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亚硫酸盐释放出SO2气体还原氯酸盐产生ClO2气体的发生方法,研制出稳定型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研究了不同比例的SO2发生剂与ClO2发生剂,并添加和丰膨润土制成片剂,对甜瓜、葡萄、杏子常见致病菌(青霉、黑曲霉)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双组份SO2-ClO2最优配方SO2发生剂与ClO2发生剂质量比为1:0.3时,其保鲜效果优于单一使用SO2和ClO2。  相似文献   

2.
气体二氧化氯在果蔬杀菌保鲜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氯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性能优良、安全无公害的杀菌消毒剂和食品保鲜剂。国内关于二氧化氯在果蔬保鲜领域的研究多局限于液体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气体二氧化氯较液体二氧化氯有许多优势,在果蔬杀菌保鲜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二氧化氯的杀菌保鲜机理及气体二氧化氯的特性与优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气体二氧化氯在果蔬杀菌保鲜方面的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从其表面分离优势菌并鉴定其为大肠杆菌与考克氏菌,利用NaClO2与干冰间接反应开发一种气体二氧化氯(ClO2)处理方法以灭活葡萄表面优势菌,通过测定菌落总数对数值减少量评估气体ClO2对葡萄的杀菌效果,同时通过测定4℃贮藏30 d期间葡萄样品的色泽参数、果实硬度、质量损失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评估气体ClO2对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ClO2处理对接种于葡萄表面的大肠杆菌与考克氏菌具有良好杀灭效果。当ClO2累积浓度从131μL/(L·h)提升至599μL/(L·h),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对数值减少量从1.6(lg(CFU/g))升至3.5(lg(CFU/g)),考克氏菌菌落总数对数值减少量从1.0(lg(CFU/g))升至4.5(lg(CFU/g))。与对照组(S0)相比,经ClO2处理后贮藏30 d期间葡萄色泽并没有明显变化,与S0和低累积浓度处理组(S1)相比,高累积浓度处理组(S2)在4℃贮藏30 d后...  相似文献   

4.
李宇晴  卢立新  王清 《食品与机械》2024,(3):120-126+172
目的:解决西兰花采后黄化变色和品质保鲜问题。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0.2,0.5,1.0,1.5,2.0 mg/L)的二氧化氯(ClO2)气体于23℃下对西兰花进行熏蒸处理,测定采后西兰花贮藏0,2,4,6,8 d时的感官、颜色、黄化级别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和相关褐变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ClO2均可抑制西兰花的质量损失率、黄化褐变和花蕾的腐败变质;0.5,1.0 mg/L的ClO2对西兰花的叶绿素含量和色差值a~*、b~*的维持以及PPO、POD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其中0.5 mg/L的ClO2对西兰花花蕾色差值的保持效果最佳,且贮存第8天时黄化级别仍为Ⅱ级,同时有效维持了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花蕾的黄化褐变。结论:采用ClO2气体对西兰花进行熏蒸处理需控制其浓度以获得维持采后西兰花花球鲜绿和延长货架寿命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青椒货架期品质保鲜新技术,延长货架期,于室温(25±1)℃贮藏条件下,分别用1-MCP(1 mg/L)、1-MCP(1 mg/L)和ClO2(30 mg/L)联用对青椒进行熏蒸处理,定期测定相关的指标,包括腐烂率、转红率、硬度、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等。结果发现:1-MCP单独处理以及1-MCP结合ClO2处理在青椒贮藏保鲜过程中均起到良好的效果,但1-MCP结合ClO2处理比1-MCP单独处理更能有效保持青椒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抑制青椒的腐烂、失重和转红,延缓叶绿素的降解速率。货架期结束时,对照组中腐烂率是1-MCP+ClO2处理组(3.33%)的5倍;VC含量、还原糖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27.40%、44.31%、20%。在整个贮藏期间,1-MCP结合ClO2处理的果实硬度仅下降了6.70%。结果表明,1-MCP结合ClO2处理可以有效延缓青椒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青椒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不同剂量(0、15、30、60μL/L)的ClO2对蚕豆进行熏蒸处理,测定蚕豆贮藏0、2、4、6、8d后的色差、硬度、质量损失率、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研究ClO2熏蒸处理对蚕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剂量的ClO2均可抑制蚕豆质量损失率、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的上升,保持蚕豆豆荚的硬度,其中30μL/L的ClO2处理效果最佳。