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种特异性PCR快速鉴定新疆酸马奶优势菌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定酸马奶中乳酸菌优势菌群的种特异性PCR技术。据资料报道,酸马奶中已知的6种优势菌主要集中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3大类群。首先,针对属于同一类群内的两种优势菌设计2对种特异性引物,采用3组PCR实验验证引物的特异性。然后以酸马奶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利用经验证的6对种特异性引物鉴定2份新疆酸马奶样品中的优势菌群。结果表明,新疆酸马奶中含有Lactobacillus(L.)helveticus,L.pentosus,L.plantarum,L.acidophilus和L.paracasei,与前人报道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种特异性PCR技术不仅能够快速鉴定酸马奶中乳酸菌优势菌群组成,同时可为其它发酵制品中3大类群乳酸菌鉴定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酸马奶受制作环境和工艺的影响,其菌群结构有所不同.本文运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基于乳酸菌特异性引物对新疆部分地区酸马奶和鲜马奶的乳酸菌菌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马奶中乳酸菌丰富,以瑞士乳杆菌(35.52%)、唾液链球菌(10.11%)、乳酸乳球菌(9.49%)、嗜热链球菌(5.96%)以及德氏乳杆菌(5...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从新疆哈萨克传统发酵酸马奶中筛选和鉴定益生性性乳酸菌,并探究其胃肠道消化耐受性和抗氧化潜力。方法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生理生化鉴定来分离纯化乳酸菌属,利用耐酸性和耐胆盐性筛选出潜在的胃肠道消化耐受性强的候选菌株,采用体外模拟消化、硫酸铁铵比色法和TG试剂盒评估候选菌株的胃肠道存活率、降胆固醇能力和降甘油三酯能力。同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测试候选菌株的抗氧化潜力,并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候选菌株进行精确鉴定。结果 从新疆哈萨克传统发酵酸马奶中分离纯化出96株菌株,40株被鉴定为乳酸菌属。10株候选菌株表现出较高的耐酸性和耐胆盐性,并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和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其中,M2菌株(L. rhamnosus)表现出最佳的益生特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解率高,模拟胃肠液中存活率高,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结论 本研究成功从新疆哈萨克传统发酵酸马奶中筛选鉴定出高耐受性、高抗氧化性的L. rhamnosus M2,为发掘和利用酸马奶中的功能性益生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发酵时期酸马奶细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16S rRNA基因序列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方法分析酸马奶传统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演替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的初期细菌多样性最高,而细菌丰度在72 h时最高;硬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酸马奶中的优势细菌门;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为其优势细菌属;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个细菌门与属都存在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变化。本研究可为其他乳制品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宋凯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6):175-182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并结合数理统计对传统酸马奶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两者相对丰度之和可达98%;在属水平检出78个细菌属,其主要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  相似文献   

