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结肠炎是一种具有复发特性的炎症性肠病,近几十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可缓解结肠炎。本研究通过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探究植物乳杆菌12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201)对DSS诱导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201组,对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诱导结肠炎,同时对1201组小鼠每日灌胃0.2 mL的1×109 CFU/mL植物乳杆菌1201,持续12 d。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形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NF-κB、炎症因子(TNF-α、IL-6、IL-22、IFN-γ、IL-17A、TGF-β1)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ludin和Claudin-3)的mRNA表达水平;此外,使用16S rRNA高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代谢组学分析肠道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1201通过降低肠道Firmicutes/Bacteroidetes的比率,增加乳酸杆菌Bifidobact...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采用3.5%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构建小鼠结肠炎症动物模型,旨在阐明巴氏杀菌发酵乳对结肠炎小鼠的缓解作用及可能的机制。通过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切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采用免疫组化进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来研究巴氏杀菌发酵乳的作用。结果表明,巴氏杀菌发酵乳可以降低结肠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缓解结肠组织损伤、增加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乙酸、异丙酸、戊酸和总酸的含量,同时降低小鼠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分泌、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和降低MPO活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巴氏杀菌发酵乳可以增加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因此,巴氏杀菌发酵乳可以缓解小鼠肠道炎症症状,并且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增强肠道屏障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小鼠适应性培养一周后,分别用低(1.6×106CFU/只)、中(1.6×107CFU/只)、高(1.6×108CFU/只)剂量的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灌胃,干预14 d。分别检测干预前后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变化情况,并测定组织病理、肠道屏障、肠道通透性、短链脂肪酸相关指标,评价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对肠道微生物及肠道屏障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可增加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含量并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增殖;同时,喂食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可明显改变小鼠的肠道通透性、降低肠道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D-乳酸的含量、增强肠道屏障、提高肠道中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综上,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对肠道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铅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和工业毒物,可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产生持久性的损伤,寻找有效的缓解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评价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对重金属铅诱导的小鼠肝肾损伤的剂量效应,探讨了不同剂量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对小鼠组织生理生化指标、菌群结构以及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发现,重金属铅可以对小鼠肝脏、肾脏等组织造成显著损伤,主要表现为肝肾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谷胱甘肽酶(GSH)活力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紊乱。给小鼠口服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可以显著缓解铅对小鼠的这些影响,既上调了CAT、GSH的酶活力,缓解了肝肾的病理指标,同时显著上调肠道乳杆菌的相对丰度及异丁酸等产物的含量。这些结果说明,植物乳植杆菌可能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发挥缓解铅中毒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对铅损伤的缓解作用表现出了显著的剂量效应,选择合适的摄入剂量是未来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应用和推广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该文探究不同乳杆菌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缓解作用。利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酒精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乳杆菌干预组。8周后,通过分析小鼠的血清转氨酶活性、肝脏氧化指标、血清内毒素含量、肝脏炎症因子表达、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等,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从而比较不同乳杆菌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所选乳杆菌均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慢性酒精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其中,植物乳杆菌LP4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45,LP45)和鼠李糖乳杆菌L519(Lactobacillus rhamnosus 519,L519)效果最为显著。植物乳杆菌LP45和鼠李糖乳杆菌L519显著降低了慢性酒精引起的肝脏脂肪积累和氧化应激,抑制了血液中转氨酶和内毒素的增加,降低了肝脏中炎症因子的升高,并改善了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降低。因此,所选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LP45和鼠李糖乳杆菌L519可以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有效缓解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Sc5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 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 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 组,实验组每天灌胃植物乳杆菌 Sc52(1010 CFU/d),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两周后,除空白组外,一次性腹腔注射LPS(15 mg/kg) 建立小鼠肠屏障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及与肠道通透性相关指标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回肠组 织病理学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水平,平板计数法分析小鼠粪便中主要菌群数量,蛋白质印记 法分析小鼠回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预先灌胃植物乳杆菌Sc52能够降低小鼠血清中肿瘤坏 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一氧化氮等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植物乳杆菌Sc52通过调节D-乳酸和二胺 氧化酶的水平,改善肠道通透性。