此外,30μL/L ClO2处理明显降低了常温贮藏蚕豆在8 d内的呼吸强度,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以及丙二醛的积累,抑制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上升,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减轻细胞膜的氧化损伤。且该处理能够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维持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及总酚的含量,延缓蚕豆的褐变。30μL/L的ClO2处理还明显提高了蚕豆籽粒的好粒率以及VC、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抑制了还原糖含量的上升,维持了较好的蚕豆籽粒的品质。结论:30μL/L ClO2处理在提高蚕豆抗氧化能...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延长鲜花椒贮藏寿命的适宜包装以及臭氧与保鲜剂的适宜浓度,以‘大红袍’鲜花椒为材料,采用聚乙烯PE20(厚20 μm)、PE30(30 μm)和PE50(50 μm)包装袋以及臭氧(O3,5、15、30 mg/L)、二氧化氯(ClO2,15、40、80 mg/kg)和双乙酸钠(C4H7NaO4,100、200、400 mg/kg)处理后于(0±0.5) ℃贮藏,测定其冷藏期间的感官品质、褐变率和呼吸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PE20包装对抑制鲜花椒的褐变和保持感官品质具有较好效果;15 mg/L O3、40 mg/kg ClO2和100 mg/kg C4H7NaO4的处理效果较好,尤以40 mg/kg ClO2处理可显著抑制鲜花椒的呼吸强度和褐变率,保鲜效果最佳,冷藏42 d时褐变率为42%。综上,聚乙烯PE20包装袋及40 mg/kg ClO2对鲜花椒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冷冻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虾仁新型镀冰衣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Na)、海藻酸钠、高酰基结冷胶、低酰基结冷胶对南美白对虾的镀冰衣形成的影响,以及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和二氧化氯(ClO2)添加量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以异抗坏血酸、柠檬酸和ClO2为原料的冷冻虾仁复合冰衣液进行优化。建立以菌落总数和白度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经方差分析和回归拟合,得到最佳复合冰衣液条件。结果 在镀冰衣过程中,与CMC-Na、海藻酸钠、高酰基结冷胶相比, 0.15%低酰基结冷胶形成冰衣量较为稳定,对冷冻虾仁的保护效果较好;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ClO2的添加量分别为0.8、0.4和0.04 g/L时,对冷冻虾仁的护色效果及杀菌效果最佳。冷冻虾仁最佳复合冰衣液条件为:柠檬酸、异抗坏血酸钠、ClO2的添加量分别为0.40、0.75、0.04 g/L。结论 0.15%低酰基结冷胶可作为一种优良的添加剂应用于冷冻虾仁的镀冰衣中。合理配比的柠檬酸、异抗坏血酸钠、ClO2复合冰衣液可以达到对冷冻虾仁抑菌和护色效果,保持虾仁品质。  相似文献   

9.
鲜切果蔬由于其营养、方便、安全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果蔬鲜切后会引发微生物污染、组织软化、褐变和货架期缩短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鲜切果蔬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其保鲜技术的研究十分迫切。光电杀菌技术因其绿色安全、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势而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光电杀菌技术中的紫外线、脉冲光、高压脉冲电场和发光二极管处理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杀菌机理、杀菌效果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等进行论述,并对其目前在鲜切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光电杀菌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PAA)、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ClO)和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2) 4种常用蔬菜清洗剂对鲜切萝卜的清洗抑菌及保鲜效果。方法 对鲜切萝卜进行6种处理:未清洗处理(CK1)、清水处理2 min(CK2)及4种清洗剂处理2 min,并于4℃贮藏12 d。对比不同清洗方案下鲜切萝卜产品的质构、颜色、感官及微生物指标变化情况,最终筛选出抑制鲜切萝卜腐败变质,维持其感官品质的最优清洗剂。结果 相比于H2O2和ClO2处理,PAA和NaClO处理能更好的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的生长;H2O2处理的鲜切萝卜感官评分最高、色泽最佳,其次为NaClO和ClO2,PAA最差。25 mg/L H2O2、15...  相似文献   

11.
