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对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实验6 d,对原样、6 d籽粒、6 d芽和6 d根中的酚类物质进行提取纯化,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不同部位纯化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原样、6 d籽粒、6 d芽和6 d根纯化物在不同体系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分别为0.952、0.702、3.248、1.060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8.80、3.31、13.69、11.68μg/mL,清除双氧水的IC50值分别为10.97、8.64、13.05、9.61μg/mL,可见发芽过程使燕麦籽粒在3个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均有所提高,而燕麦芽的抗氧化活性相对籽粒和根较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发芽对小麦苗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了5个品种小麦苗在不同发芽阶段下的芽苗生长状况、总酚含量及酚类物质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ic acid 4-hydroxylase, C4H)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ic acid CoA ligase, 4CL)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芽显著提高了小麦苗酚类物质合成关键酶活力,5个品种小麦苗总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品种小麦苗差异较大,其中发芽6 d时,5个品种中秋乐168酚类物质含量最高,为740.72 mg GAE/100 g DW。小麦苗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随发芽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所述,发芽可激活小麦苗酚类物质合成关键酶,显著提高小麦苗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且酚类物质的积累是提高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条件。该研究结果可为将小麦苗研发成富含酚类物质等功能成分的食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提取发芽燕麦酚类物质的含量、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分别采用传统溶剂提取法和酶辅助提取法对发芽前后燕麦酚类物质进行提取,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总酚含量、提取物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酶辅助提取法更有利于燕麦酚类物质的提取,但由于酶法提取物中5种主要蒽酰胺2c、2p、2f、t2和t3的相对含量较溶剂提取物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且酶解后产生了新的组分,导致其抗氧化活性较溶剂提取物有所降低。此外,发芽过程可作为提高燕麦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发芽过程中杂豆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浸泡和发芽对六种杂豆中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总缩合单宁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处理可显著降低大部分杂豆酚类物质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但浸泡后的绿豆中总酚、黑小豆中总黄酮、红芸豆中总花青素显著升高(P0.05)。发芽可显著提高黑大豆、黑小豆、绿豆和红芸豆酚类物质含量且在发4 d或5 d出现最大值,对红小豆和紫花芸豆的酚类物质无显著影响或使其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与总酚、总黄酮等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另外,发芽使杂豆中的花青素显著降低(P0.05),且花青素含量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了解制粒前后柑橘全果果粉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评价制粒对柑橘全果果粉营养价值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柑橘类型的4 个代表品种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分析各品种柑橘全果果粉制粒前后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利用铁离子还原/氧化(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与制粒前相比,制粒后各品种柑橘全果果粉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多数无明显变化。不同种类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如下:脐橙全果果粉的绿原酸、川陈皮素含量在制粒后明显下降(P<0.05);澳柑全果果粉的没食子酸、绿原酸、柚皮苷含量在制粒后明显下降(P<0.05);葡萄柚全果果粉的阿魏酸、柚皮苷、芦丁、地奥司明、甜橙黄酮含量在制粒后均明显下降(P<0.05)。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ABTS法、DPPH法、FRAP法所测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相对一致,且大多数品种的柑橘全果果粉制粒前后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35~40 ℃制粒工艺不但没有明显改变柑橘全果果粉的酚类物质组成与含量,也未降低其抗氧化能力。结论:制粒未造成柑橘全果果粉营养品质的下降,这种微加工方式可以实现对柑橘全果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果实异质性对酿酒葡萄果皮和种子中重要品质因子的影响,本文以媚丽葡萄(Vitis vinifera L.)为材料,测定了果实采收时不同密度浆果的比例,及其果皮和种子中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浆果的粒重、表面积和体积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密度浆果(D5=1089 kg/m3)的还原糖含量最高而酸含量最低,分别为182.67 g/L和7.32 g/L。随着果实密度的增加,果皮中的总酚(TPC)、总类黄酮(TFOC)、总黄烷醇(TFAC)和总花色苷(TMAC)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高密度浆果种子中的上述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中密度(D4=1082 kg/m3)和低密度(D3=1079 kg/m3)葡萄,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密度果实果皮和种子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中低密度浆果(P≤0.05),而中低密度果实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表明媚丽葡萄采收时果实异质性普遍存在,以高密度浆果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优化发芽小米多酚、γ-氨基丁酸(GABA)的提取工艺,测定不同体积比多酚、GABA混合液的抗氧化能力,将抗氧化性最强组用于羊肉保鲜,研究其对羊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小米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30℃;GABA最佳提取工艺为磺基水杨酸质量分数4%、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35℃;当多酚、GABA体积比为1∶1时,抗氧化性最好,且对羊肉具有一定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焙烤处理对发芽糙米生理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开发焙烤类发芽糙米产品提供理论依据,以发芽糙米为研究对象,研究焙烤温度(125~175 ℃)和焙烤时间(15~30 min)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植酸、谷维素、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焙烤后的发芽糙米与其它温度相比,γ-氨基丁酸(GABA)损失率最小,植酸降解率与谷维素增加量较大,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下降较小;随着焙烤时间的增长,发芽糙米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活性显著下降(p<0.05),其中,焙烤15 min时,发芽糙米中GABA损失了5.58%,植酸降解率为43.53%,谷维素含量增加了21.54%;游离酚、结合酚和黄酮的下降程度分别为16.77%、18.54%和20.30%;在抗氧化活性方面,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FRAP值和ORAC值分别下降了14.77%、13.60%、9.10%和19.86%。因此,150 ℃焙烤15 min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发芽糙米的生理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淀粉特性及高γ-氨基丁酸玉米饮料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玉米(京甜紫花糯)为试材,研究低氧胁迫下其籽粒发芽期间淀粉特性变化,筛选了高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玉米保健饮料的稳定剂及产品配方。