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CAS底吹氮气冶炼高氮钢具有低成本的显著优势。但与RH增氮相比,如现场操作表明工艺参数控制不当,CAS底吹氮气会出现增氮控制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研究了钢水温度、吹氮时间、氮气压力、氮气流量对钢水增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水温度越高,增氮速率越快;吹氮时间越长,钢水增氮越多;氮气压力和流量越大,钢水增氮速率越快。300 t工业试验表明:在氮气压力为1.7 MPa、1 873 K下,500~600 L/min底吹氮气流量下,增氮速率稳定,钢水中的氮含量控制准确度从50%提高到95%。  相似文献   

2.
刘彭  隋亚飞  徐刚军  邓之勋 《钢铁》2019,54(6):121-126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公司在降低铁水比的过程中,为控制氮含量,通过转炉加发热剂进行补热,优化氧枪枪位,减少转炉补吹、过吹、控制终点碳质量分数为0.03%~0.06%,终点温度不低于1 580 ℃;优化转炉出钢过程钢包底吹流量,采用非镇静出钢; LF炉首次送电1档电流起弧时间1min以上,钢包底吹流量小于320L/min、优化LF处理过程中钢包底吹流量,最终控制铁水比在72%以下,控制转炉氩站钢水w([N])≤0.0035%,LF增氮量w([N])≤0.0020%,中间包钢水w([N])≤0.0060%的比例由83.9%提高到99.8%,满足控氮钢种对氮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炼钢》2012,28(5)
通过分析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邯宝炼钢厂250t复吹转炉冶炼高级别管线钢生产过程,提出了钢中氮含量偏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包括采用自动化炼钢减少后吹、提高转炉铁水比、转炉底吹低氮钢冶炼控制模式、钢包底吹氩操作控制和出钢过程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增氮等措施。工艺优化后,降低了转炉钢水的氮含量,钢水氮质量分数平均控制在22.27X10-6。  相似文献   

4.
在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全三脱"铁水少渣冶炼工艺过程中,通过生产历史数据对影响钢水氮含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炉顶枪漏氮对钢水增氮有很大影响;采用硅铁作为提温剂可以有效控制钢水w(N)在12×10-6左右;脱碳转炉采用全程底吹氩钢水w(N)可以降低3.3×10-6;转炉熔池内w(C)=0.3%~0.4%时,加入矿石可有效降低钢水氮含量;转炉后吹以及出钢时间越长,钢中氮含量越高;采取优化措施后,脱碳转炉出钢后,可稳定控制钢包内钢水w(N)≤15×10-6,达到了冶炼低氮钢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100 t BOF-LF-RH-CC工艺冶炼结构钢时钢中氮的行为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淮钢100 t BOF-LF-RH-CC工艺流程冶炼45钢和42CrMo钢时各工序钢水取样分析氮含量,研究各工序对钢水中氮含量的影响。得出除吹氩和RH工序外,各工序都存在增氮现象:钢包至中间包长水口增氮占增氮总量的40%,LF精炼增氮占35%,出钢增氮占20%。所以控制转炉终点氮含量,控制LF渣层厚度,避免LF精炼补加合金和增碳,适当延长RH处理时间,提高长水口氩封效果是控制钢水氮含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钢包底吹氩是炼钢生产中常规的钢包搅拌方式,提供钢水成分温度均匀、夹杂物上浮等冶金功能所需的动能.研究表明,通过建立吹氩模型和钢包钢水裸露面积大小的视频监控,可以满足钢水夹杂物控制对钢水吹氩搅拌的要求,有助于高效化、智能化钢包吹氩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7.
殷享兵  黄成红  李具中 《炼钢》2008,24(3):17-20
武钢二炼钢吹氩站改造后,钢水吹氩精炼更能满足生产需要.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吹氩站具有以下多种功能:钢包CAS吹氩、微调钢水中Si、Mn、Ti、Nb、微调钢水温度、喂铝线微调Als、喂炭线微调C、真空钢水调温取样、出钢前透气砖试吹氩气提高钢包底吹氩成功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缩减了工序时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钢包双透气砖吹氩技术,提高了钢包底吹率,减少了钢包底吹氩死区,使钢水成分和温度更加均匀,并降低钢中夹杂、减少铸坯成分偏析,因而提高了钢水质量及轧材性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控制82B钢水氮含量,在转炉终点、氩站精炼、钢包炉精炼、VD真空处理和连铸中包等工序进行取样,得到氮含量变化数据,研究了各工序操作对钢水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VD真空处理外,其他工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氮。通过采取转炉终点氮含量控制、氩站弱吹、减少钢包炉精炼补加合金以及全保护浇铸等措施,可有效控制82B钢增氮。  相似文献   

