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实现人脸识别免于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补脸(OC-faces)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空间正交分解理论,对不同类的原始训练样本进行Gram-Schmidt正交化,以正交化后的基张成各个不同的子空间,将测试样本分解为子空间投影及子空间正交补两部分.正交补的范数体现了测试样本到各类子空间的距离,并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在Yale库和AT&T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两种经典识别手段相比,该方法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同步问题,研究了一种定时-频偏联合估计算法.算法分3步实现:(1)对接收基带信号差分并平方,得到四阶非线性变换值;(2)求其二阶统计量;(3)基于该统计量联合估计定时偏差和载波频偏.通过改变载波频偏值及参与二阶统计量计算的符号数,对定时同步及频偏估计性能进行研究.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及Rice慢衰落信道下分别进行仿真.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仿真表明,算法在载波频偏达到15%符号率条件下仍有出色同步性能,当参与估计的符号数等于64时,定时偏差和频偏均方误差分别达到10-6及10-5以下;低信噪比不影响算法定时恢复性能.Rice慢衰落信道仿真表明,算法具有一定的抗衰落能力,适当改变Rice信道模型参数能提升其性能.算法采用非数据辅助方式及前馈结构,同步捕获快速,实现简单,适合于突发通信.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基于多信息测度融合的边缘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强度噪声图像,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测度概念和Dempster Shafer(DS)证据理论的边缘检测算法. 利用邻域一致性、方向性和结构性3种信息测度定量描述边缘特征; 引入检测不确定性, 根据各信息测度响应分布设计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 并利用DS合成规则加以融合; 融合后根据组合决策规则将像素分类成边缘与非边缘. 实验通过检测结果以及Pratt品质因数的分析比较, 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区分边缘点和噪声点. 在低噪声情况下, 检测性能与传统检测方法相近; 而对于高强度噪声图像,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噪声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深海热液长期原位探测,设计了3套能实现深海热液传感器在线自校正与自维护功能的流控系统.在实验的基础上,针对系统结构、功耗以及流量特性3个主要方面,对3种流控系统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采用二位二通阀配合泵工作的系统作为探测器的流控系统.针对流控系统不能在高压下工作的缺陷,借助于甲基硅油介质,采用压力补偿的方式设计了流控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并实验验证了在40 MPa的压力下,所设计的流控系统仍能正常工作,证实了该流控系统合理且实用,从而为深海热液长期原位探测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农药乙酰甲胺磷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有机磷农药乙酰甲胺磷在远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 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 TDS), 测量了室温下乙酰甲胺磷在0.2~2.2 THz的高分辨率吸收谱和折射率谱. 结果表明,在室温和氮气环境下,特征吸收峰位于1.58和2.10 THz处, 平均折射率为1.45. 同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乙酰甲胺磷分子结构及其在太赫兹波段的振动频率, 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解析, 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光谱的特征吸收峰是由分子的集体振动及扭转形成, 不同的吸收峰位对应分子不同的振转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位置和程度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结构损伤识别的精度,提出基于动、静态数据融合的位置指标和完全基于频率的位置指标,并采用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新型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其特点是在网络迭代过程中根据网络学习误差来调整学习速率的取值,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BP网络学习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和收敛速度慢、学习效率不高的缺点,进一步讨论了参数输入方式对网络识别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两步诊断法和一步诊断法进行损伤识别.结果显示,两步诊断法对损伤位置和程度的识别正确率较高,而一步诊断法识别效果却不令人十分满意;减少位置指标和程度指标的输入个数对损伤识别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环境下基于激光雷达的机器人SLAM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规模环境下机器人的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SLAM)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o Blackwellised粒子滤波器的SLAM算法. 通过选取稳定且易于区别的特征点,发展了一种基于全局约束的数据关联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误匹配的概率;采用改进的粒子分布预测函数,提高了粒子滤波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精度也比较高,能够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环境下的机器人SLAM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结构化P2P网络上语义发布/订阅系统上基于内容的高性能语义事件路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结点的语义事件路由算法(rendezvous-based semantic event routing, RSER),该算法根据订阅和事件的域标识、属性个数以及属性名映射订阅和事件到集结点,在支持语义路由的同时,避免了分布式哈希表 (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映射精确性与语义数据模型复杂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属性个数限制事件发布目的地,减少事件发布流量;采用P2P的内在路由机制和聚合优化措施分发事件,充分利用P2P网络容错性的同时,降低事件路由流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规模的发布/订阅下,RSER算法在性能上优于基于逆向路径转发的路由算法,并在路由效率、网络资源消耗、订阅维护效率和扩展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准静态瑞利衰落信道提出了一种适用于4天线连续相位调制(CPM)的信道参数估计算法.算法通过改进空时编码算法的辅助矩阵,实现了相位归零的CPM训练序列设计,适用于OSTC-CPM、OSTBC-CPM等4天线CPM系统.提出了采用部分采样点估计和部分矩形(α-REC)成形函数相结合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获得相同性能条件下,“0”采样点估计方法能够有效抵抗1/2采样周期的定时误差;全采样点估计方法可以减少训练序列长度;部分采样点估计和α-REC成形函数结合方法,既可以减少训练序列长度,又可以有效抵抗2倍采样周期的定时误差.在训练序列长度为16编码块、8倍采样率条件下,与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SI)相比,OSTC-CPM、OSTBC-CPM系统的误比特性能差距均小于0.3 dB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将网格模型分割成若干个有意义的部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模型结构信号的分割算法.通过构造网格模型对应的体素模型,基于体素模型求解泊松方程得出每个体素对应的泊松形状信号;根据网格模型顶点与体素模型的对应关系,计算出网格模型中每个三角面片对应的泊松形状信号;采用Mean-Shift算法将每个三角面片对应的泊松形状信号进行聚类;最后基于泊松形状信号值,提取网格模型主要部件,并精化分块结果边界,从而达到网格模型部件分割的目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对具有部件结构特征的实体模型有较好的分割效果、鲁棒、速度快,与物体各个部件刚体变换无关.  相似文献   

11.
