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明确山楂生品果胶(raw hawthorn pectin, RHP)和炒品果胶(fried hawthorn pectin, FHP)的结构与其体外降脂作用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定酯化度、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子量、特性黏度、黏均分子量、中性糖组成和比例,用扫描电镜观察微观形态,来表征RHP和FHP的结构。通过果胶对胆固醇胶束和胆酸盐的结合能力等体外实验评价其降脂作用。结果 RHP酯化度为52.19%,属于高酯果胶; FHP酯化度为31.95%,属于低酯果胶。RHP分子量有4个级分(217904、16907、8933、5104 Da),FHP分子量有4个级分(238813、16662、8770、5063 Da)。RHP特性黏度和黏均分子量分别为0.10 dL/g和2.75×104 g/moL, FHP特性黏度和黏均分子量分别为0.16 dL/g和4.71×104 g/moL。RHP、FHP均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果糖和木糖等中性糖,但各糖的分子摩尔比不同。微观形态中, RHP分子间交联良好; FHP分子之间交联较少。在体外降脂实验中,R...  相似文献   

2.
黄秋葵果胶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商品柑橘果胶为对照,研究黄秋葵果胶的理化特性及果胶质量浓度、加热温度、pH值、蔗糖质量浓度和CaCl2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黄秋葵果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6.68%,酯化度为75.45%,溶解度为82%,pH值为4.63,属于弱酸性高酯果胶;黄秋葵果胶的黏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其热稳定性优于商品柑橘果胶;黄秋葵果胶的黏度与其质量浓度、蔗糖质量浓度均成正相关,与加热温度成负相关,而随pH值、CaCl2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出一般果胶的黏度特性。黄秋葵果胶的黏度及热稳定性能优于商品柑橘果胶,是一种优质果胶。  相似文献   

3.
黄龙 《中国食品学报》2003,(Z1):454-461
概述了近年来果胶理化特性的研究进展,尤其着重阐述了对果胶分子结构、凝胶化机理的最新认识.这些理化性质将会影响果胶溶液及其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从而显著影响终端产品的质构特征和口感.在充分了解其分子结构及潜在功能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分子重建等方法,制备出不同酯化度、酯化和修饰模式的果胶,从而为改善食品的风味,发挥食品的嗜好功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八月瓜果皮为原料,优化酸提醇沉法提取其果胶的工艺,并对果胶酯化度、半乳糖醛酸含量进行测定。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p 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最后对果胶的酯化度、半乳糖醛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提醇沉法提取八月瓜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0(g/m L)、p H1.5、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90℃,此条件下得率达12.15%;八月瓜果皮果胶的酯化度为81.94%,属于高酯果胶,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3.17%,符合GB 25533-2010对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酸处理乙醇沉淀法从柚子黄皮、白皮、囊衣、果肉中提取果胶,计算提取率,对提取的柚子果胶进行pH、半乳糖醛酸、酯化度、溶解度、黏度等理化特性的测定,并分析果胶液的热稳定性、提取率与理化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柚子不同部位果胶的提取率表现为:果肉>白皮>囊衣>黄皮,pH为:黄皮>囊衣>白皮>果肉,半乳糖醛酸含量:白皮>黄皮>囊衣>果肉,酯化度:囊衣>白皮>果肉>黄皮,溶解度:果肉>白皮>囊衣>黄皮;各部位提取率、半乳糖醛酸、酯化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黄皮、囊衣、白皮果胶之间pH差异不显著(p> 0.05);柚子果胶提取率与pH呈显著负相关(r=-0.973,p<0.05);柚子各部位果胶的黏度均优于市售果胶,但高温降低了柚子果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商品柑橘果胶为对照,对百香果皮果胶进行了理化性质和色差比较,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质构特性测定,并探讨了百香果皮果胶质量浓度、蔗糖添加量、pH、温度、金属离子类型对百香果皮果胶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百香果皮果胶颜色呈黄褐色,经理化性质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百香果皮果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酯化度和半乳糖醛酸分别为(66. 46±0. 41)%和(81. 99±1. 54)%,属于高酯果胶;添加百香果皮果胶后,百香果果胶凝胶体系的质构特性有所提升,其凝胶强度和持水性与百香果皮果胶质量浓度成正相关,随蔗糖质量浓度、温度、pH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凝胶过程中添加Ca2+、Cu2+均可提高百香果皮果胶的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7.
