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合酒曲发酵马铃薯酒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添加复合酒曲制备马铃薯酒,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复合酒曲接种量及复合酒曲比例进行单因素试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马铃薯酒的发酵工艺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马铃薯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酒曲比例白酒曲∶黄酒曲∶米酒曲=1∶2∶2,复合酒曲添加量为0.5%,发酵时间为49 h,发酵温度为31 ℃。在此优化条件下,马铃薯酒的感官评分最高为94分。  相似文献   

2.
紫色马铃薯是一种来源丰富、产量大、成本低的花青素提取原料,本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在液料比为20:1(mL/g),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65℃的条件下,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得率为1.27%.考察pH值、光照和温度对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在pH...  相似文献   

3.
酶法-超声联合提取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酶法-超声联合提取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优化后,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酶添加量4mg/g、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4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花青素含量可达(1.25±0.002)mg/g。研究表明酶法-超声联合法能更好地提取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同时为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高品质紫色马铃薯颗粒全粉,以"黑美人"马铃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漂烫时间25 min,蒸煮温度95℃,蒸煮时间35 min,干燥温度120℃。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紫色马铃薯颗粒全粉,产品得率为22.87%,水分6.96%,蛋白质10.23%,淀粉68.9%,维生素C23.64 mg/100 g,灰分4.06%,花青素346.06 mg/100 g,花青素保持率83.72%,碘蓝值6.6786。所得颗粒全粉色泽均匀,游离淀粉含量低,花青素保持率高,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张海霞  包良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24):293-298
为研究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抑菌性及其对草莓保鲜的作用,考察了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能力、最低抑菌浓度和紫色马铃薯花青素与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混合液的抑菌效果;测定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对室温贮藏条件下的草莓失重率、腐败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抑菌能力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青霉菌>酵母菌;对四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625、11.25、22.5和45 mg/mL。25 mg/mL紫色马铃薯花青素+0.5 μg/mL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混合液处理组草莓的失重率、腐败率显著低于对照CK(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CK(P<0.05),菌落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CK(P<0.0001)。保鲜能力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花青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花青素>对照。综上,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抑菌和保鲜效果,但效果差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与其联合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人参及仙人掌果为原料制作果酒,考察发酵条件对仙参果酒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值为影响因子,以酒精度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 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仙参果酒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1‰,发酵温度24 ℃,pH值 4.0,在此条件下仙参果酒的酒精度为11.67%vol,感官评分达96分。其中含有总皂苷(93.76±0.86) mg/100 mL和总花青素(10.66±0.39) mg/100 mL。  相似文献   

7.
研究紫薯低温发酵制备紫薯酒工艺,并分析酚类物质和花青素在紫薯酒发酵和储藏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紫薯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NaHSO3添加量50 mg/L,紫薯浆初始糖度20°Bx,酵母添加量0.125%,在15℃低温条件下发酵14 d。在此条件下,所得紫薯酒酒精度为11.8%vol,SO2含量为48 mg/L,总酸含量为5.9 g/L,总糖含量为3.8 g/L,干浸出物含量为14 g/L,色泽呈紫红色,清澈透亮,没有悬浮杂质,有浓郁的紫薯香与酒香,入口甘甜爽口,有典型的紫薯果酒的特征,综合感官评定得分87分。总酚和花青素动态分析表明,紫薯酒发酵过程中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试验结果为紫甘薯酒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米糠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米糠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米糠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料水比1∶2(g∶mL),酵母菌接种量0.4%,发酵温度34 ℃,发酵时间12 d。在此条件下,米糠酒的酒精度为10.3%vo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 °Be',米糠酒酒体清澈透亮有光泽,具有米糠和酒的香味,口感醇香浓郁。  相似文献   

9.
紫色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洪媛  罗二波  秦礼康 《食品科学》2011,32(22):135-142
以紫色马铃薯为原料,研究游离淀粉含量低和色素保留较好的紫色马铃薯全粉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较适工艺为二次蒸煮+回填制粉,其中二次蒸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钙质量浓度30×10-6g/mL、预煮温度70℃、预煮时间28min、蒸煮时间32min,回填制粉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0.30%、回填比例1:2、搅拌时间2.5min。以色泽(E值)和碘蓝值为检测指标,对该工艺条件下所得的粒度分别为80、100、120目的紫色马铃薯全粉进行比较,得出80目紫色马铃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最低,颜色保留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紫色马铃薯为原料、以多酚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对紫色马铃薯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多酚提取效果大小的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液料比为25∶1、提取时间49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多酚含量为3 038.84±23.85μg阿魏酸/g。  相似文献   

11.
紫甘薯酒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达州生产的紫甘薯为原料,应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紫薯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从而确定紫薯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糊化过的紫甘薯进行打浆后,在pH值为6.5,α-淀粉酶添加量为0.15%,温度为65℃,酶解时间为2.5h的条件下进行液化;在pH值为4.0,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15%,酶解时间为2.5h,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糖化;然后再对紫甘薯酒调节pH值为3.355,添加0.0845%的安琪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在温度20.72℃的条件下,发酵7d,即可得到酒度为10°左右的一种新型的紫薯发酵酒,其得率为126.3%。  相似文献   