10.
从底吹氩透气砖参数、底吹氩压力、流量、时间等有关工艺参数方面介绍八钢炼钢厂钢包底吹氩的工艺设计。实践证明 ,钢包底吹氩工艺改善了钢水温度和成分的均匀性 ,基本满足了连铸对钢水质量的要求 ,说明钢包底吹氩工艺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王尖锐 《世界钢铁》2013,13(4):46-49
钢水热损失主要为钢水的辐射散热、对流传热和钢包、中间包耐火材料的吸热。分析了转炉出钢温度过高的危害及原因。通过提高合金烘烤温度,开发应用新型保温覆盖剂,采用钢包综合砌筑技术、智能吹氩和中间包保温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转炉出钢温度,平均出钢温度降低10℃以上。炼钢系统低温均衡可控,产品质量提升,并且冶炼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210 t钢包吹氩站热状态实验数据和实际生产工艺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吹氩站钢水终点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钢水到站温度和总调温废钢用量以及吹氩精炼时间.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通过对现场实际生产数据进行筛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而利用SPSS软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210 t钢包钢水吹氩站终点温度预报模型.之后通过随机抽取的100组实际生产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在对吹氩站钢水终点温度预报时,预报误差在±10℃内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说明此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最后,建立吹氩站钢水终点温度预报仿真系统,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利刚 《四川冶金》2010,32(5):7-10
对复吹转炉冶炼过程增氮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供氮强度小于0.025 m3/(min.t)供气模式,供氮与吹氧时间比小于70%,减少点吹次数,减少高氮含量材料的使用量,出钢合金化前期造钢包渣,RH进行V、Ti、Nb元素合金化等措施。采取措施后,脱氧合金化后钢水氮含量控制在25×10-6以下。  相似文献   

14.
苏联推出加硼和铌微合金生产钢轨钢的新工艺。该钢用100t电炉冶炼,出钢前,碳含量为0.11~0.12%,温度为1704~1710℃。出钢时,向钢包添加锰铁、硅钙合金和硅铁。为调节温度和化学成分,向钢水中吹氩。尔后,钢水经循环真空处理装置吹氮处理,这时用碎电极增碳,用钒铁、硼铁和铌铁进行微合金化  相似文献   

15.
张旭孝  林路 《炼钢》2019,35(2):25-29,62
采用相似比为1∶3的水模型研究了某厂100 t钢包底吹氩位置及流量等因素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利用机油模拟钢渣,对不同钢包底吹位置及流量下钢液面裸露进行了比较,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透气砖位置对钢液流场的影响,找到最优的钢包底吹氩控制方式,并在现场进行了优化后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钢包底吹氩位置及控制工艺对夹杂物上浮去除有着重要作用,双孔夹角135°、吹气孔位于各自半径0.5R圆周上时混匀时间短且钢液面裸露面积小;同时在钢包底吹氩一定时间后,钢包内钢水全氧含量降低明显且没有增氮,铸坯中w(T.O)=(7~9)×10~(-6),明显低于优化前工艺铸坯w(T.O)水平(平均13×10~(-6)),全氧含量控制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1:4水力学模拟试验研究了钢包透气砖最佳安装位置、CAS罩的最佳浸入深度,获得了钢包吹氩精炼过程的最佳吹气量,对不同渣层厚度选择合适的排渣气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提高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性,而且对提高钢水洁净度和加强吹氩精炼冶金效果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腾光 《冶金设备》1993,(3):58-59
ALT钢包处理工艺是指对从转炉出钢来的钢包的钢水进行吹氩(或吹氮)搅拌调温、合金微调等手段,以达到均匀钢液成份、温度、净化钢水等目的。该套钢包处理设备是卢森堡P.W公司(PAUL WURTH S.A)开发的高度自动化的炉后钢包处理设备。 马钢三钢厂ALT钢包处理站有两套喷吹站,1~#站设备全部引进P.W公司的,2~#站设备是由马钢公司设计研究院消化移植P.W公司技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安钢第二炼轧厂采用铁水预处理→BOF→LF→CC的工艺路线生产510 L汽车大梁钢中的氮含量情况及LF精炼过程增氮的原因。结果表明,LF加热时间、埋弧效果、钢包底吹氩等操作是钢水增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LF精炼过程控制措施,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时间、加强埋弧操作、稳定吹氩等措施,可控制氮含量≤50×10~(-6),满足510 L汽车大梁钢对氮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本钢薄板坯铸机在生产无取向电工硅钢的过程中存在的铸坯拉断、中包增碳、增氮等问题,进行了连铸工艺优化。通过采用新型无碳中间包覆盖剂、环保中间包干式料及专用结晶器保护渣后,降低了铸坯增碳量;通过控制钢包到中间包的增氮环节,降低钢水增氮;适当增大二冷水量,控制钢水过热度,防止铸坯拉断等生产事故的发生。改进工艺后,精炼后到成品铸坯的平均增碳量能控制在10×10-6以内,平均增氮量能控制在4×10-6以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邯钢三炼钢厂100t复吹转炉上对不同底吹模式钢液氮含量的试验,研究了转炉工序对氮的控制水平。当底吹供气强度不大于0.04m^3/(t·min)时,转炉炉后钢包钢水含氮量可控制在(2.5~4.0)×10^-5,冶炼氮含量不要求小于7.0×10^-5的钢种时可采用全程底吹氮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