探究苹果果胶(Malus pumila pectin, MP)的理化性质、抗氧化及降血脂作用。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分子质量分布,并测定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采用红外光谱法推测可能存在的结构;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利用MP灌胃干预,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血清脂质含量、血清抗氧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P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45 kDa,糖醛酸含量为66.51%、酯化度为13.43%,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60∶9.35∶0.58∶1.14∶0.9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P具有典型的多糖类特征吸收峰,含有吡喃糖环,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体内降血脂实验表明,MP能抑制高脂饮食大鼠体重的增长(P<0.05),降低因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提高大鼠抗氧化体系相关物质的水平(P<0.05),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减轻...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苹果中含有的有机酸对于浊汁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该研究以苹果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为基础,通过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不同浓度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与果胶复合体系的结构变化。通过pH、单糖组成、表观黏度、溶液粒径、体系浊度保留率等指标探究复合体系的理化特性及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3种有机酸对复合体系影响的整体趋势相似,有机酸的加入均会降低复合体系pH,破坏果胶原有网络结构,引起果胶水解。组成的复合体系表面变得光滑,孔状结构消失。复合体系的黏度、溶液粒径、稳定性均有显著降低(P<0. 05)。研究结果为改善苹果混浊果汁产品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苹果浊汁中常见多酚对果胶结构及二者复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选取苹果中含量较高的3种多酚(根皮苷、绿原酸、表儿茶素),根据其在不同品种、产地、成熟度中的含量确定浓度梯度(0.03~0.70?mmol/L),与5?mg/mL的苹果果胶组成复合体系.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不同浓度3种多酚对苹果果胶结...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酸提取法对不同品种的鲜山楂进行果胶的提取,并比较其得率、纯度、总糖含量、果胶酸含量、酯化度、持油力,从中选择各种理化性质相近的七种山楂进行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大旺、25号品种果胶得率较高,分别为4.11%、3.05%。持油力除了瑞丰(10.01 g/g),大金星(10.93 g/g),敞口(10.13 g/g),紫珍珠(11.97 g/g)外,其余都小于10 g/g;总糖除大红(19.05%)和大旺(50.20%)外,其他品种山楂果胶总糖含量均在20%~32%之间;所选山楂品种其果胶单糖组成均包含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这六种单糖,而歪把红,大旺,279品种还含有木糖,共七种单糖;山楂果胶均为高甲氧基果胶,果胶的质量分数均在8%~11%,酯化度差异不显著(62.30±0.96~65.06±1.61),不同品种的山楂果胶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歪把红和大金星山楂总抗氧化能力最佳,高于80(unit/mg),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043 mg/mL和0.040 mg/mL。本研究为山楂精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原花青素稳定性及抑菌活性。方法:以芒果为原料,采用酸法(pH为2.5的柠檬酸)提取果胶,果胶的分子量分布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中性糖组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特征官能团、酯化度及半乳糖醛酸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随后将果胶和原花青素复合物按物理方法复合,并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流变学特性分析、纳米粒度电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方法,比较了果胶与复配物的热稳定性、流变特性、溶液粒径和Zeta电位、微观形态等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原花青素、原花青素-果胶复合物对