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从污水样品中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烈性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食品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标准菌株Escherichia coli EPEC(CICC10664)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扬州市各地污水中分离纯化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测定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裂解镨及其对宿主菌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分离到一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命名为Ec.P01,电镜观察其为肌尾噬菌体,直径约为80 nm,最佳感染复数为0.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其噬菌体Ec.P 01的平均裂解量为48 PFU/m L,潜伏期约为10 min,裂解期约为90 min,热稳定性较好,对宿主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分离到一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为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疾病和治理食品及其环境污染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层平板的方法以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3311)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得到1 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T139,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牛奶和牛肉样品中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噬菌体T139的噬菌斑透亮清晰;能裂解宿主菌及其他沙门氏菌,为宽宿主谱;电镜观察噬菌体T139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头部直径为(43±1)nm,尾部长(11±0.6)nm;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1;最佳吸附速率为66%;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潜伏期为5?min,爆发期为60?min,平均裂解量为54.54?PFU/cell;在30~50?℃和pH?4~12条件下稳定且对体外培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有良好的裂解效果。噬菌体T139对牛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为:在4?℃无显著效果,在25?℃条件下MOI=10和MOI=100时抑菌效果极其显著,宿主菌数量分别下降4.32(lg(CFU/mL))和4.27(lg(CFU/mL));噬菌体T139对牛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为:在4?℃条件下,MOI=10时无显著效果,在MOI=100时宿主菌数量下降0.66(lg(CFU/mL)),在25?℃条件下MOI=10和MOI=100时宿主菌数量分别下降了0.77(lg(CFU/mL))和1.16(lg(CFU/mL)),表明噬菌体T139对牛奶和牛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有良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阪崎肠杆菌菌株ATCC25944为宿主菌从河涌水中分离1 株噬菌体TBC-1,具有较宽的阪崎肠杆菌宿主范围。电镜形态学及生物特性结果显示:此噬菌体衣壳为二十面体,具有可收缩性尾部;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其潜伏期20 min,爆发期50 min;爆发量为100 PFU/cell;该噬菌体在温度区间40~50 ℃及pH 4~10之间可以保持其效价稳定;对阪崎肠杆菌有较好的裂解杀菌效果,并且MOI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该噬菌体的基因组为双链DNA,全基因组分子质量85 313 bp,平均GC含量40.65%,共有118 个蛋白编码区,24 个tRNA。应用结果显示,TBC-1对牛乳中2 种阪崎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室温(25 ℃)培育3 h ,在MOI为106时,能将102 CFU/mL菌抑制到检出限以下;TBC-1对乳粉中2 种阪崎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在25 ℃与37 ℃培育3 h,ATCCBAA894菌量均减少到检出限以下,在25 ℃培育3~12 h,ATCC25944菌量均在检出限以下。本研究表明噬菌体TBC-1具有宽宿主谱系特性、稳定的裂解杀菌以及在牛乳与乳粉中对不同的阪崎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潜力成为阪崎肠杆菌生物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离鉴定沙门氏菌裂解性噬菌体,并研究其生理学特性及抑菌能力。方法 以沙门氏菌SalmonellaagonaCICC21586为宿主菌,采用点斑法从农贸市场污水中分离沙门氏菌噬菌体,研究其生理学特性,并测定其在牛奶和鸡肉中的抑菌效果。结果 分离到一株沙门氏菌裂解性噬菌体Salmp YZU27,其具有宽裂解谱,可裂解鼠伤寒沙门氏菌CICC 21483、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ICC 21512和肠沙门氏菌2011K-1440染色体血清型N16等12株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 pH在4~11时保持高活性;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100 min,爆发量为89 PFU/cell;在40~70℃可保持较高活性;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未检出致病因子和抗性基因;不同感染复数下在LB肉汤中均可抑制宿主菌至少8h,且在牛奶和鸡肉片中对宿主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 本研究分离鉴定的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pYZU27裂解谱广,酸碱耐受性较好,耐热能力强,爆发量适中,为后续噬菌体抑菌剂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宿主菌,采用富集法从污水、粪便样品中分离筛选噬菌体,纯化后观察噬菌斑特征,电镜形态,并测定其效价、RTD(RoutineTest Dilution,常规实验稀释度)值,初步分析该噬菌体的宿主谱.