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腊子沟金矿区位于牟平—乳山成矿带中段。本次完成了腊子沟金矿区地表约6 km~2及矿体纵投影剖面20线—123线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地表测量结果显示,Au异常高值点沿金牛山断裂呈串珠状展布,在金牛山断裂上盘发现一断续分布的Au异常带,As、Ag、Cu、Pb、Mo、Bi等元素异常与Au异常有显著套合性。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腊子沟金矿区隐伏矿体找矿的构造地球化学标志为Au-As元素组合异常及斜交参考因子得分Y(i,1)异常。根据地表与剖面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及找矿标志,圈定找矿靶区3处。  相似文献   

2.
滩北雪峰位于祁漫塔格地区西段,是利用化探手段新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探讨该金矿的化探异常特征及其找矿前景,对在祁漫塔格地区寻找金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滩北雪峰地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Au为富集元素,变异系数较大,R型聚类分析显示Au与Bi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该区金成矿可能与中低温热液活动有关。进一步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矿区地质背景,圈定出13个土壤综合异常,选择AP7、AP9异常区开展了异常查证工作,发现1条金矿化蚀变带,带内圈定出3条金矿体,地表亦发现多处金矿化线索。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初步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和构造等方面的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指出今后找矿方向。土壤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是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特彻尔地区位于刚果共和国北部内陆南北向构造区V号金矿带内,有着极为有利的成矿环境。通过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辅以地质测量、探槽揭露,结合地质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特征,本次在该区共圈定了5处综合异常,优选了2处找矿靶区;发现了1条金矿化体,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颜倩琼  杨斌  祝涛  阚靖 《黄金》2016,(2):22-25
凤凰庄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灵山沟金矿区南西侧。本次选择了蚀变填图和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作为多元异常信息找矿的主要手段,测量范围约3 km2,绢英岩化蚀变异常区可作为矿化元素聚集区标志,钾化蚀变异常可作为矿化元素活化区标志。测区内发现3处高浓度并成规模的Au元素异常带,Au元素含量分形特征显示Au经历过多次成矿富集作用,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测区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Au-As-Sb元素组合与斜交因子Y(i,2)和Y(i,3)得分异常。根据蚀变填图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综合信息,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鸡飞金异常区实施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该区的指示元素为Au、As、Sb、Hg,通过地球化学统计分析,发现了多个有价值的金异常。对各金异常区进行找矿潜力分析,结合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综合评判主成矿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圈定出2个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昆仑河高寒地区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进行了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高寒丘陵、高山峻岭地区良好的找矿效果,优选了5处金铜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彭涛  靳杨  李豪  杨昆 《黄金》2023,(3):74-80
通过在采石沟地区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测试21种元素,总结元素富集和离散特征,采用R型聚类分析研究元素相关性,确定异常下限,圈定86处综合异常。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异常展布状态、找矿前景和找矿难易程度,采石沟地区圈出5处找矿远景区,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找矿潜力评价,并择优对找矿远景区实施工程验证,圈出了矿(化)体,取得了找矿突破,表明采石沟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勘查区临近沂沭断裂,区内断裂构造及其次级羽状裂隙广泛分布,且中生代与金及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脉岩较为发育。勘查区内多为低山丘陵区,残、坡积物广泛覆盖,基岩出露相对较少。因此,仅采用地质填图、地球物理等传统找矿方法效果相对较差。本文通过在勘查区内开展大面积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运用异常组合和元素富集规律等分析方法,发现区内与成矿有关的Au、Cu等元素异常发育,圈定了6处综合异常,通过对区内异常进行查证,圈定多处铜、金等矿体。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类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及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区位于南天山褶皱系南西侧的泽拉夫尚-突厥斯坦活动带中的波依马扎尔背斜南翼,周边已有大量大中型金矿,基于见矿找矿思路在本矿区开展了1∶1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旨在以圈定Au异常为重点,同时以主成矿元素及主要伴生元素As、W、Sb(中低温元素组合)为主,结合次伴生元素Cu、Pb、Zn、Ag、Sn、Mo、Bi(中高温元素组合)圈定了综合异常区。工作表明金元素异常、砷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三个方面结合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推断出AP1、AP2、AP3为找矿前景最为良好的三个异常区,对下一步的找矿突破工作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金》2016,(12)
七里山金矿区位于胶西北灵北断裂带南西段,其探矿深度已超过地表下500 m。本次研究制定了针对深部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地、物、化多元异常信息找矿方案。物探选择了大地电磁测深法,共测量了4条剖面;化探采用的是构造地球化学法。依据Au、As、Sb等元素的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及大地电磁测深法所获得的电阻率异常信息,结合地质分析圈定出深部找矿靶区3处。  相似文献   

11.
