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频磁场下两段式无缝结晶器的透磁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两段式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的透磁效果,测试了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及弯月面高度,并与传统结晶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随结晶器壁厚的减小而增强,当结晶器的壁厚为5 mm时,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比传统结晶器增大71.3%;(2)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随电源功率和线圈位置的提高而增强;(3)随电源功率的增加,两段式结晶器内金属液的弯月面高度随之增大,电源功率为10、20和30 kW时对应的弯月面高度分别为2.9、4.7和8.2 mm.  相似文献   

2.
王强  金百刚  高翱 《金属学报》2008,44(7):883-886
为了验证两段式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的透磁效果, 测试了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及弯月面高度, 并与传统结晶器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1) 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随结晶器壁厚的减小而增强, 当结晶器的壁厚 为5 mm时, 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比传统结晶器增大71.3%;(2) 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随电 源功率和线圈位置的提高而增强;(3) 随电源功率的增加, 两段式结晶器内金属液的弯月面高度随之增大, 电源功 率为10、20和30 kW时对应的弯月面高度分别为2.9、4.7和8.2 mm.  相似文献   

3.
高频磁场下两段式无缝结晶器内磁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两段式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实验测试了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及弯月面高度,并与传统结晶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晶器顶部的不锈钢法兰可有效防止过多的磁力线由结晶器顶部直接漏入而影响结晶器的透磁效果;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随结晶器壁厚的减小而增强.高频25 kHz条件下,壁厚为10 mm的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小于纯铜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壁厚为7 mm的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大于纯铜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壁厚为5 mm的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是纯铜结晶器的4.5倍;改变结晶器的结构参数和电磁参数,两段式结晶器可以达到良好的透磁效果并形成相应的弯月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两段式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实验测试了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及弯月面高度,并与传统结晶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晶器顶部的不锈钢法兰可有效防止过多的磁力线由结晶器顶部直接漏入而影响结晶器的透磁效果;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随结晶器壁厚的减小而增强。高频25kHz条件下,壁厚为10mm的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小于纯铜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壁厚为7mm的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大于纯铜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壁厚为5mm的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是纯铜结晶器的4.5倍;改变结晶器的结构参数和电磁参数,两段式结晶器可以达到良好的透磁效果并形成相应的弯月面。  相似文献   

5.
金百刚  王强  刘岩  崔大伟  赫冀成 《金属学报》2007,43(9):999-1003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两段式结晶器上半段长度、感应线圈的位置及液面位置对结晶器内部磁场的影响,分析了两段式结晶器的电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两段式结晶器的上半段越长或线圈位置越靠上,结晶器的透磁效果越好;液面位于线圈中心偏上20 mm时,内部磁场的作用效果最佳.在本研究条件下,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良好,磁感应强度主要集中在结晶器上半段钢液的弯月面区域.纵向磁场在结晶器上半段高度的范围内逐渐增强,在结晶器下半段高度的范围迅速衰减;周向磁场在钢液表面均匀分布;径向磁场由钢液表面向内部逐渐衰减.与切缝式结晶器比较,两段式结晶器内部磁场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6.
圆坯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切缝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盖板、切缝数、切缝宽度和切缝长度等结晶器结构参数对部分切缝圆坯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部磁场分布和弯月面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部分切缝结晶器而言,结晶器口部有无盖板对其内部磁场分布和弯月面高度的影响不大;随着切缝数目增加,磁感应强度增大,弯月面变形增大,当切缝数由24增加到32时,磁感应强度峰值增加了32%,弯月面高度增加了110%;切缝宽度增大,磁感应强度略微增大,弯月面变形增大,当切缝宽度由0.3 mm增加到0.5 mm时,磁感应强度峰值增加了15%,弯月面高度同时增加;切缝长度增加,磁感应强度、磁场作用范围、弯月面变形都增大,当切缝长度由100 mm增到加130 mm时,磁感应强度峰值增加了28%,弯月面高度增加了155%.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部金属液弯月面形状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可较准确地计算两段式无缝结晶器内部金属液的弯月面形状.178 mm两段式结晶器内钢液的弯月面形状计算结果表明,弯月面高度随电源功率和上半段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电源频率和结晶器壁厚的增加而减小.通过选择合理的电磁参数和结构参数,利用两段式结晶器有实现软接触电磁连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两段式无缝软接触结晶器电磁参数和结构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数值模拟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段式无缝软接触结晶器壁厚(d)、结晶器上半段电阻率(ρ)、电源频率(f)、线圈电流强度(I)对结晶器透磁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晶器内部磁感应强度(B)随f和d的增大而减小,随I和ρ的增大而增强.各因素对磁场影响的顺序依次为f,ρ,I,d.通过无量纲分析确定了两段式结晶器内弯月面处B与d,ρ,f,I之间的定量关系为B/(μ0 I/d)=4.36×109(ρ/I f)0.89.最后,确定了两段式结晶器应用于软接触技术最佳的实验条件为:d=5 mm,ρ=8.8×10-7 Ω·m,I=2000 A,f=2500 Hz.  相似文献   

