进行处理,结果发现不同方法对生物被膜去除效果的差异性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各方法对生物被膜的去除作用与抑制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物被膜态微生物的特性,以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孔平板和结晶紫染色法培养、观察、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被膜的形成与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在35℃,中性略偏碱性条件下,TSB培养6h~8 h,单增李斯特菌可形成稳定的生物被膜,添加适量的氯化钠和葡萄糖可提高单增李斯特菌形成被膜的能力,揭示富营养环境有利于单增李斯特菌形成被膜.  相似文献   

11.
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膜结构可以赋予细菌对消毒剂更强的耐受性,这使得如何有效清除其生物膜成为了食品加工业的难题。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毒力侵袭特性和应激响应等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概述了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特性,重点从群体感应(呋喃糖基硼酸二酯系统和寡肽自诱导因子系统)角度阐述了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并综述了当前控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可行方法及植物提取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生长可导致反复的食物污染。食品加工储藏常用的冷藏、干燥、酸处理以及消毒剂处理等使微生物长期处于胁迫环境下,对生物膜的形成产生影响。本文总结了常见的食品加工胁迫因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其中重点介绍消毒剂处理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同时从膜流动性相关的适应策略、生物膜形成相关蛋白和基因调控表达的角度阐述胁迫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胁迫环境下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真实环境下其生物膜的形成及变化规律;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设定清洁、消毒标准有利于降低食源性致病菌传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14.
为研究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hly基因对毒力的影响,利用同源重组原理,使用穿梭载体,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野生菌株EGD-e的hly基因缺失菌株EGD-eΔhly。细菌活性实验证明缺失菌株生长状态与亲本无差异,但EGD-eΔhly丧失溶血活性,细胞侵袭能力降低约90%,在10~7 cells/m L腹腔注射条件下不表现动物毒性。在转录水平上EGD-eΔhly的毒力基因inl C、prf A的表达量分别下降了81%和76%,act A、plc B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7倍和1.8倍。hly缺失菌株的成功构建及生物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为研究Lm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细胞壁上存在的表面蛋白与其致病性和细菌菌膜的形成密切相关,而srt A基因是介导表面蛋白膜表面定位的关键因子,通过识别特定的蛋白序列将表面蛋白共价结合在细胞壁上,也是单增李斯特菌的重要毒力基因。为深入研究srtA的功能及其对细菌毒力的调控,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了单增李斯特菌中的srt A基因,并对基因敲除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发现srtA基因敲除株的生长活性低于野生型菌株。进一步利用该菌株对星形胶质细胞系U251的侵袭实验发现,srtA基因敲除菌株的侵袭效率低于野生菌株,提示srtA基因在调控单增李斯特菌的侵袭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调控和细菌菌膜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野生株EGDe act A及inl B双基因缺失株(EGDeΔact AΔinl B)的基础上,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进一步构建了缺失营养基因dal的菌株(EGDe Δact AΔinl BΔdal),并对该缺失菌株生长状态、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及细胞侵袭等方面作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37℃摇床培养6 h后,缺失株的菌浓度显著低于EGDe Δact AΔinl B(P0.001),培养基中补充D-丙氨酸的缺失株生长速率与亲本株相比无显著差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缺失株的sig B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最明显(P0.01),约下调90%;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量显著增加(P0.05),培养基补充D-丙氨酸后缺失株生物被膜的生成量与亲本株相比无差异;对Coca-2细胞的侵袭无影响,表明该基因对细菌生长能力及生物被膜形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不影响菌株对细胞的侵袭力。此缺失株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基因dal的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在食品环境中的形成与转移对食品的污染是目前广泛关注的难题.针对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预防与控制措施的研究能够避免食品环境受到污染,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本文整理了食品环境中检出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