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结果:所提取的芒果果胶包含2个级分,Mw分别为2.6724×104和2.2525×105;中性糖组成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的摩尔比为1.226:0.087:1:0.025:006:0.091;酯化度为91.09%±2.23%,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2.32%±0.51%;复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原果胶降低;在同一质量浓度下复合物表观黏度低于果胶;复合物溶液的粒径显著减小,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通过SEM观察,果胶-原花青素复合物的表面比果胶更光滑平整;果胶与原花青素相互作用是以氢键驱动为主的自发放热反应。果胶-原花青素复合物对4株高于原花青素,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7217的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为0.006 mg/mL。结论:芒果果胶是一个高酯化度的酸性杂多糖,当与原花青素复合后,使原花青素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Zeta电位绝对值明显增大,溶液粒度大大降低,而且更加均匀,二者相互作用主要为氢键驱动的放热反应。复合物对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植物硒蛋白的使用稳定性并有效用于富硒食品的开发,本研究以商品化柑橘果胶为壁材,CaCl2为固化剂,一步凝聚构建负载硒蛋白果胶微凝胶。以硒蛋白包埋率为参考指标,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硒蛋白果胶微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微凝胶的微观形态、分子结构以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通过体外模拟试验研究其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硒蛋白果胶微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果胶浓度5%(w/v),CaCl2浓度为2%(w/v),包埋操作温度30 ℃,此时其包埋率为66.3%±1.64%;对硒蛋白果胶微凝胶的表征结果证实了果胶微凝胶能有效且紧实完整包裹硒蛋白,并提高其热稳定性能;体外释放试验显示,模拟胃液体系中硒蛋白的释放量仅为6.1%,而模拟肠液体系中9 h后累计释放73.6%,证明了果胶微凝胶结构能较好的保护目标蛋白、提高缓释效果。本研究相关结论可期为植物硒蛋白的高值化利用以及富有机硒食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裂叶荨麻体外降糖活性及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活性追踪法,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比较裂叶荨麻根、茎、叶体外降糖活性,比较根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相的体外活性。通过硅胶色谱、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再评价其体外活性成分。结果:裂叶荨麻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体外降糖活性最强,IC50值为8.499 mg/mL,从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对羟基肉桂酸甲酯、正十六烷酸、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式-对羟基肉桂酸、胡萝卜苷。化合物反式-对羟基肉桂酸和胡萝卜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较强,其IC50值分别为5.234、1.693 mg/mL。结论:裂叶荨麻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中的化学成分体外降糖活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山楂粉为原料,在木聚糖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溶剂pH以及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优化木聚糖酶提取山楂果胶的工艺,并对提取果胶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提取山楂果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木聚糖酶添加量70 U/g、pH7.0以及50.5℃,酶解时间为3.0 h,实得山楂果胶得率为16.8%±0.2%。在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化实验中,随着果胶多糖浓度的增加,DPPH·清除率从19.4%增至63.7%,·OH清除率从10.1%增加到69.3%,O2-·清除率从12.8%增加到59.2%;在BSA-果糖模拟反应体系下,果胶的糖化抑制率从20.9%增加到55.4%,BSA-MGO(B)模拟反应体系下,果胶的糖化抑制率从10.7%增加到了55.9%,因此酶法提取的果胶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化活性,并且其活性与浓度成正相关,是一种天然的食源性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化试剂。  相似文献   

15.
