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碎射气介质内氡渗流运移和析出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渗流是破碎介质内氡运移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氡在破碎射气介质内的渗流运移和析出规律对氡的防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粒径为4~5 mm的铀矿石为实验样品,利用自制的一维渗流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渗流速度下破碎射气介质内孔隙氡活度浓度和介质表面氡析出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破碎射气介质的气体渗透率较大,氡的运移很容易由渗流主导。当破碎射气介质内氡主要以渗流方式运移时,可通过测量介质内同一位置不同渗流速度的孔隙氡活度浓度或同一渗流速度不同位置的孔隙氡活度浓度,运用氡在射气介质中的浓度分布解析式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算出介质的可运移氡产生率。一定渗流速度范围内,同一高度的氡活度浓度随渗流速度的增大呈负指数减小,同一渗流速度的氡活度浓度随离介质渗流入口距离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介质渗流出口表面氡析出率随渗流速度的增大呈指数增大,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铀矿井下的独头巷道是氡及其子体浓度分布很高的场所。为指导抽出式通风独头巷道的排氡和排氡子体通风设计,初步完善了独头巷道通风气流中氡浓度与氡子体α潜能浓度之间的简化数学关系,分析了通风阻力对独头巷道岩壁氡析出率的影响;分别得出了抽出式通风独头巷道风流中氡浓度与氡子体浓度分布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得到了排氡和排氡子体最小风量的计算公式;针对具体的独头巷道,研究了巷道内氡浓度及氡子体浓度的分布规律以及排氡和排氡子体最小风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距离抽出式通风独头巷道入口越远,巷道内氡浓度及氡子体浓度越高,氡及氡子体的浓度均随通风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岩壁氡析出率而增大;排氡和排氡子体所需的最小风量均随岩壁氡析出率而增大,随巷道长度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压抽混合式通风是长距离独头掘进巷道内控制氡及氡子体浓度重要的通风方式,研究该种通风方式下巷道风流中氡及氡子体浓度分布规律对指导其通风和辐射防护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氡与氡子体之间的衰变关系,建立了风流中氡子体α潜能浓度与氡活度浓度之间的简化数学计算模型;接着,分析了独头巷道受限空间内氡及氡子体的来源,并基于巷道风流的紊流传质理论,建立了压抽混合式通风方式下风流中氡活度浓度与氡子体α潜能浓度分布的数学计算模型;最后,针对一个具体的独头巷道,探讨了通风量和岩壁氡析出率对整个巷道内氡浓度和氡子体α潜能浓度分布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独头巷道内降低氡及氡子体致工作人员剂量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匈牙利东北部地区地下水中氡浓度的变化.该区特殊的地质特征造成井水(在100~350Bq·L-1之间)和住宅空气中(有时可高达10 000Bq·m-3)的高氡浓度.井水中观测到的氡浓度显示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法预测的变化特征.在相邻的井中,浓度值的变化可能达10倍.在一些井中,一年中可测到3~6倍(在20~180Bq·L-1之间)的浓度值变化.观测的目的是探明壤中气的氡浓度,水中的氡浓度和气象参数(即,大气压、温度、风速和空气湿度)之间的相关性.获得了壤中气氡浓度和气压之间的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k=-0.84).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氡及其子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了日益增加的关注.本文论述了空气中氡的迁移机理及氡浓度受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的影响,并利用RAD7型氡测量仪于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在成都市某开放性室内对空气中氡浓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得到了947个氡浓度数据.结果表明,该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气压、相对湿度成正相关,与温度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确定地下工程氡防护措施,本文根据地下工程氡防护经验,梳理了典型氡防护方法,并通过实际测量和性能实验,评价各种氡防护方法。结果表明,通风降氡是地下工程降氡普遍方法,对12000 m^(3)空间按照2 m^(3)/s风速通风1小时能够降低空气中氡浓度三分之一左右;吸附降氡能够对人员活动集中区域进行局部降氡,采用自研的移动降氡装置工作2小时能够使80 m^(3)含氡空气的氡浓度降低55%左右;屏蔽降氡能够对高氡析出率区域进行重点降氡,采用聚酰亚胺树脂防氡材料能够使阻氡效率大于99.5%。不同降氡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应根据地下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指导铀矿井下独头巷道的通风设计,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和置换通风理论,首先建立了描述爆破后压入式通风独头巷道内抛掷空间和风流末端氡活度浓度随通风时间变化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了达到氡活度浓度限值条件的最短排氡通风时间的确定方法;然后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风流末端氡活度浓度以及最短排氡通风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破后,独头巷道风流末端氡活度浓度在一定通风时间内保持不变,之后瞬间增至峰值,最终逐渐衰减至稳定;在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风流末端氡活度浓度开始剧增的时间随巷道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风量增加而增大;风流末端氡活度浓度衰减速率随风量的增加而增大;风流末端氡活度浓度峰值随掘进面铀品位的增加而增大;最短排氡通风时间随巷道长度和掘进面铀品位的增加而增大,随通风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战略角度出发考虑了社会生活用房中氡的测量和减少氡对人体作用的问题;讨论了住宅中氡的测量、氡的来源,以及氡浓度变化的原因和若干防氡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铀矿山井下氡及氡子体浓度管理限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的变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铀矿井下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浓度管理限值的确定及其参数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制定氡子体α潜能浓度管理限值时,需要另外考虑γ外照射因素的影响;氡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管理限值仍然可以采用3.7kBq/m^3和6.4μJ/m^3。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井底车场风流风路基本为巷道型通风空间的事实,本文开展了车场巷道内氡及其子体浓度分布规律的研究。从分析稳态时氡析出均匀的理想巷道内氡及其子体浓度分布出发,进而引入正源、负源的假定和氡及其子体浓度增长的叠加原理,推导出稳态时氡析出不均匀巷道内氡及其子体浓度分布方程。结合工程实践,对计算式进行了简化、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限制巷道周壁氡的析出、保证稳定的通风量及较好的入风风质能达到有效控氡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