结果表明,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72 h,GABA含量增加12.2 倍,达0.65 mg/g,淀粉含量显著下降,淀粉糊透光率降低27.8%,淀粉持水性、持油性和乳化性均增强,淀粉乳化稳定性降低7.4%;玉米匀浆最佳料液比1∶8,最优复合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03%、藻酸丙二醇酯0.09%、海藻酸钠0.04%和黄原胶0.06%,其饮料静置沉淀率最低,仅为3.7%;白砂糖添加量为4.8 g/100 mL和体系pH值为4.6 时,模糊综合评价表明该高GABA玉米饮料达到“容易接受”级别,符合消费者饮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高淀粉玉米与低淀粉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费玉3号籽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高于豫玉22;费玉3号籽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大于豫玉22;豫玉22的高峰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及胶凝值均显著高于费玉3号,其崩解值和糊化温度低于费玉3号;豫玉22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费玉3号;费玉3号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活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高于豫玉22。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及抑制剂钨酸钠(Na2WoO4)处理对发芽玉米中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以‘苏玉29’黄色玉米为材料,将其进行不同质量浓度外源ABA浸泡处理后进行发芽,测定发芽玉米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脯氨酸、VC、总酚、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能提高发芽玉米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脯氨酸、VC、总酚的含量和内源ABA含量;5 mg/L ABA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最高,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7.6%和20.1%,而Na2WoO4会抑制内源ABA的合成,同时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表明,AB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发芽玉米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量。同时,发芽玉米籽粒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综上,外源ABA处理能够促进发芽玉米内源ABA合成,提高发芽玉米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促进发芽玉米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增强发芽玉米抗氧化能力,提高发芽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低频磁场对紫色红曲菌液态发酵产麦角固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低频磁场处理对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cus)发酵产麦角固醇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分别研究低频磁场强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时期对紫色红曲霉液态发酵产麦角固醇的影响规律,探讨在最佳处理条件下,磁场对紫色红曲霉麦角固醇代谢过程的影响和紫色红曲霉的生物量在整个发酵周期的变化,及对紫红曲霉其他主要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频磁场处理紫色红曲菌的最适条件为磁场强度1.2 mT、处理时间2 d、处理时期在发酵0~2 d,在发酵第12天,麦角固醇产量达到了7.08 mg/g,生物量达到3.2 g/L,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62.5%和31.68%。低频磁场是提高紫色红曲菌生产麦角固醇产量的有效手段,研究为低频磁场辅助微生物发酵,提高有益产物的合成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籽粒为材料研究低氧胁迫下籽粒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变化,筛选出最适富集GABA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5个品种玉米籽粒在72 h低氧胁迫发芽期间,芽长增长15.5~26.3 mm,呼吸强度提高1.7~3.2倍,干物质损失35.6%~40.6%,淀粉消耗15.5%~28.9%,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1.7~4.7倍和7.4~13.3倍,GABA含量提高9.3~13.2倍,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发芽能力和GABA富集量呈显著差异,以京甜紫花糯(ZHN)品种发芽率最高,达到85.5%,且GABA富集量达到0.65mg/g(以干质量计),ZHN是富集GABA的最适玉米品种。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中GABA含量与芽长、呼吸强度、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能提升玉米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Iman E. Mohiedeen Abdullahi H. El Tinay Abd Elmoneim O. Elkhalifa Elfadil E. Babiker L. O. Mallas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0,45(6):1284-1290
Maize like other cereals show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ficiency in protein content. Efforts were made to correct this by fortification, supplementation and fermentation. Two maize cultivars, Hudeiba 1 and Mugtama 45,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ermentation followed by cooking on their protein quality. Maize flour was fermented for 32 h; samples were withdrawn at 8 h interval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ins fractions albumins plus globulins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5) increased in the fermented doughs. This is an indication of improvement in the protein quality of maize. Cooking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 < 0.05) changes in protein solubility.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particularly lysine increased from 1.82 to 2.06 and from 1.88 to 2.60 g/100 g (i.e. an increase of 11.6% and 27.7%) for Hudeiba 1 and Mugtama 45, respectively. The in vitro protein digestibility of cooked sampl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however,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ooking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unfermented cooked sampl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100 mT磁场处理胰蛋白酶2 h,并利用红外光谱、圆二色谱等研究了磁场处理前后胰蛋白酶活性及结构的变化,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胰蛋白酶水解梅鱼蛋白所得酶解液的抑菌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100 mT磁场处理2 h后单位浓度酶解液的抑菌圈直径得到提高,其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抑菌圈直径由(4.71±0.22) mm提高至(8.54±0.23) mm,酶活相较于未处理组高52.5 U/min;弱磁场处理后,胰蛋白酶氨基酸总量下降,必需氨基酸占比上升;红外光谱峰整体蓝移,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灰树花子实体多糖MT-α-glucan 对自发性2 型糖尿病模型KKay 小鼠降血糖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对KKay 小鼠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糖原合成的影响,以及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T-α-glucan 给予剂量的增加,降血糖作用逐渐增强,以112、225、450mg/kg bw 剂量组降血糖作用较为明显;MT-α-glucan 450mg/kg bw 单次给予后8h 降血糖作用最为明显,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给予后24h 恢复到给予前水平。MT-α-glucan(450、150mg/kg bw)多次给予具有降低KKay 小鼠空腹血糖、提高口服葡萄糖耐量、促进糖原合成的作用,并可使小鼠24h 内随机血糖维持在较低的稳定水平。而且,MT-α-glucan 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MT-α-glucan 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作用机理与抑制α- 葡萄糖苷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