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南瓜果实愈伤期间果皮和果肉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力和产物含量的变化,以及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积累的差异。方法:对人工模拟损伤的南瓜果实在室温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处理,测定果皮和果肉苯丙烷代谢关键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苯丙烷代谢产物以及H2O2含量,观察果皮和果肉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结果:愈伤期间,果皮的肉桂酸、p-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和总酚以及肉桂醇、松柏醇、芥子醇和木质素的含量均高于果肉。果皮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明显高于果肉,愈伤第7天时,细胞层厚度分别高出果肉17.55%和24.37%。同时,果皮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高于果肉,愈伤第5天时,上述酶活力分别高出果肉24.71%、42.31%、21.65%、13.41%和37.51%。此外,果皮的H2O2含量也显著高于果肉(P<0.05),愈伤第7天时,高出果肉32.75%。结论:南瓜果皮比果肉具有更高的苯丙烷代谢活力和产物含量,以及更高的H2O2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果皮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也明显高于果肉。综上所述,表皮的损伤具有较快的愈合速率,果肉的损伤不易愈合反而会加重果实腐烂。因此,南瓜采后应尽量减少伤及果肉的深层损伤。  相似文献   

2.
采后苯丙噻重氮处理促进梨果实的愈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荣  王斌  姜红  王毅  李雪  司敏  李永才  毕阳 《食品科学》2018,39(9):190-195
研究采后苯丙噻重氮(benzothiadiazole,BTH)处理对梨果实愈伤的促进作用,探讨苯丙烷代谢及抗氧化 酶在愈伤中的作用。以‘玉露香’梨果实为试材,人工模拟损伤后,用100 g/L BTH处理,在常温(20~25 ℃)、 相对湿度80%~85%的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通过测定质量损失率和损伤接种梨果实的发病率来评价愈伤效果,比 较BTH处理组和对照组梨果实愈伤期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力,以及 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BTH处理对梨果实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没有显著影响;愈伤期 间,BTH处理组和对照组梨果实的发病率均降低,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表明, BTH处理降低了梨果实的采后发病率;BTH处理明显提高了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抗氧化酶多酚 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此外,BTH处理还有效促进了梨果实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积 累。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梨果实的发病率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 关,和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力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采后BTH处理可促进梨果实的愈伤,苯丙烷代谢以及过 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在愈伤组织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快速热激处理(rapid heat treatment,RHT)对促进采后甘薯块根愈伤的影响及机理,本研究以‘大叶红’甘薯为材料,经人工损伤处理后,以传统愈伤处理(35 ℃、2 d,CK+)和未愈伤处理(CK-)为对照,采用65 ℃热空气对甘薯块根热激15 min,于13 ℃下贮藏7 d,观察愈伤期间甘薯块根伤口处木质素和软木脂的沉积情况;同时,测定块根伤口处组织活性氧代谢中间产物含量和相关酶活力;此外,测定抗氧化活性以及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活力和木质素、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RHT能有效促进甘薯块根伤口处木质素和软木脂沉积,与传统愈伤处理效果相近,愈伤并贮藏6 d后块根的木质素和软木脂沉积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HT处理能显著促进H2O2、·OH和O2-·的快速积累,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上升,显著提高愈伤期间甘薯愈伤组织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P<0.05)。RHT还能诱导愈伤期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和肉桂醇脱氢酶活力上升并提前达到峰值,促进总酚、芦丁和木质素的积累。此外,RHT还显著增加了块根愈伤组织中新绿原酸、儿茶素、绿原酸和表儿茶素含量。综上,RHT不仅可以通过促进活性氧成分的积累和抗氧化活性上升来维持愈伤组织中活性氧的动态平衡,还能激活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加速木质素和软木脂沉积,从而促进甘薯块根伤口的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后不同温度预贮对雾化栽培(以下简称雾培)微型马铃薯愈伤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促进愈伤的可能机理。