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榛仁分离蛋白水解肽经超滤获得的分子质量小于3 kDa的组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凝胶色谱及反相高效 液相色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得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和验证。结果显示:经Sephadex G-15分离得到的组分B1 能极显著降低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水平(P<0.01);经质谱解析筛选出的肽段Pro-Glu- Asp-Glu-Phe-Arg(PEDEFR)对细胞无毒性作用,高浓度PEDEFR(>50 μmol/L)能提高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能 力;当浓度达到100.0 μmol/L时,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率达到44.21%,在伴刀豆蛋白A共同作用下,增殖率达到53.22%。 PEDEFR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能力,本研究为榛仁免疫活性肽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带二极管矩阵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分析苦丁茶冬青苦丁茶与绿茶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它们的色谱峰图呈现明显的不一致,说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不同于绿茶。利用半制备型HPLC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中分离纯化得到了5种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分析,将5种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酪醇葡萄糖苷、绿原酸、4,5-O-二咖啡酰奎尼酸、3,5-O-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4-O-二咖啡酰奎尼酸。因此,认为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多酚类化合物为绿原酸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3.
对茯苓皮中三萜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采用超临界CO2法提取茯苓皮中的三萜化合物,通过溶剂萃取、柱层析色谱等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提取纯化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初步鉴定出16种茯苓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周美含  郭勇  魏贞  赵兰  秦汉雄  王辑  闵伟红 《食品科学》2019,40(16):124-129
采用超滤、Sephadex G-25、Sephadex G-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对榛仁分离蛋白降脂活性肽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并通过测定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脂质积累、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筛选出具有较高降脂活性的肽段。结果表明,经Sephadex G-15分离得到的C3组分的胰脂肪酶抑制、胆固醇胶束吸附及细胞降脂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分。进一步经质谱解析筛选出的肽段Phe-Leu-Leu-Pro-His(FLLPH)与模型组相比,可抑制26.31%的总脂形成,降低32.67%胆固醇和23.87%甘油三酯水平。FLLPH具有较好的降脂活性,本研究可为榛仁降脂活性肽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核桃球蛋白主要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以脱脂核桃粕为原料,对其中的球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即经进一步脱脂后,根据Osborne分级法提取得到核桃球蛋白粗提物,再通过HiTrapTM CaptoTM Q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TM S 100HR凝胶过滤柱两步分离纯化,得到主要蛋白组分。结果表明,制备的球蛋白蛋白含量为51.53%,占核桃总蛋白的15.3%,等电点为3.8。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纯化得到主要蛋白组分分子量为10.1 kDa。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表明,该主要蛋白组分在活性状态下由一种7S球蛋白vicilin Car i 2.0101和2S清蛋白组成。研究发现,球蛋白粗提物和纯化蛋白组分均对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302和0.075 mg/mL,表明纯化蛋白组分的清除能力提高了4倍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核桃球蛋白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冬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莹  许经伟 《食品科学》2016,37(13):89-94
目的:分离纯化冬枣多糖,并研究其组分、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冬枣多糖;利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进行纯度鉴定和分子质量的测定;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初步结构分析;采用邻二氮菲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体系对纯化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冬枣多糖经DEAE-52分离和Sephadex G-100纯化得到2 个组分DPA和DPB,经Sephadex G-100鉴定均为均一组分,DPA和DPB分子质量分别为1.04×104、3.02×105 D,不含蛋白质和核酸,为吡喃型糖苷环骨架,DPA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6.66∶1.00∶6.75∶2.09;DPB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4.33∶10.90∶1.00∶3.25∶4.78;DPA和DPB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增强,在质量浓度为8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8.52%、78.79%,在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7%、24.54%。结论:DPA和DPB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干腌火腿中生物活性多肽的抗菌活性及其组成,选取产自中国云南省曲靖地区的宣威火腿为材料,通过缓冲液浸提的方法提取火腿中的多肽成分。以粗提多肽对单增李斯特菌和O157型大肠杆菌的生长抑制情况为指标进行抗菌性评价,同时结合离子交换色谱、尺寸排阻色谱等技术对宣威火腿粗多肽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选取其中抑菌活性较强的组分进行氨基酸序列测定。抑菌实验发现宣威火腿粗多肽具有显著抑制单增李斯特菌和O157型大肠杆菌生长的效果;经过逐级分离纯化得到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抑菌活性。其中组分7活性最强,对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和56%。通过Nano-LC-ESI-MS/MS肽序列鉴定,最终得到抑菌活性较强的多肽序列,分别为QYYNGEEHVRFDSDVGEYR、LRNLPNLEVLDLGTNFI、FASFEAQGALANIAVDK。将鉴定得到的3条多肽化学合成后进行抑菌实验发现,合成多肽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O157型大肠杆菌的生长抑制效果均显著高于单增李斯特菌。研究结果表明宣威火腿中含有抑菌效果的肽类成分,从而为阐释宣威火腿多肽的功能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蜂毒肽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 以意大利蜜蜂蜂毒为原料,经溶解、超声、浸提、过滤等,并制备C18液相色谱柱,对一次纯化采用的流动相、洗脱程序进行优化,对二次纯化时进样量、进样浓度进行选择,冻干后得到高纯度蜂毒肽。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进行分子量测定等定性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进行二级结构表征,尝试利用低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技术对其氢谱定性解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蜂毒肽纯度。结果...  相似文献   

9.
将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高压液相色谱及毛细管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结合使用,从酪蛋白磷酸肽(CPP)制品中分离出3 个纯组分,并对各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和N 末端2~3 个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测定,从而确定了3 个组分的结构,它们分别是αs1(61~79)、αs1(43~79)和β(7~24).与用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得到的CPP比较,用胰酶水解得到的CPP肽链较短.  相似文献   

