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空间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着眼于村落的复兴发展,提出了推动村落转型,完善空间功能布局、改造重点地段,优化村落空间功能和增强文化认同感,延续村落风貌特色等策略,以期能对朝鲜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复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延边朝鲜族村落的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选定一个研究对象地,并根据空间结构的定义,对村落的整体空间、空间要素及各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3个阶段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其变化要因.为今后更合理地进行朝鲜族村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韩暄 《四川建材》2019,(1):32-34
古村落距今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生态、历史价值,是文物,更是财富,应被社会重视,齐力保护。传统村落的价值不仅仅是它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在未来的价值。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2000年拥有363万个自然村,至2010年十年间已减少到271万个,至2012年又减少到230万个,可见保护传统村落刻不容缓。笔者在实地调研与走访的基础上,对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进行评估探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及生活理念,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民居建筑并未随时代发展丧失自身特色,仍保留独特风格.研究基于上述背景,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对比朝鲜族和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分析延边地区传统民居特点,以对其民居文化进行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难得机遇。文章在阐释保护和开发辩证关系基础上,针对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当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颁布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为蓝本,在梳理其存在缺失的基础上,结合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现状和特色,对其指标的地域适应性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建构了《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当地传统村落分类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2)
延边地区随着阳光分班的施行,班级学生总体差异较大,传统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中学课堂教学。延边地区特殊的地理优势和语言优势,很多人都外出务工而把子女留在当地,留守儿童的群体日益变大并且他们需要家庭及学校更全面的关心,延边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心每个学生发展,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的发展。面对延边地区的现状,本文提出从多角度将隐性分层教学融入学生的课堂,促进每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并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活着勤劳的朝鲜族人民,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的人们沿着河流,依着山脚,开发了大量水田,其能歌善舞丰富乐观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其特点极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民居。其中的一些处理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现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比如说在北方寒冷地区住宅中地面采暖的方式就是受朝鲜族满铺火炕的影响,这种通过埋在楼板水泥面层内的高强塑料管进行热水循环的供暖方式以其受热均匀,不占空  相似文献   

9.
金日学  郝吉 《四川建材》2016,(4):99-100
朝鲜族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民俗文化有序传承的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和乡镇人口大量流失,其传统村落慢慢被人忽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与时俱进,使建筑文化在内的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逐渐被埋没、同化,不同程度阻碍了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延续。本文通过对朝鲜族传统民居的走访调研,分析受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影响的建筑文化特色,总结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平面形态、屋顶和立面形式、色彩搭配以及地理环境特征等构成要素,明确阐述保护及继承朝鲜族传统民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朝鲜族(Korean Chinese)在我国境内现有人口192.1万,大部分居住于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其余分布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其他地区。但是我国朝鲜族并不是我国原生的民族,而是一个朝鲜人移居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最早始于图们江上游地区的外天道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村落的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在图们江北岸地区的朝鲜族村落进行自己的生活。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茂山对岸的山丘居多而没有平地,而中游地区的地理条件却非常优越。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居到我国的朝鲜人,逐渐在延边地区繁衍生息,最后变成了中国朝鲜族。朝鲜族人的村落有着自己的特点,公共空间布局也有自己的特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政策的引领下,朝鲜族的村落也随着时代改变,建设了有着朝鲜族特色村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12.
本论文基于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草屋的调研,主要对朝鲜族和汉族草屋屋顶、平面、立面进行测绘。通过对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的草屋的平面特征,立面特征、屋顶特征及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朝鲜族与汉族草屋营造技术手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后阐述了对延边地区草屋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合理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非常快速,当然在居住方面也不例外。本论文主要是针对中国北部的朝鲜族农村住宅做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相对明显变化,本文主要在建筑元素方面加以分析和归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新施工技术条件下装修以及结构变化;(2)主要用房的基址的变化;(3)加热系统和厨房在平面位置变化的影响;(4)卫生间的变化。通过分析,可使得朝鲜族农村住宅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客观化,也有利于制定对朝鲜族传统农村住宅的未来改造计划。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9):61-62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朝鲜族留守儿童情绪稳定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学生情绪稳定测验"量表对延边地区七所朝鲜族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共计3319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854名,非留守儿童146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留守儿童情绪稳定方面出现差异,女孩的情绪稳定得分上均明显低于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情绪稳定得分均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留守儿童情绪属于不稳定状态。结论: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留守儿童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民居的保温性能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延边地区朝鲜族民居进行调研,文章对延边地区朝鲜族民居的保温构造,如墙体、门窗、火炕和屋面等做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保温性能存在缺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如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构件的改造、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采用等。  相似文献   

16.
环境适应性是人居空间的属性之一,在传统村落中亦有体现。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空间和社会特征,从形成伊始到演化发展,村落本体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要素息息相关。通过北洸村的案例分析,评析村落价值、解读现状问题,旨在提出契合实际的适应性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乡村社会在当代的更新提供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是我国朝鲜族的三大聚居地之一。作为辽宁省传统村落中最具有特色的朝鲜族村落,在城镇化的浪潮中日渐式微。本文在村落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背景下,宏观考量辽宁省朝鲜族村落的分布情况,基于Aster GDEM空间高程数据和ArcGIS,Global mapper等量化分析工具,多角度对朝鲜族村落的分布情况和空间特质进行量化研究,总结出朝鲜族村落的肌理独特性和空间特殊性,在村落保护中探索村落空间的量化分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总结国内学者近年来对乡村建设提出的各类意见以及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与转型展开的相关研究,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建设与转型等相关研究,并基于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分析由传统村落的建成环境和深层历史文脉等主客观因素主导的新型农村建设活动以及文化发掘,讨论并总结新时代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作为连接现在与历史的桥梁,承担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作用。为了推进沈村乡村振兴快速发展,加快村落现代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村落环境质量,本文通过介绍沈村的建筑风貌、基础设施、旅游发展方面,分析当地村落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原则以及改造策略,设计出适合改善当地环境且持续发展的方案,并对沈村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朝鲜族作为东北亚地区一个特点鲜明的民族,其传统的居住室外空间的选择依其民族风俗和地域的原因,呈现出比较鲜明的风格。本文主要分析朝鲜族的主要居住环境,以及朝鲜族居住区室外空间的特点,如室外空间的宽敞性、强调人与自然的交互性等,对朝鲜族传统居住区室外空间做一个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以丰富国内朝鲜族居住环境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