6.
利用遗传学方法对分离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采集的酸马奶样品中的乳杆菌Lb.casei.Zhang和ZL12-1的16S rDNA扩增与测序.并将结果与同属的乳杆菌作同源性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以求更准确地确定其归属,为益生菌的筛选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菌株Lb.casei.Zhang标准菌株Lb.casei ATCC334^T同源性为100%,菌株zLl2—1与标准Lb.gallinanum ATCC 33199^T的同源性为98%。结合系统发育树及16S rDNA的部分序列分析结果,将Lb.casei.Zhang判定为Lb.caseissubsp.casei.ZL12-1鉴定为Lb.gallinanum,这与传统分类方法所得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食疗用酸马奶发酵引子部分化学指标,包括pH值、糖类、有机酸、游离脂肪酸等进行分析,同时为调查其中细菌多样性,应用Illumina MiSeq第2代测序技术测定其细菌的16S rDNA V3-V4高变区序列,分析物种的丰度、物种分布和Alpha多样性。结果:该酸马奶引子样品pH值为3.54,乳糖、半乳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281±0.011)%和(0.100±0.003)%,未检测到葡萄糖;乳酸质量分数为(1.506±0.069)%,丙酸质量分数为(0.053±0.002)%,乙酸质量分数为(0.345±0.014)%,丁酸质量分数为(1.143±0.061)%;共检测到19 种脂肪酸,包括12 种饱和脂肪酸和7 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质量浓度最高,为(14.12±0.36)mg/L;细菌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样品所获优化序列为(62 082.7±4 868.8)条,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数为34.3±2.3;稀释曲线表明该测序深度充分,OTU数接近于饱和。该酸马奶引子细菌主要分布于以下4 个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84.08%、醋杆菌属(Acetobacter)9.83%、乳球菌属(Lactococcus)2.41%、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2.18%;其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以上结果表明,该酸马奶引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益生菌占主要地位,食品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牧民传统家庭自制酸马奶样品为研究对象,考察乳酸菌的多态性及筛选优良性状的乳酸菌菌株。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等方法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发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实验共分离出19株菌株,包括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8株)、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2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2株)、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1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3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和徳氏乳杆菌乳酸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Lactis)(1株)。其中,干酪乳杆菌JDB1.1505是一株产酸和产黏性能都比较突出的乳酸菌,发酵脱脂乳的滴定酸度达到了130.1°T,黏度为1420.1m Pa·s,具有良好的乳品发酵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酸马奶化学组成分与微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新疆不同地区的28个家庭自然发酵的酸马奶的化学成分及微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脂肪质量浓度平均为(1.87±0.33)g/100mL,蛋白质质量浓度平均为(2.07±0.29)g/100mL,乳糖质量浓度平均为(2.69±0.63)g/100mL,灰分质量浓度平均为(0.28±0.05)g/100mL,钙质量浓度平均为(72.25±13.46)mg/100mL,磷质量浓度平均为(52.23±11.35)mg/100mL。pH值平均为3.89±0.27,酸度平均为(106.57±43.21)oT,乳酸质量浓度平均为(9.10±3.56)g/L,乙酸质量浓度平均为(1.18±0.50)g/L,柠檬酸质量浓度平均为(0.06±0.06)g/L,乙醇质量浓度平均为(14.52±3.79)g/L。28个酸马奶样品中25个乳酸菌数在(1.07 ̄9.70)×107mL-1之间,1个样品的乳酸菌数为1.38×108mL-1,2个样品的乳酸菌数为2.06×106mL-1和7.50×106mL-1;4个样品的酵母菌数在(3.12 ̄9.05)×104mL-1之间,14个样品酵母菌数在(1.60 ̄9.00)×105mL-1之间,10个样品的酵母菌数在(1.04 ̄2.72)×106mL-1之间。酸马奶中乳酸菌数要较酵母菌数高一个对数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传统酸马奶的乳酸菌构成,将从酸马奶样品中分离到的11株乳酸菌采用16 SrDNA鉴定方法进行分子鉴定。结果为:将所测菌株序列与标准菌株序列进行比对,菌株序列发现与瑞士乳杆菌菌株序列的同源性均较高,所测11株乳酸菌菌株均为瑞士乳杆菌。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自制酵素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动态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2种酵素不同发酵时段细菌群落结构及乳酸菌群丰度,并分离纯化了主要乳酸菌,测定代表性菌株对重金属Pb~(2+)和Cd~(2+)的耐受性及吸附积累量。结果表明:2种样品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菌群变化比较接近;乳酸杆菌属(Lactocacillus)在4个发酵阶段均占优势(相对丰度25.8%~70.9%),发酵20 d时相对丰度最高;种水平上不同发酵时段菌种变化较大,戊糖乳杆菌相对丰度从发酵10(22.5%~26.5%)~20 d(61.6%~65.7%)明显增加,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相对丰度急剧下降;39株乳酸菌分离菌株中戊糖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居多;相较于Cd~(2+),3株代表菌对Pb~(2+)具有较强耐受性,其中戊糖乳杆菌AA11对Pb~(2+)去除率达78.47%。结果显示,酵素中以乳酸菌为优势菌群,发酵初期戊糖乳杆菌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并对去除食品中的Pb~(2+)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地区传统发酵蔬菜臭冬瓜、臭苋菜梗、酸笋和酸茭白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n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分析浙江传统发酵蔬菜的汁液、固形物和培养物中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探讨“臭”和“酸”类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结果 表明:14个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的测序覆盖率分别为0.97和0.99.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香君  段杉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2):112-119,127
本文通过对细菌16S rDNA 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FQ-PCR)研究35 ℃发酵条件下鱼露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发现发酵初期细菌数量快速下降,到后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鱼露中细菌群落组成复杂,在测序得到的所有细菌OTUs中共注释出37个门、238个属,但有50%左右的OTUs未能注释到属。发酵8个月后,继续增加发酵时间,鱼露中的细菌组成变化不明显。在门的水平上,在鱼露发酵的各个阶段中细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分类的水平上,优势菌主要有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不动菌属(Acinetobacter)等。发酵前2个月,优势菌是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23.39%)、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5.34%)、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3.05%),发酵12个月时,主要优势菌中变形菌门中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3.62%)、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3.23%)、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1.20%)为主,而厚壁菌门以不动菌属(Acinetobacter,9.14%)、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8.77%)、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6.78%)为主,其中耐盐和嗜盐的乳酸菌主要有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四种不同低聚糖对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促进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3种低聚糖,并运用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为:低聚半乳糖1.30%(W/V)、低聚异麦芽糖0.80%(W/V)、低聚木糖0.40%(W/V),在最优条件下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可达到(5.97±0.16)×10~8 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70.57%。   相似文献   

15.
以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酸马乳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马乳最佳发酵条件为:干酪乳杆菌∶乳酸乳球菌∶酵母菌=1∶1∶2,接种量6%,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2 ℃,不添加蔗糖。在此最佳条件下,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对数值可达8.673 9,酵母菌活菌数对数值为7.628 4,酸度6.34 g/L,酒精度1.2%vol。  相似文献   

16.
马奶酒中抗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酸马奶酒中分离出144株乳酸菌,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出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菌株.在排除有机酸、H2O2等的干扰后,其中1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对受试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进一步硫酸铵沉淀、透析及浓缩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显著增强,说明其代谢产物中含有蛋白质类抑菌物质,可能是细菌素.经生理、生化试验和形态学观察,将该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驼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新疆玛纳斯、乌兰巴依、南山、水西沟采集的4份酸驼乳中,分离得到乳酸菌22株。采用传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Lactobacillus16株(72.72%),Lactococcus 3株(13.63%),Enterococcus 2株(9.10%),Streptococcus 1株(4.55%),优势杆菌为Lactobacillus helveticus(18.18%),优势球菌为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13.63%)。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MLS1进行了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菌株MLS1与Lactobacillus rhamnosus的同源性达到98.1%,与传统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了16S rDNA序列分析应用在乳酸菌鉴定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