结果获得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噬菌体,该噬菌体在宿主菌平板上能形成直径1~2mm、边界清晰、圆形透明的噬菌斑,效价是3.2×1010PFU/mL,RTD值为10-3,电镜观察显示此噬菌体由直径约为30nm的多面体头部和约50nm的尾部组成,可以裂解宿主菌及其它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裂解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痢疾志贺氏菌.本文为深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利用噬菌体检测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引起食源性疾病,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因此噬菌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控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分离了4株噬菌体SAPYZU-04、SAPYZU-15、SAPYZU-SapM13和SAPYZU-SapM14。并对其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属于Herelleviridae科,温和噬菌体SAPYZU-SapM13和SAPYZU-SapM14属于Azeredovirinae亚科。而且,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裂解率高达100%(51/51),然而温和噬菌体SAPYZU-SapM13和SAPYZU-SapM14的裂解率分别为94%(48/51)和86%(44/51)。当温度为40~60 ℃,pH值为3~12时,4株噬菌体的活性较高。一步生长曲线显示,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的潜伏期均为10 min,裂解量分别为每个细胞210和322 PFU;而温和噬菌体SAPYZU-SapM13和SAPYZU-SapM14的潜伏期分别为15和30 min,裂解量分别为每个细胞52和49 PFU。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株噬菌体均不含任何毒力、耐药基因,但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具有多个裂解酶基因和DNA代谢相关基因。该研究证实2株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的裂解谱更广、潜伏期更短、爆发量更大,更适合作为潜在的生物抑菌剂,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相似文献   

7.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CMCC50115)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的方法从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ΦSHDA-1,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ΦSHDA-1 噬菌斑透亮且边缘清晰,无晕圈;透射电镜观察ΦSHDA-1 头部直径为(53±8) nm,尾部长(112±12) nm,属于长尾噬菌体科;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 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潜伏期为 25 min,爆发期为 30 min,平均裂解量为 36.52 PFU/cell;在 30~50 ℃和pH为2~10 条件下稳定;且裂解曲线表明,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良好的裂解效果。全基因组测序共得到6个重叠群,总长度为40 523 bp,GC含量为51%。通过Prokka注释,共得到59个编码序列,不含tRNA及rRNA,含有一个裂解酶基因,通过对开放阅读框与CARD 以及VFDB 进行分析,未发现携带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引起人类细菌性腹痛腹泻。随着空肠弯曲菌耐药性日益严重,亟需筛选能高效裂解空肠弯曲菌的噬菌体,为应用噬菌体防治空肠弯曲菌污染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分离一株能高效裂解空肠弯曲菌的噬菌体,将其命名为vB_Cj_QDYZ。电镜结果显示该噬菌体有一个正二十面体的头部(直径约100.81 nm)和一条可伸缩的尾部(长度约65.90 nm)。噬菌体vB_Cj_QDYZ的温度耐受范围为30~60℃,在pH值为3~12时效价较稳定。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一步生长曲线表明,噬菌体的潜伏期是60 min,裂解期是150 min,爆发量是45 PFU/cell。噬菌体的基因组全长为130 627 bp, G+C含量为26%,共有165个开放阅读框,3个tRNA。基因组中不含毒力基因、抗生素耐药基因及过敏原基因。比较基因组学表明噬菌体vB_Cj_QDYZ可能是来自Eucampyvirinae亚科,Fletchervirus属的新成员。噬菌体vB_Cj_QDYZ是一株裂解能力较强、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良好的空肠弯曲菌噬菌体,具有开发为新型空肠弯曲菌抗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从泡菜中分离得到1 株以植物乳杆菌WCFS1为宿主菌的烈性噬菌体,命名为Lpla。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Lpla的潜伏期为15 min,裂解期为180 min,裂解量为43 PFU/cell。根据透射电镜观察的形态将其归为长尾病毒科,B1类。噬菌体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Lpla对酸、碱的耐受性较强,对乙醇、温度和紫外射线的耐受性较低。吸附实验结果显示,Lpla在4 ℃时吸附率最大。Ca2+、Mg2+均可促进Lpla对宿主菌的吸附,热灭活宿主菌可使Lpla的吸附率下降20%。