以‘通薯1号’雾培微型马铃薯为试材,在无损伤的条件下,分别于4、15 ℃和25 ℃(相对湿度86%~88%)黑暗环境中预贮20 d。测定预贮期间块茎的质量损失率,观察块茎周皮细胞中软木脂(包括聚酚软木脂(suberin polyphenolics,SPP)和聚酯软木脂(suberin polyaliphatics,SPA))的积累及木栓化情况,分析块茎周皮组织苯丙烷和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15 ℃预贮显著促进了周皮组织处SPP、SPA的积累和木栓化。预贮第5天,与4、25 ℃预贮相比,15 ℃预贮块茎周皮组织处SPP细胞层厚度分别显著增加50.90%和26.94%(P<0.05),SPA细胞层厚度分别显著增加44.89%和30.23%(P<0.05),木栓化细胞层厚度分别显著增加27.66%和8.18%(P<0.05)。相同预贮时间,15 ℃预贮显著提高了块茎周皮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的活力(P<0.05),增加了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第5天时,15 ℃预贮块茎PAL活力较4 ℃和25 ℃分别显著增加了34.46%和12.64%(P<0.05);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4 ℃预贮分别增加11.93%和40.05%,较25 ℃预贮分别增加2.72%和15.50%。第20天时,15 ℃预贮块茎木质素含量较4 ℃和25 ℃分别显著增加24.50%和8.24%(P<0.05)。此外,相同预贮时间下,15 ℃预贮明显增加了块茎周皮组织处H2O2、超氧阴离子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综上,采后15 ℃预贮可通过激活周皮组织苯丙烷和活性氧代谢,增强周皮组织处软木脂的积累和木栓化,进而加速雾培微型马铃薯的愈伤。  相似文献   

5.
以“心香”甘薯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机械损伤方式,探究真空浸渍辅助BTH-Ca2+复合处理对甘薯采后伤口愈合能力的影响。以木质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促进甘薯愈伤的最佳处理参数为:BTH质量浓度为100 mg/L、乳酸钙质量浓度为14.1 g/L、真空度为15 kPa、真空浸渍时间为6.5 min,在此条件下愈伤2 d,甘薯损伤部位木质素质量分数达195.06 m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TH-Ca2+复合处理明显提高甘薯愈伤组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羟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中,PAL、4CL、CAD和PO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在适宜的条件下,BTH-Ca2+复合处理可通过激发甘薯损伤部位的苯丙烷代谢途径,正向调控木质素的合成和积累,达到促进愈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热水处理对胡萝卜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及木质素积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45 ℃热水浸泡人工损伤的胡萝卜直根5 min,测定损伤胡萝卜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和损伤接种Botrytis cinerea后的病情指数,观察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测定伤口处苯丙烷代谢相关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苯丙烷代谢产物和H2O2含量。结果:热水处理显著降低了胡萝卜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和病情指数(P<0.05),第5天时,处理组的质量损失率低于对照组21%,第3天时,处理组的病情指数低于对照组22%。热水处理加速了胡萝卜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及木质素的沉积,第3天时,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厚度高出对照组18%,第5天时,木质素细胞层厚度高出对照组16%。热水处理提高了胡萝卜伤口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及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促进了伤口处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提高了肉桂醇、松柏醇、芥子醇及木质素的含量。此外,热水处理还提高了胡萝卜伤口处H2O2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热水处理可通过激活苯丙烷代谢、提高H2O2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加速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来促进胡萝卜愈伤。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广泛用于果蔬保鲜和疾病的防治,但ClO2处理对马铃薯采后块茎的愈伤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25 mg/L ClO2浸泡切半‘大西洋’马铃薯块茎10 min,然后于室温黑暗条件下愈伤0、3、5、7、14、21 d。测定损伤块茎在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以及损伤接种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块茎的病情指数,观察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测定伤口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苯丙烷代谢产物和H2O2的含量。