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利用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膜膜液进行处理,采用浇铸-蒸发方法制备了复合膜。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对复合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系数、气体透过率和透光率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500 W时,复合膜的抗拉强度(TS)达到最大值21.98±0.54 MPa,其断裂伸长率(E)达到最小值13.48±0.01%;当功率为400 W时,其水蒸气透过系数(WVP)达到最小值为0.61±0.05×10-12 g/(cm·s·Pa),氧气透过率(OP)达到最小值为1.95±0.02×10-5 cm3/(m2·d·Pa);当功率为300 W时,二氧化碳透过率(CO2P)达到最小值1.58±0.12×10-5 cm3/(m2·d·Pa);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机械性能及阻隔性能得到了改善,其原因可能是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分子之间产生了氢键或共价键。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膜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庞凌云  李瑜  祝美云  何华威 《食品科学》2009,30(20):426-429
以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保鲜剂,添加吐温-20对圣女果进行涂膜保鲜,每隔2d分别测定圣女果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四个指标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壳聚糖浓度为1.0%、壳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比例为2:1(g/g)、吐温-20浓度为0.8%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圣女果的营养损失,降低失水率,抑制呼吸强度,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柠檬酸钠作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研究了柠檬酸钠添加量对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机械性能、水蒸气阻隔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钠增强了复合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改善复合膜机械性能。当柠檬酸钠的添加量为0.03%(w/v)时,增强了复合膜水蒸气阻隔性能,降低了复合膜的水溶性,提高复合膜的抗氧化性,复合膜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至未添加组的1.72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超声改性的方法对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三个因素对超声改性膜的影响。以膜的综合评分为指标,最终确定影响超声处理的三个因素的最佳参数为:超声功率29W,超声时间24min,超声温度59℃。在此条件下,膜的综合评分K最大值为0.90,与理论预测值0.91相近,此时对应的复合膜的抗拉伸强度(TS)为3652N/m2,断裂伸长率为28.73%。与未超声处理的膜相比,超声处理后的复合膜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豆分离蛋白是大豆蛋白最为精制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并在不同产品中表现出不同功能。该文综述近年来大豆分离蛋白物理、化学、酶法及基因工程改性对其功能性质影响,经不同方式改性可产生合适功能性质,从而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分离蛋白是较为理想的食用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超声波技术作为蛋白质改性的一种新技术,在未来大豆蛋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对超声波技术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对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性、持水性及持油性等性质影响进行综述,为生产专用型的蛋白产品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通过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微波改性后制备微波改性蛋白复合膜。选择大豆分离蛋白液与改性玉米醇溶蛋白液体积比、乙醇添加量、成膜液pH值及水浴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抗破强度与断裂距离)为目标值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对最佳成膜条件下制得的微波改性蛋白复合膜的微观结构、热特性以及FT—I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液与改性玉米醇溶蛋白液体积比为3∶1、无水乙醇添加量20%、成膜液pH值12、水浴温度80℃条件下,微波改性蛋白复合膜的抗破强度为2 900g,断裂距离为16.08cm;复合膜具有很好的表观特征和热稳定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紧密,其二级结构具有蛋白质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及其对功能性质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改进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人们广泛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经适当改性可产 生我们所期望功能性质,提高其作为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 来国外有关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方面研究,并着重介绍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对其功 能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氮气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充氮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充氮量四因素对SPI改性均有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经氮气改性的SPI凝胶性、保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4组最佳处理组合。试验表明改性后SPI的凝胶性、保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比对照样提高了100%、210%、7%和91%。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SPI)和水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综合考虑SPI与SSPS的比例、甘油、海藻酸钠添加量及钙离子浓度等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成膜配方进行研究,得到了复合膜的最佳配比,并从水溶性、水蒸气透过性、抗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等方面对膜的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SPI∶SSPS质量比为1∶7,甘油添加量2%,海藻酸钠添加量4%,Ca2+浓度为1.0mol/L的条件下,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评分最高,为67.8。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发具有优良保鲜效果的可食性复合膜,以黑木耳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AAP)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通过测定复合膜理化指标、结构和抗氧化性,并将不同材料真空包装的冷鲜牛肉于4℃条件下贮藏10d进行保鲜实验,研究不同AAP添加量对AAP/CS可...  相似文献   

12.