12.
将紫薯替代部分糯米混合后,经发酵制得一种具有独特色泽、营养价值高的新型甜米酒。以发酵后甜酒的糖度,酸度,酒精度及感官指标为标准,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中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紫薯添加量(X1)25%,酒曲添加量(X2)为1.26%和发酵时间(X3)为70 h。此时的米酒具有浓郁的甜香,口感醇甜爽口,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3.
以紫甘薯为原料,经蒸煮打浆、液化糖化、酒精发酵和巴氏杀菌酿制紫甘薯酒,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紫甘薯酒主发酵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后发酵温度对紫甘薯酒主要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甘薯酒酿造最佳的主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2%、酵母接种量0.3%、发酵温度22℃、初始p H 3.8、时间10 d,合适的后发酵条件为温度15℃、时间30 d。按该发酵条件酿造的紫甘薯酒色泽呈紫红色,具有紫薯特有的香气、酒味醇厚、口感柔和、酒体协调,酒精度为12.7%vol,总酚和花色苷保留率分别为59.5%和49.4%。  相似文献   

14.
15.
史经略 《中国调味品》2012,37(8):68-73,78
以紫甘薯为原料,液态发酵酿造紫甘薯保健醋,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酿造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0℃、初始糖度16%、发酵时间72h得到酒精度最高;醋酸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2.01℃、初始酒精度7.25%、醋酸菌接种量9.79%、初始pH值4.54,紫甘薯醋酸度值最高,预测值为6.69%,与实际值6.73%相符。  相似文献   

16.
紫甘薯红酒酿造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鹏  牟德华  赵英莲  李艳 《食品科学》2015,36(17):201-206
目的:以冀紫薯1号为原料,采用酶解淀粉与酵母菌酒精发酵相结合,制得感官色泽酷似红葡萄酒的紫甘薯红酒。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淀粉液化、糖化和发酵的工艺条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检测紫甘薯红酒的香气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检测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结果:当料液比为1∶3(m/V),淀粉酶添加量3 U/g,92 ℃液化60 min,再加入糖化酶300 U/g,控制50 ℃、pH 4.5、糖化60 min,淀粉水解率达92%。在紫甘薯汁中接入2×106 个/mL安琪活性干酵母菌,于23 ℃、pH 4.0,发酵7 d,酒精体积分数12.4%。紫甘薯红酒中含有46 种香气物质、17 种氨基酸和9 种有机酸,花色苷含量为145 mg/L。结论:冀紫薯1号所酿造的紫甘薯红酒风味独特、营养物质齐全,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雅利  沈海亮  阚建全 《食品科学》2012,33(12):242-24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紫色甘薯酒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且跟踪监测紫色甘薯酒整个发酵过程中酒度、花色苷、色差、pH值、可溶性固形物等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紫色甘薯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57种,占整个峰面积的97.13%;紫色甘薯酒的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有异丁醇、异戊醇、辛酸乙酯、苯乙醇等;在紫色甘薯酒发酵的过程中,酒度和挥发酸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和色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H值在整个发酵的过程中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张明  王燕 《酿酒科技》2011,(8):53-56
以紫甘薯全粉为原料,对紫甘薯酒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液化的主次因素为:料液比>糖化时间>液化酶用量;液化最优条件为液化酶用量3 U/g,料液比为1∶2.5,时间2 h;紫甘薯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5~28℃,发酵时间7~8 d,酵母接种量0.1%;壳聚糖对紫甘薯酒的澄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桑椹果酒主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在糖度150 g/L、柠檬酸添加量1 g/L、温度26℃、酵母接种量2 g/L条件下,对不同发酵阶段桑椹果酒pH、总酸、挥发酸、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有机酸和感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主发酵过程中,pH先下降后上升,总酸先升高后降低,挥发酸、酒精度、干浸出物逐渐升高,总糖逐渐下降,发酵6 d时,理化指标趋于稳定。发酵结束后,理化指标分别为:pH4.22、总酸4.31 g/L、挥发酸0.72 g/L、酒精度7.22% vol、干浸出物20.15 g/L、总糖1.55 g/L;有机酸含量中,酒石酸、乳酸、柠檬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184、2.303、1.115 g/L;通过感官评价,发酵6 d后,桑椹果酒感官达到最佳,主发酵结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绿茶发酵酒工艺优化及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绿茶酒发酵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儿茶素和香气成分变化。结果:绿茶酒发酵工艺参数为:绿茶用量4 g/L、蔗糖20%、蜂蜜50 g/L、葡萄酒酵母接种量5 g/L,发酵温度28 ℃,发酵10 d后过滤陈酿得绿茶酒;绿茶酒发酵过程中6 种儿茶素组分含量均有所增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增加较为缓慢,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增加迅速,分别增加了10.88 倍和17.33倍;发酵初始、发酵结束及陈酿的绿茶酒分别检测出香气成分87、88种和94种,各占检测出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的92.93%、98.26%和91.87%;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均变化明显,体现绿茶酒由茶香到酒香的变化。结论:绿茶可以发酵茶酒,发酵后绿茶酒的保健成分儿茶素含量增加,酒体醇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