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物质能流化床转化利用技术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力开发生物质能的流化床转化利用技术 ,将我国丰富低品位的生物质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电、热、气和油等 ,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和调整能源结构 ,还能有效应对由于CO2 的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等问题。介绍了我国生物质能的资源状况及利用情况 ,分析了几种生物质能流化床转化利用技术 ,特别是简要地介绍了浙江大学在生物质能流化床转化利用方面所进行的部分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生物质能应用的问题及现有生物质能的技术发展方向,指出,生物质能利用产生的问题,提出,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应该注重培育生物质能转化市场和发展生物质能专用设备,同时,应注重CO2固存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综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能量转换装置。太阳能预先转化为电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预先转化为机械能,如果把这两种能量输入到新型能量转换装置中,在出口获得的是两个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加速开发新型能源,是“开源节流”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介绍的生物质能转化为酯燃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其经济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在生物质能转化为燃料能源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成功地让柳枝稷、白杨树等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即固态生物质能)转化为“绿色汽油”。这是首次实现植物纤维素到汽油组分的直接转变。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扫清绿色汽油市场化的关键障碍。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在生物质能转化为燃料能源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成功地让柳枝稷、白杨树等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即周态生物质能)转化为“绿色汽油”。这是首次实现植物纤维素到汽油组分的直接转变。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扫清绿色汽油市场化的关键障碍。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利用和转化技术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合理选择才能确保生物质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从生物质能特性、工艺特点、环保性能、经济效益、市场需求和规模化生产六个方面综合考虑、统筹优化,提出生物质能合理高效利用和转化技术选择的基本选型原则。即生物质能利用和转化前后,最佳选择为全过程净热值为正,且越高越好;生物质能货币价值必须增值,并能承受一定的原料价格合理上涨风险;生物质能转化和利用过程无二次污染,产品低污染或无污染;产品畅销、市场容量大,副产物可就近资源化利用;在20~50km内可收集到的生物质原料可以满足最佳利用和转化规模的需求。根据选型原则统筹考虑,对农村生物质能资源、企业废弃生物质能资源、高含水生物质能资源、不可食用油脂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的合理高效规模化利用和转化技术进行选择:农村养殖业粪便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转化;农林废弃物采用快速热解技术规模化转化;城市和社区生活垃圾以及农林产品加工的相关企业生物质废弃物采用气化技术转化用作燃气;水生植物、藻类、城郊养殖业粪便和二次有机污泥液化等高含水的生物质能采用加压液化技术制取生物油,以消除污染;不可食用油脂采用酯化技术生产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的转化和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短缺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生物质能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能够减小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生物质能的概念、生物质能利用的意义及生物质能的转化和利用技术,而且还提出实际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生物质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分析了几种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的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特征。通过比较,认为通过热化学法或生化法将生物质转化为液态或气态燃料即可提升生物质能的能量品质,又可大大拓展生物质能的使用范围,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其中,生化法由于其近于零污染的特性而将成为生物质能利用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GN090401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系统探讨.王贤华,周宏伟,王德元,等.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2):1-4.系统地分析、阐述了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在分析现有生物质能利用系统优劣利弊的基础上,对我国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未来生物质能利用系统应朝着"分布式"能源方向发展。为生物质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种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的发展思路,对我国生物质能利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贵州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随着石化燃料的日益匮乏及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生物质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对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生物质能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技术,阐述了贵州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现状其发展前景,提出了贵州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生物质能的利用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世界各国在其特殊的国情下生物质能的利用情况,强调一定要因地制宜。提出了生物液体燃料应用的几个重要指标,其中之一是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绿度"。进而,对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进行了分析,原则是"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最后,本文认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3.
Jin  Hui  Wang  Cui  Fan  Chao 《热科学学报(英文版)》2020,29(2):365-377
Supercritical water gasification driven by solar energy is a promising way for clean utilization of biomass with high moisture content, but direct discharge of liquid residual causes energy waste and decreases energy efficiency. To reduce energy waste, a poly-generation system for hydrogen-rich gas production coupling heat supply and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supercritical water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driven by concentrated solar energy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which also provided a novel energy storage method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solar discontinuity. Thermodynamic model of the system was proposed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LCA) of the system was conducte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temperature of 600℃ to 800℃, outlet temperature of heat exchanger of 42℃ to 56℃, biomass slurry concentration of 5% to 6.5%) on the gasification performance, energy and exergy efficiency,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ydrogen yield increased as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since free radical reaction was enhanced which gas production reaction was classified into. Molar fraction of hydrogen increased as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and reached 65.6% at 750℃. Energy and exergy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reached 74.84% and 34.87% at 700℃ and 600℃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gas production was 18.15% at 650℃, which was the highest. Increas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biomass slurry concentration were effective ways to decrease GWP. Optimal operating parameter was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650℃, outlet temperature of heat exchanger of 50℃ and biomass concentration of 5%.  相似文献   

14.
