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以维生素C作阳性对照,分析不同来源的28株乳酸菌的胞外分泌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不同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GB8、WC5和GC2抗氧化能力较强,其中菌株GB8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98.26%)和还原能力最高(0.964),菌株WC5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74.90%;菌株GC2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清除率分别为58.67%、73.09%、87.50%,还原能力为0.806,表现出最强的综合抗氧化能力。4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羟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R2=0.633)、超氧阴离子与还原能力(R2=0.488)方法间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羟自由基与还原能力(R2=0.295)方法间达到了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
探讨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和还原力的反应体系,测定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用VC进行对照实验.实验条件下,ERHM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等均有较强的清除或抑制作用,且显示较好的量效关系,同时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其消除DPPH自由基的EC50为8.03 μg/mL,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EC5o为1.28 mg/mL,抑制羟基自由基(·OH)能力可达69.4%,浓度为100 μg/mL时对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率为42%.猕猴桃根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力,能有效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所以,ERHM有效成分具有较为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测定大蒜及黑蒜中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根据改进的Nagai法测定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水杨酸法测定羟自由基清除率,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结果表明黑蒜和大蒜多糖含量分别为98.67mg/g和50.33mg/g;大蒜和黑蒜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黑蒜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强于大蒜,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结果表明黑蒜多糖含量大于大蒜并其且体外抗氧化能力强于大蒜。  相似文献   

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并通过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100 min。在此条件下,菟丝子总黄酮得率为(34.65±0.02) mg/g,与模型预测值(34.37 mg/g)相对误差为0.81%,说明回流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工艺稳定可靠。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67、7.209、0.119 mg/mL,抗坏血酸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82、1.731、0.054 m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5.
杨宏志  李静 《食品科学》2011,32(3):27-29
通过还原能力实验、1,1- 二苯基-2- 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及过氧化氢清除实验研究亚麻木酚素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亚麻木酚素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SDG的还原能力随质量浓度增加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在质量浓度为150μg/mL 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半数以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在质量浓度为0.3μg/mL 时达到55.81%;对过氧化氢清除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150μg/mL 时达到最大值86.87% 后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金针菇提取物不同组分(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还原力、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确高的抗氧化活性组分群。结果表明,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含量(15.8 mg/g)、还原力(15.70%)、DPPH自由基清除率(28.30%)、羟自由基清除率(33.53%)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33.20%)均为最高,为金针菇的有效组分。金针菇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5);因此,酚类物质是金针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基础,乙酸乙酯可作为金针菇提取物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7.
以曲拉干酪素为原料、水解度为指标,在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曲拉干酪素质量浓度、酶添加量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2 种酶解液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Fe2+、Cu2+螯合能力和还原力等抗氧化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在酶解时间3.8、2.5 h,酶解温度49.8、47.8 ℃,曲拉干酪素质量浓度60、35 g/L,pH 8.5、7.5,酶添加量140、2 900 U/g时水解度最大,为24.25%和13.57%。碱性蛋白酶解液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显著低于胰蛋白酶解液(P<0.01);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胰蛋白酶解液(P>0.05);2 种蛋白酶酶解液在酶解液质量浓度1~5 mg/mL时,Cu2+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随质量浓度均呈上升趋势,Cu2+螯合能力低于Fe2+螯合能力(P>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二者差异显著(P<0.01)。2 种蛋白酶对酶解物抗氧化性指标影响不同,碱性蛋白酶酶解物抗氧化性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对比分析了两种百香果籽油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两种百香果籽油中均含有黄酮、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中黄酮含量最高,达到45μg/m L左右,黄色百香果籽油和紫色百香果籽油的总酚含量分别达到16.69、15.82 mg GAE/kg。比较分析了两种百香果籽油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等的抗氧化作用,结果紫色百香果籽油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强于黄色百香果籽油,而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能力则相反,两种百香果籽油对DPPH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都高于84%,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都超过80%。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百香果籽油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苹果玫瑰醋复合饮料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苹果玫瑰醋复合饮料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能,测定了该果醋饮料中的主要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基本营养素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苹果玫瑰醋复合饮料中乙酸含量为2.74 mg/mL;16种氨基酸总量为441.47 μg/mL,其中必需氨基酸占61.92%,呈味氨基酸占14.69%;7种单体酚总含量为266.97 μg/mL。该果醋对三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当玫瑰提取液添加量为500 μL/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3.82%,羟自由基清除率为76.58%,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54.61%,与单一苹果醋饮料相比,复合果醋饮料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液体发酵法制得椰枣果醋,并探讨了在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酒精的变化,还测定了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等的清除力以及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力。