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介绍可调控埋件的工作原理及双向可调控埋件GIS基础的设计方案,分析双向可调控埋件应用于户内变电站GIS设备基础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结果表明双向可调控埋件的应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1 000 kV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基础方量比一般500 kV 线路大得多, 尤其是转角塔基础每基在300~500m3, 方量大。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分层浇制时的间隔时间容易超出规范允许的时间, 施工质量不易控制, 采用商品混凝土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在试点基础成功采用了商品混凝土进行基础浇制, 从原材料、搅拌、运输、下料、振捣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控制, 确保了基础浇制质量, 同时也针对商品混凝土大坍落度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办法。与现浇混凝土相比, 商品混凝土具有质量好、节省人力、效率高、节省占地面积及环保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介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分层体系架构,概述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4个层级的构成和基本功能,然后分析了特高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特性和运维监测的要求,从状态在线监测、安全风险评估、故障智能诊断分析控制处理、作业人员安全管控、主辅设备联动、智能化运行管理、备品资产精益化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特高压变电站物联网典型的应用前景。变电站物联网建设,大大提升设备管理智能化水平,确保特高压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5.
特高压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积累大量数据,数据规模和增长速度都是超高压变电站所不能比拟的,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业务决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技术为特高压变电站运维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将站内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集成到变电站云平台,基于云平台开发各种应用子系统可方便巡检及故障预测,大大优化人力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特高压变电站数据的来源及特性,界定了特高压变电站数据从属于大数据的研究范畴,接着从智能巡检和故障预测两方面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如何助力特高压运维工作,阐述了新的巡检模式,介绍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故障发现及预测的工作思路,最后分析了与特高压变电站云平台搭建相关的大数据技术,对相关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变电站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兰州东750 kV变电站的调研,并与500 kV变电站施工的分析对比,阐述了在特高压施工中架构组立、GIS设备的安装、引连线制作、变压器的安装、高压试验等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7.
高压并联电抗器是特高压变电站内主要的设备噪声源之一,成为特高压变电站噪声控制的重点。在尽可能降低设备本体噪声的前提下,采用高抗隔声罩是较有效的降噪辅助措施。在深入分析1 000 kV高抗噪声水平及频谱特性的基础上,对高抗隔声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高抗隔声罩已在晋东南变电站成功应用,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学植筋法"可以在变电设备带电运行状态下对变电站旧基础进行改造.包头供电局采用此方法对包头白云110 kV变电站实施了就地改造,改造中只停电6 h,不仅减少电量损失500多万元,节约工程费用150多万元,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运行与施工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以徐州1 000 kV变电站站用电系统设计为例,提出了一级降压和二级降压2种运行方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一级降压运行方式。基于一级降压运行方式,提出了2种站用电原理接线方案,通过可靠性分析,推荐了不同于特高压示范工程的原理接线。  相似文献   

10.
赵飞驰 《电力建设》2009,30(10):26-29
由于特高压荆门变电站地质土层具有膨胀性,边坡存在滑移现象,为了消除边坡滑移对道路、站区边坡及建(构)筑物的影响,经过分析、论证,采用人工挖孔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及抗滑桩和土工格栅相结合等措施,成功解决边坡滑移的难题,确保了特高压荆门变电站工程安全、优质、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11.
提出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来降低城区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对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降阻特性和通流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从人体安全和建筑物用电安全方面阐述变电站利用钢筋混凝土接地后对建筑物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可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来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以后城区变电站接地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拉瓦技术在特高压线路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了基于海拉瓦技术的输电线路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平台,介绍了系统平台的实现原理、关键技术及指标和主要功能,开发了基于海拉瓦技术的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的数字档案系统。研究成果在1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施工招投标线路调查、基础施工、组塔施工、架线及附件安装施工阶段得以应用,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线路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提高了线路施工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易发生故障的现象,介绍巡检机器人在超特高压变电站的应用,并阐述巡检机器人的硬件组成、软件功能。应用情况表明,将机器人技术和巡检技术结合应用在变电站巡检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工作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变电站的维护与检修,是巡检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特高压变电站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枢纽,因此对雷击损坏的监测和预防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一种分布式暂态过电压在线监测技术,将暂态过电压监测设备嵌入于高性能EMC设计的户外柜中并将户外柜就近安置于被测一次设备附近,有效解决了远距离铺设信号电缆造成的信号干扰和失真的问题。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和分析技术,将局域网络内各测点过电压数据依据IEC 61850传输协议进行汇总,通过后台软件可实现对各测点过电压波形的大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可为分析过电压故障和提高一次设备绝缘防护水平提供有效依据。研究成果在贵阳龙山变电站和龙里变电站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成功监测到了该区域电网内的过电压故障并进行了故障定位和故障分析,后又在武汉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进行了安装和应用,成功采集到了特高压GIS一次设备分合闸操作过电压波形,验证了户外柜EMC设计在特高压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答伟 《陕西电力》2010,38(5):88-89
高压送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中经常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当常规坑内抽水排水法无法进行基础施工时,则采用管井排水法将地下水位降至基础坑底深度以下,从而实现无水基础施工作业。文中以750 kV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管井排水法应用为例,介绍了管井布置方法、管井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该方法与常规排水施工方法比较,减少了人员用工及支护设备,可安全高效率地完成基坑开挖作业。  相似文献   

16.
结合电力线路架线施工中,跨越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跨越档施工窗口期短的情况,提出采用装配式架线工艺进行架线,分析装配式架线现状、工艺控制要点和控制措施,介绍装配式架线在内蒙古锡盟-胜利1 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的应用情况,通过数据说明该工艺可以提高架线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集中搅拌混凝土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具有质量稳定、机械化程度高、占地少、环保效应好等优点。对特高压线路工程中采用集中搅拌混凝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线路基础施工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特高压变电站向量检查技术的原理,介绍采用电容电流补偿技术后的特高压变电站负荷模拟向量试验方法,提出特高压调压补偿变压器差动保护在不同调压档位下向量检查的方法,通过在特高压变电站的实际应用情况验证了该向量检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电子式互感器在特高压变电站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苇 《电力建设》2005,26(10):56-0
电子式互感器是采用磁光、电光变换原理或由无铁芯线圈构成的新型互感器。它与常规电磁式或电容式互感器比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抗电磁干扰和易于数字信号传输的优点,非常适于在特高压变电站中采用。但是,电子式互感器应用在特高压变电站时,要注意互感器二次参数的选择和匹配。  相似文献   

20.
紫外脉冲法在特高压放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前的超高压系统一般通过红外成像仪、紫外成像仪等检测放电,但都未实现定量检测,而特高压系统的绝缘要求更高、设备对地距离更大,尤其特高压输电线路对检测距离的要求很高。为此,提出了基于紫外脉冲法的特高压输电系统放电非接触式检测方法,该法能实现对特高压输电系统放电程度的远距离精确对位的定量检测,可准确判定特高压电气设备的外绝缘状况;还研制了相应的检测器并在西北电网公司750kV官亭变电站进行了放电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检测能力,其最大测量距离>3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