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产学研结合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化工类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及面向新世纪对产学研结合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从化学化工类专业运用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毕业设计的实践出发,在探索产学研结合进行毕业设计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有效的产学研结合进行毕业设计的方法。实践表明:产学研结合可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式成为wT0成员以后,国内大学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与严峻挑战。高等教育应该彰显大学精神,进一步推进素质数育的改革与发展;走进社会中心,加快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步伐;以更加规范、开放的心态,走进世贸环境,实现大学的国际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联合科教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三项决定的推动下,我国的学术界、产业界、教育界、科研部门或政府部门都十分关注产学研联合的这一个促进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或教育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重大课题。使产学研联合在我国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地发展起来,从起初的自愿分散组织形式发展到政府组织,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的组织形式,从单方面的合作发展到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大联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科技、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我们课题组自80年代就开始了产学研联合的尝试,先后在广东省建立了三个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并与几十个企业有合作关系。一直坚持产学研联合,不但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厂显著的成果,而且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基本上解决了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脱离的问题,扭转了“人才多而贫  相似文献   

5.
程丽华  谢颖  周锡堂  王平 《广州化工》2012,40(10):170-171,177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理论偏离实际等问题,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坚持以"行业为依托、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动手能力强,上手快",提高了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实践出发,在充分认识新世纪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杜洪桥  李新国  韩会珍  杨桥  段凯 《生物化工》2023,(1):139-141+145
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研究生招生规模小、教师教学投入不够、教育理念不新、应用研究与科研理论脱节等问题。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从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共建导师团队和生物制品课程、加强横向合作拓展实践教学资源、保障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及课程教学质量5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生物制品课程体系,实现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显著提高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河北科技大学是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配套的省属重点高校。多年来,我校坚持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探索与实践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一、依靠地方经济,建立产学结合的实践基地 产学结合应当是双向的。在目前我国大中企业尚未走出低谷,对人才素质的竞争缺乏紧迫感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关键要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剖析陶瓷企业与陶瓷科研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雷生 《佛山陶瓷》2006,16(11):24-27
本文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就陶瓷企业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了剖析,并对各种模式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供产学研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设计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学校和产业系统共同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结合点,是我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的基本出发点。学校着重从办学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来寻求结合的中介面,在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我校前身是一所单科性的化工院校,是以工科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具有明显的化工特色和优势。学校的理、商、文等科类也或多或少受化工类学科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毕业生中60—70%是为企业输送的。作为一种基本的办学思想,学校确定了“面向企业为主”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211工程”预审前,学校实现了国家教委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的联合共建。因此,“面向企业为主”的办学思想,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体制,也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格局。努力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各种层次的专门人才,努力培养有作为的企业家,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定位。现将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分述于下。 一、大学本科教育后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站”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大学本科教育后期,特指四年级的本科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经过大学相对完整的理论学习,已经具备了解决一定技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校作为普通本科院校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试点,制订适合我校的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我们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在我校食品本科专业中试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适合我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应用技术型人才,为我校工科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成功经验,为我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龚圣  周新华  宋光泉 《广州化工》2011,39(15):190-191
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笔者作为科技特派员,在派驻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笔者以亲身经历,重点从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就业跟踪指导以及"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对科技特派员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娣  石亚中  曹珂珂  伍亚华 《广州化工》2011,39(23):159-160
通过对我校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教育现状,针对当今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实践出发,在充分认识新世纪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与工科研究生素质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星义  阳永荣  陈丰秋  詹晓力 《化工高等教育》2002,(2):《化工高等教育》-2002年2期-78-80.9页-《化工高等教育》-2002年2期-78-80.9页
本文提出的新“产学研”与工科研究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其实质就是在原有的研究生课程教育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科研课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并且在论文选题、科学研究上注重联系实际,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春花  金真  梁浩  童义平 《广东化工》2013,40(3):166-167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必须紧密依托地方产业布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惠州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提升学生工程素质角度出发,明确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产学研教育平台建设和专业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等产学研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李海花 《广东化工》2014,(6):196+188-196,188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现实需要,是现代化高校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精细有机合成原理课程为例,分别从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实验实习方面探讨了在产学研结合下该课程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治国  张鹏  刘英  李卫 《广州化工》2014,(22):208-209,228
产学研联合培养是目前解决高校研究生培养资源瓶颈的有效方法和必由之路。然而,目前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观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本文针对以上方面进行了探讨。初步实验表明,从产学研结合的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有利于高质量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且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提供可靠途径。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对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化工类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与企业、研究单位合作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研究单位的优势互补,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检验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还可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