结果表明:在20℃下,椰枣汁发酵为椰枣酒的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并在第12天时,还原糖降为0;酒精度则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本次发酵结束后,其总酚含量为1.437mg/mL,总酸含量为8.628g/100g。椰枣果醋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在2%浓度时达到90%,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8%时达到97%,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40%时达到92%。椰枣果醋拥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黑米与欧洲越橘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通过比较其总还原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过氧化氢、DPPH·、ABTS+·的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浓度范围内,黑米花色苷与欧洲越橘花色苷总还原能力、清除过氧化氢、DPPH·、ABTS+·能力均高于阳性对照,且黑米花色苷具有更好地清除DPPH·、ABTS+·能力(IC50分别为0.88、0.75 μg/mL);两种花色苷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均低于阳性对照,但黑米花色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是欧洲越橘的3.63倍,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欧洲越橘花色苷相当。研究表明,黑米花色苷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发酵时间、发酵温度、SO2添加量、pH、酵母添加量等发酵参数对蓝莓果酒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并分别以花色苷保存率及自由基清除率为依据,对蓝莓果酒成品中花色苷的抗氧化性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蓝莓果酒品质的提升及生产优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最佳蓝莓果酒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22 ℃、SO2添加量100 mg/L、初始pH值为3.5、酵母添加量0.4%。在此优化条件下,花色苷含量为46.47 mg/100 mL,酒精度为12.76%vol。蓝莓果酒花色苷分别在pH为3、30 ℃以下、避光、隔氧、蔗糖添加量为10 mg/L的条件下比较稳定;蓝莓果酒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6.19 μg/mL、43.61 μg/mL、61.84 μg/mL,总抗氧化能力强于维生素C,因此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虫草花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虫草花多糖提取工艺;并就虫草花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还原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草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30∶1(mL∶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5 ℃。在此优化条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3.88%。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在2.9~14.7 mg/L范围内,随着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OH、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均逐渐增强,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为14.7 mg/L时,对·OH和DPPH·清除率分别达到44.39%和56.34%,说明虫草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鸡枞菌为试材,利用超声波与微波协同提取鸡枞菌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料液比、微波功率、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鸡枞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鸡枞菌多糖对·OH、DPPH·、O2·和ABTS+·的清除能力.结果 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鸡枞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l∶...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蓝靛果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黑河果园产为产地的4个蓝靛果品种(1-100-82、蓝彷垂、加洛奇卡、蓝鸟)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成熟果实中的理化指标及黄酮、花色苷、多酚三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以不同溶剂提取蓝靛果有效成分,测定提取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蓝彷垂百粒质量(135.50 g)、还原糖含量(9.51 g/100 g)高,适宜鲜食;蓝鸟多酚、黄酮含量最高(612.08 mg/g、458.20 mg/100 g),加洛奇卡花色苷含量最高(322.64 mg/100 g),适宜作为活性物质的提取加工品种;4种蓝靛果的醇提物抗氧化活性均优于水提物,在醇含量为60%时,抗氧化活力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干酪乳杆菌KW3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藏农家开菲尔粒中筛选出1株高产胞外多糖(EPS)的乳酸菌KW3,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结果经鉴定其为干酪乳杆菌,在乳清培养基中的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78mg/L。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KW3胞外多糖总还原力达到(138.28±5.35)mgVC/g;当其质量浓度达到2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37.53%,FRAP值为(600.16±15.23)FeSO4.7H2Oμmol/L。体内抗氧化试验显示KW3胞外多糖可显著降低衰老小鼠血清、肝和脑组织中的MDA含量,提高其SOD活性和GSH-Px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提取木瓜叶多酚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为目的。利用乙醇提取木瓜叶多酚,采用DPPH法、水杨酸法检测其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15(m/V)。在该条件下木瓜叶多酚得率最高,达到18 mg/g。木瓜叶多酚清除DPPH.和.OH的半抑制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67μg/mL和0.44 mg/mL。结论为木瓜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并且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鸡枞菌(Collybia albuminosa)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产量,以鸡枞菌多糖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对鸡枞菌发酵产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胞外多糖产量较大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对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为麦芽糖6%,酵母提取粉1.5%,KH2PO4 0.1%,MgSO4·7H2O 0.05%,维生素B1 0.001%,接种量6%,装液量150 mL/300 mL,种龄5 d,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达671.57 μg/mL。质量浓度为1.2 mg/mL的鸡枞菌胞外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7.18%、95.74%、80.04%。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乙醇浸提法从北五味子藤茎中提取三萜类化合物,再经初步纯化后,进行三萜的抗氧化活性实验。通过总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猪油体系抗氧化法,分别对北五味子藤茎提取物的总还原力、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过氧化值(POV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五味子藤茎三萜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50%所对应的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6mg/mL和0.077mg/mL,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不是很显著;有一定地抑制油脂氧化的作用但弱于抗坏血酸、TBHQ,抗坏血酸对三萜的抗氧化性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