探究饱和脂肪酸的碳链长度对糯麦A、B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以糯麦A、B淀粉为主要原料,将其经过复合酶改性后,分别与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进行复合,并对复合物的复合指数(CI值)、溶解度和膨胀力、碘吸收特性、晶体结构、红外光谱和预测血糖指数(pGI值)等指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随着碳链的延长(12~18),糯麦A、B淀粉-脂质复合物的CI值分别从53.66%降到了38.15%,60.35%降低为41.04%;糯麦A、B淀粉-脂质复合物的溶解度和膨胀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碳原子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其中糯麦A淀粉-月桂酸在90 ℃下的溶解度和膨胀力分别为1.99%和3.34 g/g,糯麦B淀粉-月桂酸在90 ℃下的溶解度和膨胀力分别为1.74%和3.18 g/g;在四种脂质复合物中,糯麦A、B淀粉与月桂酸形成的复合物的相对结晶度较高,分别为25.37%和23.50%,其在1047/1022 cm?1处的比值也较高,分别为0.993和0.989,pGI值与未复合脂质改性的糯麦淀粉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分别为从47.63降低为36.61,从48.30降低为35.49。本研究能够为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亨氏马尾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制备岩藻聚糖粗品(HSP0),进而对HSP0脱蛋白得到岩藻聚糖粗多糖(HSP1),利用DEAE-52纤维素交换层析法对HSP1纯化得到F1、F2和F3组分。将HSP0、HSP1、F1、F2、F3五种组分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并对HSP0和F2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采用糠醛比色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SP0对体外胆酸盐的吸附能力和比较相同浓度下五种组分对体外胆酸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五种组分中,HSP0的多糖含量最高,达到37.87%,F3的硫酸基团含量最高,达到18.56%,F2的岩藻聚糖含量最高,达到17.63%。单糖组成分析表明F2糖链上的岩藻糖和半乳糖的百分含量分别比HSP0高16.17%和16.13%。HSP0结合胆酸盐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10 mg/mL后趋近于饱和;当各组分岩藻聚糖浓度为2 mg/mL时,F2和F3结合胆酸盐的能力最好,F2吸附牛磺胆酸钠的能力最强,吸附率达到13.36%,F3吸附水合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能力最强,吸附率达到26.35%和11.35%。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分离甘南地区的嗜热链球菌MN-ZLW-002进行了体外益生功能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MN-ZLW-002对pH2.0及pH3.0的人工胃液耐受性较好,但对0.3%胆盐条件耐受性较弱;菌株MN-ZLW-002对胆固醇的降解率为42.66%±2.11%,对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敏感,且MN-ZLW-002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综合上述结果,MN-ZLW-002具有良好的模拟胃液耐受性、较强的胆固醇降解能力,且安全无毒,可作为功能型发酵食品原料进行开发,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苦荞麸皮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Tartary Buckwheat Bran,TFT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内解酒护肝作用。方法: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观察TFT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及NO2-离子的清除效果。在解酒护肝实验中,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150 mg/kg·bw)、TFTB低、中、高剂量组(100、200、300 mg/kg·bw)。各组小鼠一次性灌胃溶媒或药物30 min后,再一次性灌胃38% vol浓香型白酒(0.20 mL/10 g),测定小鼠醉酒率、醉酒耐受时间、醉睡时间,以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TFT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及NO2-离子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6、0.02、1.79 mg/mL。与醉酒模型组对比,TFTB高剂量组醉酒耐受时间显著延长(P<0.05),TFTB各组醉睡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血清中AST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TFTB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防醉解酒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小鼠的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生物可利用度,本研究以选择性水解大豆蛋白为乳化剂,构建了稳定的姜黄素纳米乳液运载体系,对纳米乳液的制备过程中均质压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纳米乳液的粒径、Zeta-电位、浊度、微观结构以及胃肠消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姜黄素的溶解度与油相有显著关系(P<0.05),溶解度从大到小分别为中链甘油三酯(MCT)>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以50 MPa为均质压力,制备得到的乳液平均粒径最小(265.00±4.14 nm)、Zeta-电位绝对值较大(-30.77±0.71 mV)、浊度最低。分别以菜籽油和MCT为油相制备得到载姜黄素纳米乳能抵抗胃蛋白酶的消化,在胃部保持一定的界面张力使乳液维持原有形态,而在小肠中消化,游离脂肪酸释放率达60%。将菜籽油和MCT以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发现随着菜籽油比例的增加,姜黄素的生物可利用度和保留率显著降低,其中,以菜籽油:MCT=3:7为油相的乳液具备与以纯MCT为油相的乳液几乎相同的姜黄素生物可利用度和保留率,接近70%。研究结果对封装和释放高亲脂性功能成分的传递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葛根蛋白酶解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特性。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水解度(DH)为评价指标,结合SDS-PAGE电泳结果,筛选最佳水解蛋白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葛根蛋白酶解工艺,并对最佳葛根蛋白酶解物进行抗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葛根蛋白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 ℃、pH9、酶底比2%,该条件下制备的葛根蛋白酶解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15、0.38、1.41 mg/mL,还原能力为0.553。结论:该条件下制备的葛根蛋白酶解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