10.
古田红曲米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产自不同地区的红曲米进行抑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古田红曲米的抗细菌活性稍强于其它地区产的红曲米。采用凝胶柱层析、反相和正相硅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结合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检测等技术手段对古田红曲的甲醇提取活性物质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有很大差异,同浓度下抑菌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塔宾曲霉酿酒酵母菌;抗氧化实验中,古田红曲米抗氧化活性较强,此外,古田红曲乙酸乙酯提取物以及50%水-50%甲醇到0%水-100%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也较好。最后,从古田红曲米中分离纯化出2个化合物,鉴定为亚油酸和α-亚麻酸,它们均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肿瘤等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海南苦丁茶主要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为其品质评价和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海南产苦丁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特征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海南产苦丁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和粗脂肪;其常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以Mg、Ca和Mn含量相对较高。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合理均衡。通过HPLC-MS从70%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新绿原酸(5-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隐绿原酸(4-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6种酚类物质。结论海南产苦丁茶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比较苦丁茶冬青苦丁茶和大叶冬青苦丁茶提取液中多酚、黄酮的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多酚含量高的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比黄酮含量高的大叶冬青苦丁茶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5 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各抗氧化方法间相关性良好(R2 > 0.8478),尤以DPPH 自由基法与ABTS+·法的相关性最高(R2=0.9967)。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氯化铝法、硝酸铝- 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大叶冬青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差很大,通过显色机理的分析,确立了氯化铝法为大叶冬青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宜方法,方法的回收率90.7%~109.5%,平均回收率为97.8%,相对标准偏差2.2%。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大叶冬青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其适宜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1(V/m)、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 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0.68%。  相似文献   

14.
以活性物质示踪为导向,建立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马齿苋中的抗炎物质进行跟踪,采用柱层析提取法、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制备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炎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石油醚-乙醇、无水乙醇和纯水溶剂依次对马齿苋样品进行提取,三种粗提物将细胞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分泌量分别减少至33.13、25.83和20.53μmol/L,其中石油醚相粗提物的抑制效果最强(P<0.05)。对石油醚相进一步分离得到四个组分,Fr.1、Fr.2和Fr.3组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但Fr.1和Fr.2组分含有潜在的毒性成分,选择Fr.3组分继续分离。Fr.3组分经硅胶柱分离得到三个组分,Fr.3.1组分表现出最强的抑制NO的分泌量效果(11.80μmol/L)。经制备液相色谱进一步纯化及气质分析,确定Fr.3.1组分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47.09%)、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3.21%)和其他成分。该研究建立了一种从马齿苋中分离纯化出抗炎物质方法,为马齿苋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卷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并筛选其主要的活性部位。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以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 ·能力、还原Fe3+能力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为指标,评价卷丹乙醇总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卷丹及其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饱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 ·能力、还原Fe3+能力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高分子质量裂褶菌多糖的纯化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裂褶菌发酵液中提取粗多糖,经Sephacryl S-400HR柱层析得到精制的裂褶菌多糖。凝胶柱层析和HPLC法检测其为均一的组分。体积排阻色谱测得其重均分子质量(Mw)和数均分子质量(Mn)分别为2.5×107u和1.2×107u。由HPLC、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可确定其为β葡聚糖。通过淀粉酶、纤维素酶降解试验以及GC/MS和13C NMR数据分析,确证其精细结构为β(1→3)主链上每隔3个葡萄糖单元产生1个β(1→6)分支。经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备的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和细菌纤维素的表面形态十分相似,推断该高分子质量的裂褶菌多糖有望应用于食品、生物材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鲜味是五种基本味感之一,它在人们选择食品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肽是氨基酸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多种味道,是主要的呈味物质,利用蛋白酶解可以获得具有较强鲜味的肽段。本实验采用感官评价结合超滤(UF)、凝胶层析(GPC)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技术从以盐酸脱酰胺面筋蛋白为原料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鲜味肽,同时采用MALDI-TOF-MS串联质谱鉴定该鲜味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分子质量;目标定向固相合成鉴别出的鲜味肽,并测定了其鲜味阈值及鲜味相乘效应。结果发现:该鲜味肽的氨基酸序列为Asp-Cys-Gly(DCG),分子质量为293.15 Da,固相合成该鲜味肽后采用滋味稀释法评价发现该鲜味肽的鲜味阈值为100 mg/m L,是MSG阈值的1/3,该鲜味肽对浓度为200 mg/L的I+G溶液具有鲜味增强作用,对MSG没有鲜味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鱼鳔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类肝素化合物,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氯化钠溶液梯度洗脱和醇沉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分别通过紫外光谱法、高效凝胶色谱分析其纯度和分子质量,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初步鉴定其种类,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其官能团结构,酶裂解-质谱/质谱法测定其二糖组成,核磁共振鉴定其一级结构。结果显示:鱼鳔类肝素的得率为(2.21±0.03) mg/g,纯度较高,类肝素含量为(85.79±0.63)%,分子质量约为84 000 u;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GlcA)和N-乙酰基半乳糖胺(N-acetylgalactosamine,GalNAc),同时含有少量的艾杜糖醛酸、半乳糖;电泳位移与硫酸软骨素相似,且具有羧基、乙酰氨基、硫酸基轴向伸缩等特征吸收峰。最终确定鱼鳔类肝素主要组成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4GlcUA β1→3GalNAc(4S)β1→]构成的硫酸软骨素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