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99年宁夏从美国引进抗寒酿酒葡萄品种威代尔(Vidal blanc),开展了种苗繁育、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区域试验和酿酒试验。经过12年试验栽培,调查研究了其生物学和栽培学性状,结果表明威代尔在宁夏自然条件下表现出抗寒、抗病、耐盐碱、耐瘠薄和早产、丰产等特性。 相似文献
3.
威代尔葡萄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的合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制冰葡萄酒的主要品种——威代尔葡萄为试材,研究威代尔葡萄果实中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以及合成2-苯乙醇的前体物和中间产物在成熟、后熟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并结合产地气温变化,探讨2-苯乙醇的合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葡萄中2-苯乙醇的合成途径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在花后130d,即当地气温骤降后苯丙氨酸含量迅速增加,同时苯乙胺含量迅速降低,2-苯乙醛含量维持在低水平浓度,而2-苯乙醇含量显著提高.由此得出结论:威代尔葡萄后熟期间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的合成源自苯丙氨酸,其中间产物可能为苯乙胺和2-苯乙醛.2-苯乙醇的合成,含量的显著提高与产地气温的骤降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含氮化合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琼瑶浆、玫瑰香、赤霞珠、小白玫瑰4个葡萄品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硝态氮、氨态氮、总氮含量的测定,探讨了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不同氮化物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和种子中硝态氮、氨态氛、总氮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接近成熟时其含量趋于稳定;4个品种果实种子中的硝态氮、氨态氮、总氮含量均高于果肉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冷藏后南果梨常温后熟期香气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0℃冷藏70d后南果梨常温后熟阶段香气成分的变化。使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常温下不采用冷藏后熟的果实而言,采后未熟果实中仅能检测到4种香气成分,果实自然成熟至最佳风味期时香气成分增加至16种,其中,酯类物质占75%,之后随着果实的后熟衰老,香气成分种类又逐渐减少。冷藏后,常温后熟过程中,果实的香气成分也在逐渐形成,其总体变化趋势与采后直接常温后熟过程相似,并且果实仍然可以正常后熟。但冷藏对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3种香气成分的影响较大。与采后直接常温后熟相比,在最佳风味期时,冷藏造成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相对含量减少,乙酸乙酯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调控机理较为清晰,但后熟过程中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变化尚不清楚。以‘贵长’猕猴桃果实为试材,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5%时采收,采后置于(25±1)℃贮藏,每隔4 d取样分析其呼吸速率和食用品质,按无籽果肉、带籽果肉和果心3部位取样,分析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采收时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持续升高,糖酸比先升高后降低。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均发生显著变化,除带籽果肉多酚含量持续上升,果心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外,不同部位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其峰值在不同时间到达。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营养成分在不同部位进行代谢及转移,影响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7,(5)
本文以贺兰山东麓产区森淼兰月谷酒庄威代尔葡萄(Vidal)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后熟(延迟60 d)过程中果实理化指标(百粒重、百粒体积、出汁率、p H值、还原糖、总酸)的变化以及对其葡萄汁感官质量(颜色、香气)的品评,研究冰葡萄酒原料的理化及感官指标的变化规律,为适时采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原料的后熟,葡萄果粒颜色由绿变黄再变为红棕色,果实香气表现更加复杂;还原糖、p H值呈现上升趋势,百粒重、百粒体积、出汁率、总酸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在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气候条件下,延迟60 d采收可以达到生产优质冰葡萄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兔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兔后腿和背最长肌为材料,研究兔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理化品质的变化,为兔肉成熟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依pH值和色泽指标变化判断,兔肉成熟时间以72 h为宜;依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和剪切力指标判断,兔肉成熟时间以96 h为宜;依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判断,兔肉成熟时间应≤72 h。从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兔肉的最佳成熟时间为72 h。 相似文献
9.
柿子后熟过程中生理代谢和品质变化及乙烯的催熟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牛心柿后熟过程中,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出现明显跃升现象,果实硬度、总酸度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上升。果实的品质变化早于生理代谢变化。1000 10~(-6)乙烯处理明显促进果实后熟,可作为柿子产销中提高商品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