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节气门开度的进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节气门开度的汽油机进气模型,讨论了实际运用中次进气模型的表达式,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次进气模型计算发动机进气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OBD系统必须监测的失火故障及氧传感器故障,提出了1种新型的失火方式及氧传感器故障模拟方式,设计并开发了1套集失火故障模拟和氧传感器故障模拟于一体的故障模拟装置。通过台架试验和实车试验验证了故障模拟装置的可靠性、准确性及通用性,研究了失火故障对发动机转速、空燃比的影响和氧传感器故障对空燃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转速分别为1500 r/min和2500 r/min、节气门开度为20%时,以2%和4%的失火率来控制发动机失火时,失火控制精确;空燃比因气缸失火而升高;不同氧传感器故障对空燃比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时间延迟对空燃比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冷起动暖机过程中HC和CO排放特性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试验在一台单缸四行程125 cm3LPG电控喷射点燃式发动机上进行.通过对三效催化器前后HC和CO浓度的测量,计算出相应排放的转换效率.基于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控制,使怠速转速控制在±25 r/min.研究了不同怠速转速和节气门开启角度对总排放和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本试验样机暖机阶段排放最优控制的怠速转速为1 500 r/min,节气门开启角度是11.5°.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种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fully 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system,FHVVS),实现气门最大升程、开启持续角和配气相位的连续可变,通过进气门早关方式取代传统节气门来控制发动机的负荷。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节气门汽油机相比,无节气门汽油机可以显著降低中小负荷工况下的平均泵气损失压力,大幅度降低泵气损失、提高机械效率。在小于等于50%负荷工况点,发动机转速为2000 r/min时无节气门汽油机的机械效率可以提高3. 6%~10. 2%,3000 r/min时机械效率可以提高2. 8%~7. 1%。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发动机倒拖试验,研究笛簧阀进气式二种程发动机的汽化器节气门开度、笛簧阀阀片厚度以及发动机转速等因素对其给气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PIV技术针对L91型发动机进气歧管出口流场进行了试验研究,设定发动机模拟转速分别为2 500,3 000,3 500,4 000,4 500 r/min。试验结果表明,进气歧管出口空气流场可分为两个区域:离出口30 mm以内区域和离出口30mm以外区域;离出口30 mm以内区域,存在起伏波动的"流动边界层",发动机转速增加,空气流速越大,发动机转速由3 000 r/min增加至3 500 r/min时,流场中心速度增长程度最大;离出口30 mm以外区域的流线分布不均;离出口30 mm以内区域气流上下部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瞬时涡量,离出口30 mm以外区域存在紧密靠近的涡流对。  相似文献   

7.
在一台自然吸气直喷汽油发动机上进行运行工况内的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VVT)相位扫点试验,根据不同排气VVT相位下的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结合进气流量、最高燃烧温度、指示热效率和泵气损失等因素,分析了发动机性能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外特性工况排气VVT推迟15°曲轴转角时,进气量增加,动力性提高;继续推迟排气VVT相位,泵气损失增加,动力性降低。在转速低于2 400r/min的中、高负荷区域,开启排气VVT使得指示热效率增大,泵气损失减少,发动机油耗降低;在排气VVT相位大于-15°曲轴转角、转速高于2 800r/min的中、高负荷区域,发动机经济性变差。  相似文献   

8.
为匹配某微型商用车,对某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开发,开发对象为进气歧管与缸盖进气道。根据总布置条件确定了歧管气道的长度,通过CFD分析确定了歧管的最终优化方案。设计了一个增强进气滚流的进气道,稳态分析确认其流量系数基本持平,滚流比大幅提升。进气系统的瞬态分析表明,新状态进气系统在1000~4 000r/min能明显增加进气量,进气道能够有效组织进气滚流,大幅增加压缩末期缸内湍动能水平,有利于改进燃烧过程。对根据新设计的进气系统制作的样机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1 000~4 000 r/min扭矩提升明显,中低转速下油耗率也显著降低,额定功率降低3kW,符合整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汽油机采用电子调速器,减小瞬时调速率值成为全面提高汽油机调速性能的关键.PID自适应控制按汽油机过渡过程各阶级转速变化的情况,确定PID各项的系数,调节节气门开度的变化量.试验结果表明,瞬时调速率达到5.4%,稳定时间1.54s,该方法对改善电子调速器的动态特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燕慧  刘峰 《山东内燃机》2004,(5):12-14,21
汽油机采用电子调速器,减小瞬时调速率值成为全面提高汽油机调速性能的关键。PID自适应控制按汽油机过渡过程各阶级转速变化的情况,确定PID各项的系数,调节节气门开度的变化量。试验结果表明,瞬时调速率达到5.4%,稳定时间1.54s,该方法对改善电子调速器的动态特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