祝涛  杨斌 《黄金》2016,(1):9-1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找矿方向,对吉吉格地区进行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9种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论述了9种微量元素的成矿潜力,得出Au,Ag,Sb这3种元素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结合地质条件及元素异常特征,圈定找矿靶区3处,其中I级靶区2处,Ⅱ级靶区1处,为在该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洪水河地区位于东昆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KZS)和东昆中岩浆弧带(Pt_3-J),区内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与多期次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具备热液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近年来通过首次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该区圈定了以Au、As、Bi、W、Pb为元素组合的综合异常,地球化学测量异常明显,元素相关性好,通过对该异常进行验证,发现了较好的找矿线索。地球化学异常中心及北东向构造破碎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缩小找矿范围,提供有利靶区,根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化探异常(Hs-27)区,在青海龙哇俄当地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对1 570件有效土壤样品进行Au、Ag、Pb、Zn、Cu、As、Sb、Bi等元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b、Zn和As元素的浓集系数和变异系数较大,易形成地球化学异常,共圈定出12处异常集中区。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各元素组合特征、浓度情况的基础上,对异常进行了筛选评价,圈定和优选了3处找矿靶区,并对下一步找矿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缩小找矿范围,提供有利靶区,在甘肃塔哇地区开展了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通过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圈定单元素异常571个,综合异常22处。结合地质工作成果优选出了3处金银找矿远景区,且已发现多个金银矿(化)体,为工作区内的找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凯  宋玉国 《黄金》2012,(8):8-13
在黔西南望谟县岜油、岜赖两地区进行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对两个测区的成矿元素Au与伴生元素As、Sb、Hg的分析、对比,并对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初步评价,进而推断前燕山期包树—大观古断裂应为导矿构造,沿该断裂带寻找到工业矿体的可能性小,其旁侧构造有利部位则具备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西藏色热勒地区位于冈底斯-喜马拉雅山造山系北缘的拉达克-冈底斯-察隅弧盆系与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对接带西段的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结合部位,属羌塘高原大湖盆区,在区域地质上具有重要的成矿潜力。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单元素异常发现色热勒地区的Hg、As、Sb、Mo等元素的异常值较高,异常区域较大。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缩小了找矿范围,由野外验证和岩石地球化学剖面分析发现单元素异常与其套合性较好,为找矿工作提供了更简单确切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18.
尼马龙卡地区位于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区内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与古浪提组接触带具备热液型金、钨矿成矿地质条件。近年来通过在该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发现了多个化探异常,在水系沉积物异常中心通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一步圈定了化探异常。W、Bi、Mo、Au、Ag、As等化探异常明显,元素相关性好,通过对重点化探异常进行验证,发现了较好的找矿线索。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中心及北东向构造破碎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扩大资源储量,降低找矿风险,运用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和吸附相态汞等多种研究方法在马鹿坪金矿普查区东北侧研究区进行金矿预测研究。根据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特征,土壤地球化学金异常和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特点,对普查区的找矿前景作初步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地球化学和吸附相态汞结合法是这一地区较有效的化探找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矿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了各元素的含量特征参数,绘制了各元素的异常图。通过研究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各元素异常之间的关系,圈定出综合异常14处。同时,结合地质填图、电法测量成果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了区内的重点区域,明确的找矿靶区和方向。通过后期异常查证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矿化蚀变类型及成因,揭示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