Biomass is the first-ever fuel used by humankind and is also the fuel which was the mainstay of the global fuel economy till the middle of the 18th century. Then fossil fuels took over because fossil fuels were not only more abundant and denser in their energy content, but also generated less pollution when burnt, in comparison to biomass.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 resurgence of interest in biomass energy because biomass is perceived as a carbon-neutral source of energy unlike net carbon-emitting fossil fuels of which copious use has led to global warming and ocean acidification.The paper takes stock of the various sources of biomass and the possible ways in which it can be utilized for generating energy. It then examin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cluding impact vis a vi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different biomass energy generation–utilization options.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但也存在能量密度低、含水率高、碱金属含量高等缺点,导致其在热利用的过程中存在易结渣、堵灰及腐蚀、热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结合生物质气化、炉内碱金属/硫固定、两级焦油裂解、蓄热式燃烧,以及冷凝热回收等多项先进技术,设计并搭建了连续蓄热式生物质气化/燃烧供热系统。以海洋贝壳类废弃物作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添加剂和生物质焦油裂解过程的催化剂,在实现海洋废弃资源高值化利用的同时,克服了生物质热利用过程中的多项障碍,能够显著提高生物质能热利用效率,同时大幅度降低当前工业及民用供热过程中CO2、SOx、NOx及烟尘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环保性。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可同时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特点及其利用现状,并对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已成为缓解当今能源短缺的重要可再生能源,在研究比较生物质利用技术和中国农业残余生物质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物质利用技术的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提出了生物质能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能除了可以在改善世界一次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需求量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以外,还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改善贸易平衡、促进农村发展和改进城市废弃物处理方式等方面发挥作用。目前全球每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500EJ,生物质资源的年用量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主要被用于传统的民用燃料和生产第一代生物燃料。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预计将于2020年前后在一些国家实现工业化生产。IEA预测,205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量为670EJ,生物质资源将占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的20%左右。各方学者预测的2050年全球生物质资源量最低值基本在200~400EJ之间,最高值在400~1500EJ之间。中国的生物燃料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应该说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我国生物质资源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发展生物质能产品需要依靠能源作物。只有通过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才能在不与粮食和食用油争夺土地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生物运输燃料和生物质发电供热所需的原料,生物质能-农产品和/或生物质能-林产品联合生产系统应成为主要发展方向。美国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生物质最有效的利用方式是生产运输燃料,从长远来看,生物燃料可以与石油燃料竞争,尤其是喷气燃料和汽油更具替代优势,但受到生物质资源供应量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地区作为生物质资源的主要产源,其对生物质的利用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质在农村地区的利用现状,为生物质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我们对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做了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地区产业模式的不同导致生物质资源种类、利用方式存在差异,但将生物质作为燃料燃烧在农村地区是最普遍的利用形式;在工业型农村地区生物质利用设备也有创新发展,但从总体来说生物质能在总用能中所占比例依然低下。  相似文献   

20.
Co-utilization of natural gas and biomass is a successful way to make efficient use of them for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for biomass is rich in carbon while natural gas is rich in hydrogen. The present paper therefore proposes a new polygeneration system taking biomass and natural gas as materials for methanol produc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The new polygeneration system can achieve the optimal ratio of H2 to CO for methanol production by adjusting input ratio of natural gas to biomass without any energy penalty. Thus, the suggested system can eliminate CO to H2 shift process and CO2 remove process, which can avoid material and energy destruction; however, those processes are otherwise necessary in individual biomass to methanol plant. Moreover, the new system eliminates the CO2 addition process;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CO2 is necessary in individual natural gas to methanol plant, which causes extra energy penalty. This system combined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togeth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ascaded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energy of natural gas and biomass. In a further way, we investigated the key processes, to maximize the utilization of energy and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