结果表明,25 mg/L ClO2处理加速了聚酚软木酯和木质素的沉积,增加了愈伤期间损伤组织的细胞层厚度。此外,ClO2处理降低了损伤块茎的质量损失率以及损伤接种硫色镰刀菌(F. sulphureum)后块茎的病情指数,第14天时,处理块茎的质量损失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于对照20.8%和45.3%。另外,ClO2处理通过提高块茎伤口组织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与肉桂醇脱氢酶的活力,增加了5 种酚酸(肉桂酸、p-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和芥子酸)及3 种木质素单体(p-香豆醇、芥子醇和松柏醇)的含量;ClO2处理还显著促进了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合成,提高了H2O2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综上所述,ClO2处理加速了愈伤期间马铃薯损伤块茎伤口处聚酚软木酯、木质素的沉积,降低了损伤块茎的质量损失率及病情指数,激活了苯丙烷代谢,提高了H2O2含量和POD活力。这些发现为ClO2处理加速马铃薯块茎的愈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果实发育期氨基寡糖素多次喷施对采后厚皮甜瓜愈伤的影响。方法:在果实发育的4 个时期(幼果期、膨大前期、膨大后期及成熟期)用2 mL/L氨基寡糖素对‘玛瑙’甜瓜植株和果实进行4 次喷施。评价氨基寡糖素处理对采后果实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观察伤口表面封闭层的形成情况,分析相关代谢酶活力。结果:氨基寡糖素喷施有效降低了愈伤期间损伤果实的质量损失率,以及Trichothecium roseum接种损伤果实的病情指数,愈伤第7天时处理组果实的质量损失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期对照组低28.64%和32.00%。氨基寡糖素喷施促进了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沉积,愈伤第5天时处理组果实伤口处两种物质沉积的细胞层厚度分别高出对照组22.70%和25.07%。喷施处理提高了伤口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以及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此外,喷施处理还提高了果实伤口处的H2O2含量,增强了过氧化物酶活力。结论:氨基寡糖素采前多次喷施可通过激活采后厚皮甜瓜的苯丙烷代谢,提高H2O2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力,从而促进果实愈伤。  相似文献   

9.
以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复合0.5 mg/mL磷酸钠浸泡处理对损伤接种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果实病斑扩展的影响,研究最佳复合处理对果实抗氧化酶活性及苯丙烷途径关键酶活性和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0%壳聚糖复合磷酸钠处理对果实青霉病的控制效果最佳,处理显著降低病斑直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外源绿原酸对苹果灰霉病抗性及自身绿原酸合成的影响,用300 μg/mL绿原酸溶液处理富士苹果30 min,1 d后接种灰霉菌,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CK),统计病斑直径和发病率,测定绿原酸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用300 μg/mL绿原酸处理后,苯丙烷代谢途径上游关键酶PAL、C4H、4CL活性显著增加,相应的基因表达量在接种灰霉菌6 h后均达到高峰,分别为CK组的10,5,2.5倍。同时,下游合成基因羟基肉桂酸-CoA酸酯/奎宁酸羟肉桂酸转移酶(HCT/HQT)48 h时处理组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约是CK组的3倍;对香豆酸3''-羟化酶(C3H)处理组在6 h和12 h时有两个较高的基因表达量,分别约为CK组基因表达量的3倍和5倍,刺激绿原酸合成量增加,从而诱导果实抗性增强,有效降低苹果灰霉病的发病率,减缓病斑扩张。结论:外源绿原酸处理能够诱导苯丙烷代谢途径酶类的响应,提高苹果体内自身的绿原酸水平,有效抑制苹果灰霉病。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究草酸对杏果实采后黑斑病的控制效果,该试验以“赛买提”杏为试材,采用2、4、6 mmol/L草酸对杏果实进行减压渗透处理,晾干后,置于温度和湿度为(1±1.0)℃、90%~95%的条件下,贮藏48 h后,损伤接种交孢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A. alternata)并在相同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苯丙烷代谢相关指标,孢子萌发率、菌落直径。损伤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第49天时,与对照组相比,4 mmol/L草酸处理组接种发病率与病斑直径分别低了16.94%、19.44%。4 mmol/L草酸处理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酸-4-羟化酶(C4H)活性是对照组的1.06、1.04、1.07倍,有效促进了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的积累;体外试验结果表明,4 mmol/L草酸对A. alternata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草酸处理可通过诱导苯丙烷代谢途径来增强杏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