灌胃植物乳杆菌Sc52能够提高小鼠肠道中乙酸和丁酸含量,能够增加小鼠肠道 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显著上调回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 Claudin-1的表达。结论:植物乳杆菌Sc52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诺丽果浆作为新食品原料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功能,如抗炎、抑菌和降血脂等。将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C)、模型组(M)和诺丽发酵汁(FNJ)饲养组(N)。M组和N组给予葡聚糖硫酸钠(DSS)灌胃以诱导结肠炎,1周后对N组小鼠进行FNJ灌胃,两周后处死并测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N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明显降低,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少。同时,FNJ处理的小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降至对照组水平。与M组相比,FNJ能调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组成,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并增加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提示FNJ能介导肠道菌群缓解小鼠DSS结肠炎,研究结果可为开发FNJ的营养功能和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为维持肠道稳态和缓解结肠炎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Lp2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到植物乳杆菌Lp2,研究其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肝脏炎症的作用机制。将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LPS组)和干预组(LPS + Lp2组)。每日对干预组小鼠补充植物乳杆菌Lp2,4周后,对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构建急性炎症模型。通过对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的评价,观察小鼠肝损伤情况。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肠道mRNA水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植物乳杆菌Lp2可降低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血清、肝脏和回肠组织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环氧合酶-2(COX-2)、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LPS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明显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LPS引起小鼠肠道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植物乳杆菌Lp2明显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改善LPS炎症小鼠的肠道通透性,肝脏LPS显著降低。结论:植物乳杆菌Lp2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调节肠道通透性对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膳食菊粉对炎症性肠病(IBD)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法建立IBD小鼠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饮用蒸馏水;模型组(IBD)饮用含2.5% DSS的蒸馏水;菊粉干预模型组(INU)在DSS诱导的同时摄入2 g/kg菊粉;每日监测小鼠体重、粪便粘稠度及便血情况。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研究结果显示,菊粉摄入能够明显提高IBD小鼠的体重(p<0.05),缓解其腹泻、便血和结肠组织损伤,降低疾病活动指数(p<0.05)。测序结果表明:菊粉干预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的丰度较IBD组分别显著升高至28.70%和0.06%(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较IBD组显著降低至0.66%(p<0.05)。本研究表明菊粉通过选择性促进益生菌Lactobacillus和Bifidobacterium生长,抑制Proteobacteria生长,改变了IBD小鼠肠道菌群组成。  相似文献   

11.
以小麦面筋蛋白为原料,采用定向酶解工艺制备富含Gln的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并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探讨酶解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能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重降低和炎症临床症状,提高小鼠结肠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结肠组织炎症因子分泌和炎症细胞的浸润。表明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能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植物乳杆菌P9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再灌胃不同剂量植物乳杆菌P9菌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脏和小肠组织中抗氧化指标,菌群计数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探究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P9能够降低小鼠因抗生素造成的炎症反应,提高脏器氧化应激水平。菌群计数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P9能够增加抗生素导致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减少。16S r DNA测序结果显示,抗生素使小鼠肠道对抗生素耐药细菌丰度增加,而植物乳杆菌P9则降低耐药细菌丰度,植物乳杆菌P9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碱(P10)、纤维素酶(C)和碱+纤维素酶(P10+C)提取得到的3种柚皮果胶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10组、C组和P10+C组。采用染色法、ELISA、16S测序、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小鼠的组织结构、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等的变化。结果:柚皮果胶P10+C对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最好,其次是P10和C。P10+C可以显著降低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和脾脏肥大,缓解结肠缩短和红肿,结肠黏膜受损,隐窝破坏,杯状细胞减少,有效保护肠道屏障。P10+C显著提高了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抑制了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的分泌,提高了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有益菌阿克曼菌、严格梭状芽胞杆菌-1、毛螺旋菌NK4A136、乳酸杆菌、瘤胃球菌UCG-014的相对丰度,促进了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进而缓解肠道炎症。结论:P10+C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元,缓解急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基础上,探究抗菌肽LL-37对患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选取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正常饮水)、DSS组(饮用3%DSS水)、DL组(饮用3%DSS水+腹腔注射LL-37)和LL组(腹腔注射LL-37)。试验为期8 d,期间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用HE染色结肠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分析免疫细胞炎性浸润程度;ELISA及尤斯室法检测肠道通透性;ELISA法分析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变化;荧光定量PCR法分析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腹腔注射LL-37【5 mg/(kg·d)】能够明显缓解结肠炎小鼠体重降低、腹泻以及肠道出血等症状,降低模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同时,LL-37还明显改善患肠炎小鼠结肠组织形态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P0.05),缓解结肠组织3种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和通透性的增加(P0.05)。上述结果揭示LL-37通过降低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和增强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缓解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增加,实现对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静  仇伟  黄月  赵欣  杨兵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24):354-362