本研究筛选出6 株对噬菌体Lpla具有稳定抗性的植物乳杆菌,为制定出有效的噬菌体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将抗性菌株应用于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产碱假单胞菌为宿主菌,使用点滴法和双层平板法筛选出一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SJ-1,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在冷却羊肉中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噬菌体PSJ-1噬菌斑透明,直径为1~2 mm;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具有直径约86 nm的二十面体头部和长约176 nm的尾部,属于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噬菌体PSJ-1的最佳感染复数是0.1,在最佳感染复数下的潜伏期约为20 min,裂解期约为30 min,裂解量为32 PFU/cell。PSJ-1在30~70 ℃、pH2~11的条件下都可以存活,抑菌实验结果表明,PSJ-1可以显著降低冷却羊肉中产碱假单胞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宿主菌,分离裂解性噬菌体vB_SauM_RS,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并探究其在两种牛奶中的抑菌效果及对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方法:将噬菌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1∶100的比例(菌体数量比)分别接种于脱脂牛奶和全脂牛奶中,分别在4℃和25 ℃环境下处理,测定不同时间脱脂牛奶和全脂牛奶中细菌浓度和噬菌体效价...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生物清除剂,以溶藻弧菌为宿主菌,从锦州市水产品市场、农贸市场、笔架山海域、超市及葫芦岛市某水产养殖场、鞍山市某养殖场等地方采集了约60份海产品及其养殖环境污水,应用双层平板法从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烈性噬菌体,命名为Va2001。对Va2001的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optimal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一步生长曲线、温度和pH的稳定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牡蛎感染模型中测定了噬菌体对溶藻弧菌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噬菌体Va2001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Va2001的裂解谱较窄,裂解率为32%,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潜伏期约为20 min,裂解期为100 min,平均裂解量为274 PFU/cell;在4~60 ℃、pH4~9范围内活性稳定。以牡蛎为感染模型的净化实验结果显示,噬菌体Va2001能够抑制养殖环境中溶藻弧菌的增长,降低牡蛎体内溶藻弧菌的含量;当养殖时间延长至72 h时,实验组中溶藻弧菌的数量降低约2个数量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噬菌体Va2001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海产品中溶藻弧菌的新型生物清除剂。  相似文献   

13.
郑小双  高璐  张辉  饶胜其  杨振泉 《食品科学》2019,40(10):141-148
以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菌株作为宿主,从污水样品中分离裂解性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模拟污染黄鱼中Vp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获得5 株广谱裂解性噬菌体,形态鉴定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和盖噬菌体科(Corticoviridae),裂解谱结果显示单噬菌体分别可以对5~24 株不同来源的Vp菌株产生裂解效应,由5 株噬菌体构成的混合物VppMIX能裂解所有Vp菌株(42 株)。噬菌体分离株在60 ℃和pH 4~1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裂解活性。单噬菌体不敏感突变频率(bacteriophage insensitive mutant frequency,BIMF)在10-3~10-5范围内,但VppMIX能够显著降低的BIMF值达到10-6。应用Vp模拟污染黄鱼片作为模型研究VppMIX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在25 ℃恒温保藏12 h后,不同剂量VppMIX处理的黄鱼样品中Vp载量比对照组(未处理)降低了1.41~4.98(lg(CFU/g))(P<0.01)。本研究为海产品中致病性Vp的控制提供了新型生物抑菌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研究噬菌体在控制细菌污染方面的应用,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K4的生物学性质及抑菌活性进行了探究。方法:包括一步生长曲线、稳定性研究、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以及抑菌曲线等方法。结果:K4潜伏期约为15 min,释放量约为85 PFU/infection center,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在不同感染复数(MOI)下,噬菌体K4对宿主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基因组分析显示,K4基因组长度为50358 bp,编码77个蛋白和1个tRNA-Arg;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噬菌体K4与Paundecimvirus属的Pseudomonas virus PA11基因组序列的一致性达95.08%,证实噬菌体K4是该属的新成员。在应用实验中,噬菌体K4能够显著抑制牛奶和午餐肉等样品中宿主菌的生长,同时噬菌体的数量也有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噬菌体K4生长速度快,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基因组不携带整合酶、抗性以及毒力因子等编码基因。