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米蛋白渣是大米淀粉糖企业的副产品,用于酿造酱油具有潜在优势。首先以氨基态氮为指标,在大米蛋白渣与豆粕比例为1∶2,40℃无光照发酵,确定最佳发酵时间为15 d。然后以温度、原料配比、光照和变温为试验因素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试验,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大米蛋白渣与豆粕配比为1∶2,45℃恒温有光照发酵15 d,所得酱油氨基态氮和感官质量均达到国标。  相似文献   

2.
大米蛋白渣是生产淀粉糖的下脚料,可以作为酿造酱油的蛋白质原料。文章首先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制曲时间为48 h。然后以制曲温度、原料配比、水分添加量为试验因素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制曲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米蛋白渣与豆粕比例为1∶2,加水量为80%,搅拌均匀后蒸料30 min,然后冷却至室温,接入菌种,30℃条件下制曲48 h。在此条件下成曲蛋白酶活力高,制得的酱油感官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
生姜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在工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其相对成份的提取情况,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生姜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发现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更能有效的提取出生姜中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4.
主要阐述溶剂浸出法提取大豆油及油脂精炼过程中,天然 维生素E的获得与损失。对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常用方 法(皂化法,尿素包合法,酯化—蒸馏法)进行了综合分 析。同时初步研究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浓缩天 然维生素E。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5):246-251
文中收集了我国9个地区16个品种的蜂胶样品,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获得蜂胶萃取物,测定蜂胶得率和总黄酮含量,将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地区差异化研究。将2种萃取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超临界法萃取的蜂胶的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乙醇萃取法。地区化差异实验表明,河北和云南地区的蜂胶中总黄酮含量和得率普遍较高;湖北、山东、湖南和海南地区的蜂胶中总黄酮含量和得率居中;黑龙江地区的蜂胶中总黄酮含量和得率普遍较低;河南地区及四川地区内不同蜂胶品种间的总黄酮含量和得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超临界CO2萃取分离的安息茴香油脂,进行了理化分析,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了品质比较。结果表明,在提取率与脂肪的组成,磷含量等品质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的是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制取山杏仁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初步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山杏仁油的最优工艺参数:萃取压力为35MPa、温度为37℃、时间为2.0h、CO2流量为16L/h,出油率达到43.74%;冷榨法制取山杏仁油的最优工艺参数:榨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45min,出油率为42.56%。并对两种制油方法的工艺条件、操作时间、处理量和制取的山杏仁油品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冷榨法在制取杏仁油上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油品质好等优点,应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初步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山杏仁油的最优工艺参数:萃取压力为35MPa、温度为37℃、时间为2.0h、CO2流量为16L/h,出油率达到43.74%;冷榨法制取山杏仁油的最优工艺参数:榨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45min,出油率为42.56%。并对两种制油方法的工艺条件、操作时间、处理量和制取的山杏仁油品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冷榨法在制取杏仁油上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油品质好等优点,应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蛋黄粉中蛋黄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树兴  庞振  陈合 《粮油加工》2002,(10):39-41
采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 ,运用均匀试验设计 ,通过回归分析 ,建立了回归方程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从蛋黄粉中萃取蛋黄油的工艺。结果表明 ,萃取蛋黄油的理论最佳工艺参数为 :萃取压力41 0MPa ,萃取温度 49 1℃ ,分离温度 2 8 0℃ ,萃取时间 3 0h ,CO2 流量 14 0kg/h ,萃取率 >97%。  相似文献   

10.
1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米糠油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米糠为原料,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米糠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米糠油的较优工艺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2℃,CO2流量为60kg/h,萃取时间60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米糠中脂肪的抽提率达到85.53%(脂肪),米糠毛油中的脂肪含量达94%,而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71%以上。精炼后的米糠油理化参数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麦胚芽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麦胚芽作为实验材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预处理条件(水分含量,粉碎方法、粉碎度)、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与压力)、分离条件(分离温度与压力)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分析了操作条件对油脂质量特别是VE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孜然精油及其熟制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孜然精油,通过研究原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孜然油萃取率及品值的影响,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参数。另外,采用熟化工艺对孜然原料进行前处理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获得具有熟香风味的熟制孜然精油。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孜然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粒度30目,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2.5h,精油得率约为13.97%,精油中枯茗醛质量分数高达32.75%。熟制孜然精油熟化工艺中最佳焙烤温度为180℃,超临界CO2最佳萃取条件为原料粒度30目,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2.5h,精油得率约为11.38%,精油中枯茗醛质量分数高达31.95%。  相似文献   

14.
采用橙油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精馏萃取苧烯的工艺技术。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温度梯度对苧烯萃取的影响,以苧烯萃取率为判定指标时,获得的最佳工艺组合为:萃取压力8.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80min、温度梯度为40-55-60-65℃,萃取率达到94.16%;以苧烯浓度为判定指标时,获得最佳的工艺组合为:萃取压力8.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80min、温度梯度40-55-60-65℃,苧烯浓度达到975.7μL/mL。  相似文献   

15.
以市购米糠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米糠油,并对毛糠油的简化精炼工艺进行研究。原料经微波预处理降低解脂酶活性后,利用超临界CO2分段萃取,先后控制条件15MPa、32℃、1.0h和35MPa、40℃、4.0h获得毛糠油Ⅰ、Ⅱ。用二乙醇胺处理毛糠油Ⅱ,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二乙醇胺法精炼毛糠油的最佳条件为:二乙醇胺加入量为油重的9%,精炼温度为50℃,振荡时间为15min。在此条件下精炼毛糠油,油脂酸价可降至0.85mgKOH/g,酸价降低率达到94.33%。超临界流体萃取与二乙醇胺法精炼综合处理所得米糠油清澈、透明,谷维素含量为1.73%,色度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火麻籽油是一种天然优质的养生保健油。为得到品质更好、得率更高的火麻籽油,对火麻籽油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温度、压力、时间对火麻籽油出油效率的影响,并观察试验所得油脂颜色的变化。综合考虑压力对出油效率和出油品质的影响,得到超临界流体萃取火麻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45℃、压力30 MPa、时间2 h,此条件下的出油效率88.43%,所得油脂的色泽为黄35红2.0,其中压力对所得油脂的颜色影响最为显著。超临界流体萃取火麻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0.65%,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质量分数别高达55.55%和25.70%,高于其他工艺方法所制取火麻籽油的相应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了超临界CO2 萃取葡萄籽油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温度、流量、颗粒细度和萃取时间对葡萄籽出油率及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鄂西茶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鄂西茶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及出油率与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正交实验结果显示,萃取压力35MPa,温度45℃,时间2.5h为最佳工艺参数。影响萃取产率的因素依次为压力、时间、温度。单因素实验表明,萃取压力和温度升高,萃取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香榧种仁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榧油的工艺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萃取时间3h。在此条件下香榧油得率为47.19%。各因素对香榧油得率的影响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临界CO_2萃取稻米胚芽油,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响应因素,稻米胚芽油萃取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稻米胚芽油萃取率为90.5%;超临界CO_2萃取法得到的稻米胚芽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0.62%、38.62%、37.46%,γ-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490.00±5.63)mg/100 g和(352.28±11.52)mg/100 g,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总含量为(83.02±1.49)mg/10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