本研究旨在观察植物乳杆菌KFY02发酵柠檬汁的减脂的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引起小鼠肥胖,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植物乳杆菌KFY02组、未发酵柠檬汁组和发酵柠檬汁组,采用生化试剂盒、切片观察和定量PCR实验检测小鼠血清、组织相关指标并通过检测粪便中微生物的表达观察肠道微生物组成。实验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KFY02、未发酵柠檬汁和发酵柠檬汁均能够有效减轻肥胖小鼠体重,降低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的器官指数,降低血清和肝脏组织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增加小鼠粪便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总蛋白(TP)的含量。H&E病理学观察发现,植物乳杆菌KFY02、未发酵柠檬汁和发酵柠檬汁还能够减轻肥胖造成的肝组织病变和脂肪细胞增大和堆积。qPCR实验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KFY02、未发酵柠檬汁和发酵柠檬汁能够上调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小鼠肝组织的PPAR-α、CPT-1、LPL、CYP7A1的mRNA表达和下调C/EBPα、PPAR-γ表达;同时还可以上调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微生物的表达和下调厚壁菌门表达。这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FY02、未发酵柠檬汁和发酵柠檬汁均能够起到对小鼠的减脂作用,且发酵柠檬汁的效果最好,发酵柠檬汁对小鼠的减脂作用与其调节小鼠肠道功能和微生物组成有直接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植物乳杆菌KFY02发酵柠檬汁对肥胖小鼠具有良好的减脂作用和肠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陈年武夷岩茶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将50只雌性C57BL/6JGpt小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20年陈茶组(2001年武夷岩茶组)、10年陈茶组(2011年武夷岩茶组)和非陈茶组(2020年武夷岩茶组),分析不同武夷岩茶干预后小鼠生理和组织病理学情况,以及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和盲肠内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陈年武夷岩茶均能明显缓解小鼠体质量减轻、腹泻、便血以及结肠长度缩短等症状,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并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此外,陈年武夷岩茶还能够缓解DSS诱导的肠道菌群紊乱,显著下调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和Escherichia相对丰度,增加Verrucomicrobia和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陈年武夷岩茶均具有缓解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其中2011年组陈年武夷岩茶优于2001年组陈年武夷岩茶,这可能是因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儿茶素的适当氧化生成了抗氧化性更好的茶红素类物质。此外,陈年武夷岩茶能够通过调节肠道中...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由葡聚糖酸钠(DSS)诱导C57BL/6J雄性小鼠结肠炎的抑制作用。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DSS处理组(1.5%DSS处理7 d),DSS+β-谷甾醇治疗组以及DSS+豆甾醇治疗组(植物甾醇溶于纯净玉米油40 mg/mL,按400 mg/kg/day的剂量灌胃小鼠)。结果显示:经过13 d的试验,DSS处理使小鼠出现严重的急性结肠炎,伴随有明显溃疡、结肠上皮组织损伤及结肠短缩等现象。豆甾醇能显著抑制结肠缩短,降低粪便中的血红素含量,降低结肠炎病理学评分(P 0.05)。并且显著降低了结肠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MCP-1和环氧合酶COX-2的mRNA表达。β-谷甾醇也显著降低了结肠炎病理学评分,但只显著抑制IL-6和COX-2的表达。豆甾醇比β-谷甾醇表现出了更好的抗急性结肠炎活性。饮食中摄入β-谷甾醇和豆甾醇能有效改善DSS引起的小鼠结肠炎,但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不同铁饱和度的乳铁蛋白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动物试验全程21 d,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低铁乳铁蛋白(Apo-LF)组和高铁乳铁蛋白(Holo-LF)组。14~21 d时,模型组、Apo-LF组和Holo-LF组小鼠饮用含2.5%DSS的饮用水7 d,诱导小鼠形成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在第21天时处死小鼠。通过炎症相关指标评价各组小鼠的反应,结果:Apo-LF组与模型组和Holo-LF相比,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缩短量、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表达量、肠道中脂多糖(LPS)浓度、革兰氏阴性菌菌落数显著降低。而Holo-LF组与模型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铁饱和度的乳铁蛋白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不同。Apo-LF能显著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症状,而Holo-LF无明显效果。这与不同铁饱和度的LF对促症因子,LPS,革兰氏阴性菌的影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ER135对利血平诱导抑郁小鼠的改善作用,选择6周龄雄性ICR小鼠,连续21 d灌胃植物乳杆菌ER135菌悬液(2.0×1010 cfu/mL),第22 d小鼠腹腔注射利血平(4 mg/kg)构建抑郁模型,通过小鼠行为学观察,血清和脑组织生化指标检测及海马组织蛋白表达变化,评价植物乳杆菌ER135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饲喂植物乳杆菌ER135显著改善小鼠体温降低、眼睑下垂和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与模型组相比,脑组织中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浓度分别提高了2.06 ng/L、1.42 pg/L、10.12 ng/L。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白介素1β分别降低了9.40 ng/L和10.63 ng/L,同时还降低了氧化应激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海马组织Western-blot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ER135明显增加抑郁小鼠海马组织神经营养通路中cAMP、CREB、BDNF等关键蛋白的表达。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ER135具有缓解利血平诱导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出乳酸菌22株,包括植物乳杆菌7株、干酪乳杆菌3株、发酵乳杆菌3株、瑞士乳杆菌5株、鼠李糖乳杆菌2株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各1株。从上述乳酸菌中选择6株不同种类的乳杆菌做动物实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不同时期小鼠粪便中各种乳杆菌的数量,检测其在小鼠肠道定植能力。结果发现菌株之间肠道定植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植物乳杆菌H7和干酪乳杆菌C6具有最好的肠道定植能力,能在小鼠肠道最少定植14 d,而瑞士乳杆菌C36、鼠李糖乳杆菌Y2和发酵乳杆菌Z1则基本不定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