结论:噬菌体K4可以用于控制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噬菌体对虾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虾仁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为模拟在虾仁中接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后,再用噬菌体ListexTMP100在常温(20℃)、冷藏(4℃、0℃)和冷冻(-18℃)环境下进行处理,分析虾仁中该菌的抑制效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噬菌体浓度大于2×107PFU/mL时,能有效杀灭虾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0.05);该浓度在20℃下作用虾仁1 h,便能降低1.50 Log10CFU/g(死亡率为99%以上)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0℃和4℃,作用24 h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死亡率达到99.9%;在-18℃下贮藏30d,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第1天下降了1.38Log10CFU/g。这些结果表明,噬菌体ListexTMP100对虾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杀菌剂用于水产食品中。  相似文献   

16.
耐酸性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L.的菌丝体破碎液依次经过乙醇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等步骤处理,获得电泳纯的β-葡萄糖苷酶,SDS-PAGE显示其分子质量为125.7kD。β-葡萄糖苷酶水解对硝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最适pH值为3.0~4.0,最适温度为70℃,表观米氏常数(Km)值为2.35mmol/L,表观kcat/Km值为2.99×104L/(mol ·s);水解京尼平苷、水杨苷的表观kcat/Km值分别是1.26×104、1.37×104L/(mol ·s);水解活性受Mn2+的显著激活和Fe2+、Zn2+、Cu2+等离子的微弱抑制。该酶活性在pH2.0~8.3保持稳定;酶在65℃时保温60min,残余酶活达到了85%,是一种热稳定酸性β-葡萄糖苷酶。  相似文献   

17.
Characteristics of a phage effective for colibacillosis control in poult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 Colibacillosis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economic loss in the poultry industry worldwide. Although antibiotics have been used to control this infection, the emergence of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poses a threat to animal and human health. Phage therapy has been reported as one of the potential alternative methods to control bacterial infections. However, efficient phage therap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age isol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ytic phage, ØEC1, which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against the causative agent of colibacillosis in chickens in a previous in vivo study, are reported. RESULTS: Examination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ØEC1 is a DNA phage belonging to the Podoviridae family. ØEC1 showed an optimum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of 0.1‐1. The latent period of ØEC1 was 25 min, with a burst size of 200 particles per infected cell.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maximum adsorption rate for ØEC1 was 99.9% within 8 min. ØEC1 demonstrated an optimum phage lytic activity at pH 6‐9 and 25–41 °C. CONCLUSI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can serve as a guideline for selection of effective candidates for phage therapy, in this case for collibacillosis control in chickens.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污水中分离纯化出一株烈性沙门氏菌噬菌体αα。利用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核酸组成,并对其生理学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一步生长曲线、温度耐受性、pH耐受性、裂解谱、最佳离子浓度和最佳感染复数。结果表明,该烈性噬菌体αα有一个直径为20 nm的头部,无尾部结构,其核酸类型为单链DNA。由此推断,噬菌体αα属于微小噬菌体科。该噬菌体无明显潜伏期,裂解期为60 min,在pH2.10~11.45内和温度40~50 ℃内效价分别保持在106~108和108 pfu/mL左右,最佳感染复数值为10-4,钙镁离子均能促进该噬菌体的液体增殖,其中培养基中含10 mmol/L MgCl2时促进效果最佳,与未添加离子的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5个log。研究结果为噬菌体的多样性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