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城市区域规划就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城市区域规划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其中,住宅建筑设计和城市区域规划之间的协调、融合问题,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本文对当前我国住宅建筑设计与城市区域规划的协调融合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善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已经有大量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文献加入到城市发展问题的学术讨论,它们在多种多样的(甚至差别极大的)城市发展背景下研究制定相应规划政策的方法和策略。然而,有关收缩的学术争论仍然势力微薄并且片段分散。这也许是该话题本身的特点,或因为城市收缩还是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对于如何为收缩的城市制定规划,学术界目前还缺乏一个明确、详尽和全面的理论讨论框架。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收缩的内涵和意义,思考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作用,以及思考为收缩而规划时所面对的冲突和矛盾,即收缩规划中的"悖论"。规划应如何应对收缩?相应的规划政策应该是什么?收缩规划就是为人口减少而制定的规划吗?或是为了管理人口减少的规划?还是一如既往,是为了恢复人口增长的规划?管理收缩到底意味着什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韶关为例,对1995年以来韶关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进行了思考,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编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城市总体规划价值观、编制的新理念。从城市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规划的内容、方法、标准、时限、审批等方面,提出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英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并对英国区域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规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完善规划编制、确保规划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区域规划新一轮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北京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这对北京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过去10年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重大问题,解答今后我们如何选择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据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新形势下北京城市建设的"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专题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都市区”、“城市地区”等概念不绝于耳,经济、通讯、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城市和区域。全球各地的规划师都在思考究竟城市和区域运行、发展的核心是什么?城市形态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管理新形态下的城市和区域等问题。2003年,中国中央政府在十六大三中全会提出的“五统筹"原则将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新的发展观下,城市规划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着一种新的变革,“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城市规划的重要职责。《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环太湖城镇群发展规划》等正积极编制和相继出台,反映了中国的规划师在全球化浪潮下对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本期专题研究介绍的欧洲空间发展规划最新进展、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会2003年会的主要内容以及英国皇家规划学会的规划新宣言等内容,反映了各国规划师对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最新反思,希望能对读者思考新时期的城市规划有所帮助。——栏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的新标杆—世界城市世界城市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15年,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大师格迪斯(Patrick Geddes,1915)就提出过这一概念,指的是"世界重要的商务活动绝大部分都须在其中进行的那些城市"。当时,世界商业活动高度集聚的城市就被视为世界城市。最近,"世界城市"概念在中国再度引起热议,与北京于2010年初在"两会"上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奋斗目标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桂南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及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地方本位主义的复出和地方利益保护的作祟.“城市纷争硝烟不断,重复建设弊端百出”的现象不断加重.本文从区域与城市发展中的相对论、辨证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出发,分析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特征,结合实际,对桂南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及城市发展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城市及其共同特征"世界城市"一词最早由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大师格迪斯提出。1966年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得·霍尔对世界城市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1986年,美国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态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hmuelBurmil  彭敏 《规划师》2003,19(1):11-14
城市是目前人类的主要居住形式,因此城市应是可居住和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是对城市环境的一种新的诠释。这种新的诠释包括两个方面: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城市本身的景观。这就要求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能周全地考虑资源、建造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桥梁,在城市与周围环境之间、城市内部不同的体系之间建立联接点,创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市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的工作实践,从提高消防规划的可操作性入手,结合城市发展特点,实事求是,以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及结构、城市发展目标等为依据,对城市消防规划的重要性及其与城市规划中其他专业规划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城市规划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本主义是城市规划的本质和根底,但对处于社会、经济激烈转型中的我国来说,人本主义成为规划中被淡忘的角色.笔者用"人本主义规划"理念反思当前出现的一系列备受关注的规划案例和现象,重新认识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的切实重要性,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有助于城市规划、设计坚持正确道路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浩 《城市规划》2012,(1):73-79
围绕"三年不搞城市规划"这一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上的重大特殊事件,分析了提出这一决策的时代背景,剖析了其政治、社会、经济诱因及城市规划工作自身所存在问题的影响,进而阐述了"三年不搞城市规划"对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并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分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含义、因素以及城市规划的经济作用 ;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联系 ;并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的进展、内容以及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潘安  吕传廷 《城市规划》2006,30(10):49-54
城市规划编制与研究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石,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应对变化的主体和背景,需要每个城市规划工作者进行积极的思考。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未来规划编制与研究应加强政策研究、加强与实践结合、加强学术研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模型,提出高度的市场经济、充分的社会民主和稳定的规划秩序构成了规划的"不可能三角",其内在逻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市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协调界面——规划秩序。围绕这一模型,可以对规划地位、规划理性、规划价值、规划实践展开新视角下的讨论,主要观点包括:(1)对于城市发展,规划秩序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对等的影响权重,而不是简单地随动、从属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因此,规划地位应予以加强并在空间秩序的构建中回归人的本质。(2)规划理性首先应知"有不可为",要把握好"度";其次,秩序的要义是"各适其位,各尽其才"。(3)规划价值体现在明确"是非"问题、不较"长短"问题、慎对"有无"问题,要构建一个兼具原则性、程序性和包容性的规划秩序。(4)在规划实践中必须重视规划的技术制度二象性,加强空间规划与政策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周游 《城市规划》2007,31(5):72-77
针对新加坡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系统总结了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与新加坡城市规划相比较,认为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存在着规划前瞻性不够、城市特色研究缺乏、规划之间难于协调、编制与实施脱节等问题;基于我国城市化加速期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从制度设计、规划研究与编制、实施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frastructure is routinely framed in contemporary urban policy as a vehicle to grow the economy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jobs. In periods of economic downturn and when ongoing fiscal uncertainty ensues, governments may look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such as social housing and public transpo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that have endured infrastructure deficits in the past may become the beneficiaries of adjusted national and state-level policy to support economic prosperity through expedient infra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Yet in the post-GFC policy environment urban infrastructure has recentred the role of infrastructure in driving urban economic recovery in terms of economic prosperity. Drawing from the state of exception literature, I call on the notion of urgency to explore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s it manifests at the juncture between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ritical urban planning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how infrastructure prioritis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s shaped through a characterisation of urgency which subver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plann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郑文武  魏清泉 《城市规划》2005,29(3):36-38,43
针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司法审查制度,通过法理分析,认为城市规划成果以及城市规划制定有着不可诉的诉讼特性。依照我国目前的国情,应提倡城市规划不可诉。树立这种观点将有助于促进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和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作用的历史研究——以近代青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近代一个有代表意义的城市——青岛,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显示,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城市形象、城市经济活动乃至城市社会结构等方面。近代青岛不仅用事实证明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而且对认识城市发展规律、进行城市规划决策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