鲜切果蔬因具有新鲜方便、无添加剂和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是鲜切果蔬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导致食品品质劣变并缩短货架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ACP)是一种新型非热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本文综述了ACP对鲜切果蔬表面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对鲜切果蔬中酶活的作用,同时探讨了ACP处理对鲜切果蔬品质的影响,旨在为ACP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清洗是鲜切果蔬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清洗不仅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还可以去除果蔬经切分后流出的组织汁液,减缓褐变反应,降低营养成分损失,提高食用品质。本文综述了物理清洗、化学清洗和生物清洗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破坏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和DNA等而导致其死亡的杀菌机理及其对鲜切果蔬中PPO和POD等褐变相关酶活的抑制作用以及这些技术对鲜切果蔬中VC、叶绿素和固形物含量等营养物质的维持效果,同时还归纳了适合不同种类鲜切果蔬的清洗技术条件,提出了鲜切果蔬清洗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研究不同清洗技术对鲜切果蔬微生物与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硫化氢作为植物体内的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可以调节植物的代谢,影响采后果蔬贮藏期间的生理活动及营养品质。硫化氢能够参与调控果蔬的成熟衰老,激发防御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的病伤害反应、抗性的形成,延缓其采后衰老,延长货架寿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硫化氢在采后果蔬贮藏保鲜中的研究进展,从采后生理学角度出发,对硫化氢在果蔬的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主要对感官品质、能量代谢、呼吸强度、乙烯生成、褐变和病害6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硫化氢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物精油对果蔬中微生物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精油对引起果蔬腐烂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机理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全面介绍了植物精油对果蔬中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植物精油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植物精油对果蔬中常见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主要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壁和DNA等结构,影响基因表达、细胞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等途径,最终导致微生物细胞死亡。本文还提出植物精油抑菌作用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精油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由于采后旺盛的生理代谢, 新鲜水果和蔬菜会出现品质劣变, 采取有效的抗菌保鲜策略是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天然大分子壳聚糖作为果蔬的活性包装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安全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壳聚糖基涂层/膜用于果蔬保鲜包装的抗菌保鲜效果及其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壳聚糖的来源及应用特点以及制备壳聚糖薄膜材料的常用方法, 然后综述了壳聚糖及其与其他生物活性材料复合使用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并总结了使用壳聚糖基涂层/膜保鲜对果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挥发性香气物质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 对壳聚糖在果蔬抑菌保鲜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介绍, 以期为其未来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鲜切果蔬具有天然、便利、营养、保健以及口感清脆爽口等优点,深受国内外快餐业、旅游业、零售业等行业青睐。但鲜切果蔬贮藏品质损耗严重,保鲜期限短,一直是困扰其工业化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试图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改善果蔬的贮藏品质问题。虽然这些方法在杀菌或在改善质量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满足人们对果蔬天然、高营养、安全、较长的保鲜期限等综合品质的需求方面存在局限。微冻技术以其突出的保鲜效果,成为低温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关于微冻技术在果蔬保鲜上应用效果的报道还很少。基于此现状,本文从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微冻保鲜作用效果及组织损伤机制3方面,探究了微冻技术在鲜切果蔬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热加工技术,目前已在食品行业中的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该技术利用食品周围介质产生光电子、离子和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抑制和化学农药的降解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以新鲜果蔬、生鲜海鲜、肉及家禽制品等为研究分析对象,系统地论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和技术特点,分析影响其杀菌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杀菌效率的技术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从抑制微生物生长维持食品新鲜度的角度,归纳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新鲜果蔬、生鲜海鲜、肉及家禽制品等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保鲜剂因天然、安全、无毒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领域,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生物保鲜剂与物理保鲜技术组合的保鲜方式,具有协同和互补作用,能够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本文概述了果蔬采后劣变的机制,详细阐述了近几年生物保鲜剂与低温、气调、臭氧、辐照、微波、超声波、超高压、高压脉冲电场等物理保鲜技术组合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组合保鲜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旨在为生物保鲜剂的开发应用及组合保鲜方式的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寻找安全高效的天然食品贮藏保鲜剂已成为果蔬加工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表明低聚糖对植物致病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低聚糖作为食品保鲜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已经逐渐成为食品行业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不同来源的低聚糖抗菌效果和抗菌机理研究进行阐述,重点介绍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