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湖泊萎缩及干涸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为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生态环境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开始对塔里木河流域实施综合治理工作,自2000年到2013年5月底,已先后向塔里木河下游"绿色长廊"实施了14次生态输水。基于大量相关文献及塔河官网数据,分析博斯腾湖的输水作用、开都-孔雀河下泄水量变化、水头历次到达大西海子水库以下距离变化等。研究表明:①博斯腾湖出水量与孔雀河下泄水量成正相关,博斯腾湖对于大西海子水库下泄水具有重要作用;开都-孔雀河输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阿克苏河等3源流和干流输水量逐步提高,但在枯水年份的下泄能力有待提高;②大西海子水库向下游累计下泄水量41.64×108m3,10次将水输到台特玛湖,台特玛湖水量显著增加,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近30年的历史,有效改善了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葛学谦  吴娟  余琳 《红水河》2008,27(1):58-61
自2000年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以来,国内大多数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一直集中在如何确定下游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合理生态保护范围及生态需水量;如何通过河道水流演进-地下水位抬升-植被恢复等关联性问题的系统.为下游生态输水整体效益评估、河道整治、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等问题上.对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工程影响后评价的研究现在还不多见.为此.本论文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为背景.对该工程影响后评价的内客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得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工程影响后评价的研究框架,为客现,公正的评价该工程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前后生态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和生态恶化现状,分析了向塔河应急输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从图像解译、分类以及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两个主要方面对塔河下游输水前后3年来的生态变化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输水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5次应急输水对塔河下游生态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的继续恶化,为我国综合治理塔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实施综合治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开展生态输水,使塔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有效缓解了流域生态严重退化的被动局面,受水区地下水水位大幅抬升、水质明显好转,产生广泛而又良好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极度衰败与流域综合治理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博斯腾湖向塔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实践活动,在对生态极度衰败原因调查分析和应急输水成功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塔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塔河水资源与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定量分析了渭河干流及其两大支流径河和北洛河控制性断面径流情势的变化特征,发现自60年代末以来渭河流域的河径流发生了较明显的减少。指出了长流减少的原因。定性定量地分析人类生产活动对渭河流域径流情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河流生态需水是维持河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按生态水文节律形成具有时空和能量特性的径流过程。从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特性和河流生态水文节律入手,构建河流标准生态径流(最小生态径流、适宜生态径流、最大生态径流、生态洪水脉冲)体系并分析其内涵,组成能反映河流生态系统需水的流量管理系统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用水预警制度和流量危机管理机制,探讨保障生态用水安全的调度和管理模式。以长江流域中下游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析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输水后生态与环境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军 《中国水利》2005,(13):138-141
由于多种原因,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350km河道断流近30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恶化趋势严重.为了遏制生态劣变的趋势,保证在必要的工程实施完成前维持和保护现有植被,从2000年4月开始至2004年7月,由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与巴州、农二师共同组织6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动态变化,结合实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与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植被恢复响应及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铭江 《中国水利》2004,(14):15-18
在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由于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向断流的河道和生态退化区域实施输水工程,补偿地下水和改善水环境是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行为和必然过程.为了抢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国家在2000~2003年向断流30余年的塔里木河下游500余km的天然河道实施了五次应急输水.以五次应急输水监测资料为基础,以河道水量沿程消耗-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植被恢复响应为主线,应用河道水力学、地下水动力学、植被生态学、大系统优化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提出了下游生态修复的整体方案,为今后创建和完善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输水、恢复与重建的评价体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袁峡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5):398-400,408
通过对塔河下游8次应急输水前后生态恢复情况进行的系统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生态和社会环境的野外调查和试验证明,输水后塔河下游生态和社会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为保护下游绿色走廊,对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下游河道疏浚工程,通过投资、占地、施工、管理、防洪等综合比较,在可供选择的3种输水方案中,建议选择在大西海子水库主坝上新建1座放水闸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疏浚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黄河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担负农业用水和非农业供水的同一渠系内实行“两水分供、两费分计”是以河养河的重要举措,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高效利用黄河水,增加供水单位效益,促进人与黄河和谐相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分析了外界干扰下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水流情势,采用组合回归模型建立了适应生态变化的水流利用关系,修正了水文-生态响应关系和生态水流估算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适应生态过程的水流情势利用策略。结果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源流与干流水流情势变化不一致,源流来水保证率递减,源流区间耗水量呈增加趋势。相比ARMA(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模型,基于不同利用方式的生态水流组合回归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作为参考性预报;结合生态水流预测方程,制定了适应生态的水量调度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及干流的径流变化和水均衡分析 ,表明塔里木河源流来水基本稳定 ,由于源流灌区引水以及渗漏蒸发等损失加剧 ,干流水量存在减少趋势 ,并加剧了水量的时间分配不均 ,不利于干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内降雨稀少,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灾害,用水矛盾尤其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用水矛盾突出。本文围绕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水资源利用及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着手,探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围绕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水权保障机制建设和水权实时管理能力建设逐步展开,并实施了“三层一体”的管理协调体制,对水量实行年计划、月调节、旬调度的实时调度,在水权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水权制度建设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高效管理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新体制,不仅能解决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方面的现状问题,而且能解决在源流特别是在山区建设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后水资源如何实现统一管理的未来问题。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水费补偿机制、水价调整机制、水票制和奖励制度,能够促进实现流域的水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总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黄小宁 《水利水电技术》2007,38(6):32-34,40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如何能长期持久使塔里木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为此,对塔里木河流域综合规划发表一些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把生态用水价值作为环境水价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计价依据,基于不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塔河流域环境水价的计价内容和方法,构建环境水价的计价模型和纳入农业水价中的环境水价调整模型。利用塔河流域的相关数据资料,基于上述模型,确定在维护生态环境用水目标下塔河流域环境水价为0.083 0元/m3;在恢复重建生态环境用水目标下环境水价为2.828 0元/m3;纳入农业水价的环境水价为0.026 1元/m3。提出了农业水价调整的农户承受力与水价补偿的问题及相关水权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surface runoff were analyzed by the Mann–Kendall and trend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the hydrological, meteor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data over the last 50 years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noff in the headstreams increased but that in the mainstream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The former is a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later i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The surface runoff in the mainstreams decreased by 41.59, 63.77 and 75.15% in the 1970s, 1980s and 1990s,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to that without being disturb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same period. The main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irrigated agriculture combined with population increase in the region. As a consequence, the ecosystem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has degenerated, largely owing to inappropriat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