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对采用烟气-水形式烟气换热器的600MW火力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系统拟定、可行性及经济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和弥补简易喷射炉的缺陷与不足,最近一项能直接取代低效的碱尘沉降室并可与简易喷射炉配套组合使用的新技术设备——“多功能碱回收烟气余热锅炉”(以下简称多功能锅炉)已研究设计出来(于1990年6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89208632.7),它主要由炉胆、汽包、集尘装置和碱尘输送系统等成熟的单体通用设备和部件所组成,是一项成熟的实用技术设备。它与简易喷射炉组合而成的碱炉,是一种新型的低臭式碱炉,将以新的燃烧工艺流程(图1)应用在小型碱回收上,与传统的正规喷射炉工艺技术流程(图2)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焙烧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设计方案。对铝工业制造当中产生的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成分及防治措施,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焙烧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设计方案,可减少烟气排放量及污染物浓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业成本,并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安装省煤器及蒸汽发生器对锅炉烟气热能利用技术进行改造,实现印染行业广泛使用的蒸汽锅炉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采用该技术节能效果显著,排烟温度由250℃降至140℃,可节约702.37 t标准煤. 相似文献
7.
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改造技术可显著提高机组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某电厂经过对乏汽余热利用改造技术进行综合对比,确定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乏汽余热。项目实施后对机组乏汽余热利用效果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热泵性能达到了保证要求。经过2个供暖季的运行考验,热泵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浙能长兴发电公司#3机组锅炉烟气脱硝改造168试运行以来锅炉运行的情况,分析和探讨了采用烟气脱硝装置后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方面带来的影响,为同类型锅炉进行烟气脱硝改造后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技术及运行管理参考,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以我厂CEMS系统为例介绍了300MW火电机组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的框架结构及其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归纳了日常维护重点项目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并对今后的CEMS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为CEMS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制浆蒸煮的浆料无论是对空放汽卸压倒料或是全压喷放放料都有大量恶气臭排入大气层中,特别是废汽中所含的甲硫醇、甲硫醚、硫化氢等气体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强烈刺激,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同时有大量的热汽散放在大气层中,不但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白白浪费了大量能源。 相似文献
14.
烟气热能回收装置节能效果分析黑龙江省德都油脂厂(164100)张继翔,孙守伟,张豁然,文佳我厂从1992年1月开始应用“蒸汽供热闭路循环”节能技术,是将生产用汽设备排出的高温凝结水由开放流失加以回收利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吨料耗煤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5.
对注塑机加热现状及能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克服现有技术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出一种结构新颖、可靠性高、安装维护简单的注塑机料筒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应用AutodeskInventor软件,完成一套注塑机料筒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开发设计,以期回收利用注塑机工作时的多余热量,从而降低整机的能耗。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电厂不断地深化改革,逐步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企业,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生产型企业。因此,300MW机组节能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300MW机组节能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能耗和排放大户的火力发电厂,如何合理地利用烟气余热,成为火电厂提高机组效率、减少煤耗而达到节能降耗的主要举措之一。大型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要消耗我国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这些能耗中其排烟热损失是电站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一般在7%,占锅炉总热损失的75%或更高。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锅炉排烟温度,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每升高10℃,排烟热损失增加0.8%,发电煤耗增加2g/kWh。我国现役火电机组中,锅炉排烟温度普遍维持在120—145℃左右水平,褐煤锅炉为165℃左右,排烟温度高是一个普遍现象,由此造成巨大的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19.
近日,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发改委发文,公司实施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已成功通过国家发改委2011年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审核,并被顺利纳入实施计划(第二批)。烟气余热项目通过回收锅炉烟气的余热加热 相似文献
20.
结合湖北襄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300MW机组锅炉的运行维护实践,阐述了汽包水位监测和调整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典型工况下汽包水位调节的技术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