9.
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磁场分布与弯月面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两段式软接触电磁连铸无缝结晶器结构、线圈位置、电源功率以及弯月面位置等因素对结晶器内高频磁场分布的影响。并采用Sn作为钢液的模拟工质测量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两段式结晶器内的弯月面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随着结晶器上半段厚度的减薄而提高;增加电源功率时,可以增大高频磁场在铸坯初始凝固区域的强度及作用范围,有利于弯月面的形成;线圈位置越靠上,越有利于磁感应强度透过结晶器,有助于弯月面高度的增大;当金属液面位于感应线圈高度中心与线圈顶端位置之间时,高频磁场作用于初始凝固区域的有效作用较强,可产生较大的电磁压力,有助于获得高表面质量的铸坯。  相似文献   

10.
钢的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玮  王强  邓安元  王恩刚  赫冀成  张永杰 《铸造》2003,52(6):379-383
介绍了电磁连铸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钢的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的工作特性及结构特点。软接触结晶器分为切缝式和无缝式2种。对于切缝式软接触结晶器,讨论了其在冶金试验中的优缺点,并具体分析了切缝数及切缝宽度对冶金效果的影响。对于无缝式软接触结晶器,在材质选择和冶金特点方面作了详细说明。提出了制作透磁率高,冷却效果好且结构简单的新型无缝式软接触结晶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ProCAST在金属型重力铸造充型和模具温度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金属型模具热平衡状态是影响铸件质量及模具寿命的关键因素,模具的温度场决定了模具承受热应力的程度.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roCAST对金属型重力铸造中模具温度场进行了连续铸造过程的热分析,研究了自然冷却条件和强制冷却条件对模具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周期循环浇注时,随着循环浇注次数的增加,温度是不断变化的,当循环浇注7次后,模具内部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温度梯度,模具逐渐达到了热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江力 《模具制造》2012,(8):57-61
通过试模结果分析,找出试模不合格的各种原因,进行归类总结,并从进胶方式、塑件设计工艺性评估、模具设计和模具加工等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相应地改进。  相似文献   

13.
刘玉满 《铸造工程》2005,29(3):37-38
(上接2005(2)第29页) ③年产5000t的铸造车间减少了烧窑工,混砂工,吊装工,开箱工,清砂打磨工共11人.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的试验装置研究了ZA27合金在砂型和金属型铸造条件下的压蠕变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第一阶段的压蠕变量和稳态蠕变速率随着温度和应力的增高而增大,在较低温度时,金属型铸造合金第一阶段的蠕变量低于砂型铸造合金的。合金的压蠕变符合经验公式ln(t/s)=C-nln(σ/MPa) Q/(RT),砂型铸造合金的应力指数n和蠕变激活能Q分别为3.88和85.44kJ/mol,而金属型铸造合金的应力指数和蠕变激活能分别为3.49和81.02kJ/mol,合金的压蠕变由锌的点阵自扩散和位错的攀移控制,在整个试验温度和应力范围内,砂型铸造合金的压蠕变抗力高于金属型铸造合金的。  相似文献   

15.
UG软件广泛地应用在注射模设计中,本文介绍了分模原理,并结合实例研究UG软件在注射模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自动分模和手动分模方法,两种方法的灵活应用可以缩短模具设计周期,提高注射模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局部干模在潮模造型中的应用,及局部干模的工艺结构设计和上、下盖板芯的制作要求,并提供了应用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螺纹结构在定模的模具设计方法,而驱动螺纹的马达安装在动模,采用点浇从内部进胶。虽然增加了模具设计及加工的难度,成本也相应增加,但生产出来的塑件品质非常优异。  相似文献   

18.
模具标准化与现代模具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具作为成形工具应用于工业产品制造,是因为采用同一副模具成形或加工出来的制件(冲压件、塑件、压铸件等)相似性好、成形尺寸精度一致,互换性高。同时,其比传统机械加工的效率高。但是,由于制件的形状多为二维封闭曲面或三维曲面组成,则要求其型面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Ra低。而且,由于模具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赝复体原型件的后处理工艺.采用石膏型精密铸造与RP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出硅胶赝复体.对石膏型浆料配方和石膏浆料真空搅拌及灌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提出脱蜡模的方法及脱模后石膏型的低温烘干及高温焙烧工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注射模试模前的模具外观及动作检验,以及注塑机成型设备的调整.还阐述了热塑性塑料注射模试模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