酸性黑木耳多糖协同抗凝血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酸性黑木耳多糖(Ac-AAP)与其他多糖的抗凝血活性协同作用,选用茶多糖(TP)、红枣多糖(JP)、海藻多糖(SP)三种多糖与Ac-AAP分别组合,以纤维蛋白原(FIB)转化为纤维蛋白抑制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为考察指标,结合Chou-Talalay联合指数(CI),确定Ac-AAP与三种多糖协同抗凝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Ac-AAP:SP(1+2)的协同抗凝血效果最强(p0.05),联合指数CI达到0.63175。抗凝血综合评价显示,统一多糖浓度至2.0 mg/m L,Ac-AAP:SP(1+2)各项抗凝血指标均优于其它多糖(p0.05),其中FIB转化为纤维蛋白抑制率为91.06±0.79%,血浆的APTT值为95.47±0.61 s,TT值为62.24±0.53 s,但其对血浆PT值与阴性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针对不同超声功率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与大豆可溶性多糖形成的复合乳液的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 揭示乳液冻融稳定机理与形成乳液复合物结构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对2 次冻融循环处理前后乳液油滴进行共聚焦 观察,研究等温结晶固脂含量、油脂被乳化量的变化和作为乳化剂的大豆分离蛋白不同超声处理(0、200、300、 400、500 W)下二级结构的变化,进而分析其与乳液冻融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乳液经2 次冻融循环处理后 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聚结程度降低,400 W超声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与大豆可溶性多糖复合乳液最为稳定;等温 结晶条件下不同乳液固脂含量增加速率不同,但最终平衡时总含量相同;油脂被乳化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不 同超声处理改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400 W超声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无规卷曲结构含量最高。说明不同 超声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与大豆可溶性多糖会形成不同结构的复合物,影响了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初步明确了 适当的超声处理能够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空间结构,促进其与大豆可溶性多糖分子的键合,进而影响大豆分离蛋 白-多糖界面结构特性和乳化体系的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Different levels (5, 10, 15, 17.5 or 20% w/w of solid) of propyleneglycol alginate (PGA) were incorporated into soy protein isolate (SPI) films to form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films with modified physical properties. Color of the SPI films was affected (P<0.05)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PGA.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P<0.05) with addition of PGA up to 17.5%, while the percentage elongation at break decreased with incorporation of PGA of higher levels.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and water solubility also decreased by adding PGA up to 10%, but further addition of PGA increased values for these propertie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ite of reaction with PGA on the protein chain may become saturated with PGA at the 10% level.  相似文献   

15.
超声处理对商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动态振荡测量检测了超声处理对商用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凝胶过程及动态粘弹性的影响。在热诱导凝胶的场合,经超声处理的SPI形成粘弹性更强的凝胶,其中最终形成的凝胶的弹性模量(G′)比未经处理的要高出10倍左右。经超声处理的SPI的凝胶的动态剪切模量(包括弹性模量和损耗模量)几乎与动态频率(f)(0.1~10Hz)无关,其中G′远高于G^n,而未经处理的场合的动态剪切模量与f则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且其G′几乎与G′相当。经超声处理的SPI热诱导凝胶具有一定的热不可逆性。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诱导胶凝的场合,MTGase更容易地使经超声处理的SPI分散液发生胶凝,而且后者最终形成的凝胶的粘弹性也更强。该结果为进一步扩宽商用SPI的应用范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体系乳化性、凝胶性以及结构状态的影响,采用不同超声功率处理混合蛋白体系,分析混合蛋白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凝胶强度、持水性等功能特性变化,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紫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其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SPI-WPI混合体系在超声功率为300 W时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分别达到最大值(76.46 m2/g和22.83 min);紫外光谱发生轻微红移,说明内部基团暴露,蛋白结构发生改变;SPI-WPI混合体系凝胶强度与持水性在超声功率300 W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000.93 g和87.11%,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一致,混合蛋白凝胶具有致密、规则的三维网状结构。说明超声处理能有效提高SPI-WPI混合蛋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的成膜性及相容性,研制出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三元复合可食膜。研究了成膜材料配比、成膜液pH和甘油用量对该复合膜的透湿性、吸油性、机械性能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该复合膜的适宜条件为: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的比例为1:1:1,成膜液的适宜pH值为3-4。甘油用量为6~8%。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单月桂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复合膜成膜特性的影响,并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初步探讨了两者的成膜机制。结果表明:随着GML添加量的增加,GML-SPI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该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透光率、水溶性逐渐下降,而亮度和白度有所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复合膜中GML和SPI两种组分主要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力等次级键相互结合;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ML-SPI复合膜的结晶度和熔融温度均有所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添加GML有利于减少复合膜内部空隙,但GML添加量超过0.8%时,复合膜中GML和SPI两类组分会出现两相分离现象。本研究成果可为以SPI复合膜为代表的新型可食性包装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