保证混合业务质量的跨层OFDMA资源分配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的跨层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综合考虑了无线信道的时变特征和媒体接入子层(MAC)业务质量(QoS)要求,将MAC层分组调度和物理层的OFDM子信道分配及自适应调制编码进行联合设计,目的是在保证实时时延敏感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的QoS基础上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在子载波分配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信道依赖的最早预期 (CD-EDD)算法和 最小速率需求(MRR)算法,对实时时延敏感业务和非实时业务进行调度。基于IEEE 802.16标准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对算法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较传统的最大信噪比方法在系统吞吐量相近的基础上对时延特性、用户公平性方面有较大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2.
对于语音新呼叫和切换呼叫,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动态资源预留CAC算法,不仅结合保护信道法给予了切换呼叫更高的优先级,而且采用动态预留信道机制,根据服务等级(GoS)以期达到切换呼叫中断率与新呼叫阻塞率之间的折衷,同时采用Markov链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插值矢量量化的MIMO-OFDMA下行链路预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多载波系统预编码需要的反馈数据随载波数线性增长的问题,提出了MI-MO-OFDMA下行链路有限反馈预编码方案。首先,由二元联合矢量量化算法离线构建预编码矩阵的码本,然后,根据载波相关性将载波分成若干频带,由接收端根据容量最大化准则确定每个载波频带的预编码矩阵和所分配的用户等预编码信息,并将信息索引利用有限个比特反馈到发射端,最后,发射端利用索引在码本中找到相应预编码信息,进行插值恢复,得到所有子载波的预编码信息。仿真结果表明,以同样的反馈数据量,所提出的方案可比现有预编码方案获得更大的下行容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测距中实现精确的定时偏移估计,提出了一种定时偏移估计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接收到的OFDMA测距信号估计受定时偏移影响的信道系数.基站分别利用各定时偏移预计值补偿该信道系数,并搜索补偿后信道系数自相关函数的最大峰值,确定定时偏移真实值.由于没有利用接收测距信号的时域相关,所提算法避免了现有的时域相关算法在多径信道中相关峰互相叠加影响估计精度的问题,在多径信道中受到影响较小.还推导了所提算法的理论精度限和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无线多径信道下,所提算法搜索步长采用一个采样周期时,其10dB信噪比下的定时偏移估计精度比参考算法的精度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正交频分多址(OFDMA)2跳中继蜂窝系统,提出几种改进的用户接入中继的控制策略.
采用启发式算法,以已接入用户的业务质量(QoS)指标、中继负载大小为约束条件,综合
考虑用户对中继的选择、用户间竞争接入等情况,最大化每个中继上可减少使用的子载波数
,从而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策略能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6.
功率控制是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网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引入了功率控制的概念,并分析了前向干扰模型,然后给出了前向容量的一个泛函表达式,并就一类指数型功率控制函数进行了讨论,找到了最优的功率控制函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分组交换的宽带OFDM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新的动态呼叫接纳控制策略. 采用马尔可夫队列模型和维纳过程预测理论分析了实时业务的分组等待时延与其接纳概率的关系. 并利用此关系, 得到了以分组等待时延和切换中断概率为约束条件的最大接纳概率. 该策略满足系统实时业务用户连接层面和分组层面服务质量的同时达到系统带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第3代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为使系统在接近满负荷运转时能够满足新用户呼叫所要求的带宽,以增大新用户呼叫的接入概率,提出了基于"降级机制"的接入控制方法.即基于非实时呼叫信息码速率可调这一特性,通过降低非实时呼叫信息码速率来降低系统负载,文中在给出了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还做了系统级的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证明加入降级机制的新方案比不加入降级机制的原方案提高了系统实时在线的用户数,降低了呼叫阻塞概率.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的比例公平调度算法,目标是在满足最小/最大速率限制条件下尽可能达到用户速率间的比例公平.算法利用OFDMA系统的各用户在各子载波上的信道响应各不相同的特点,引入子载波上最小/最大速率限制的概念,并给每个用户一个令牌计数器.调度器在每一时隙开始时刻依次将各个子载波分配给用户,用令牌数反映速率限制的要求,用子信道状况和已达速率的比值反映比例公平的要求,并在每个子载波被分配后更新用户已达速率和令牌数.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的容纳用户数、系统效益等性能优于现有常用算法,并且能够与传统的无速率限制的比例公平调度兼容.  相似文献   

20.
针对IEEE 802.20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FDMA)工作模式,提出并比较了2种简单有效的上行接入同步算法:时域算法和频域算法,分别利用了时域和频域相关特性.2种算法均包含符号定时估计、载波频偏估计和发送功率估计.时域算法利用时域自相关、互相关运算和自适应门限来检测接入信号.时域算法的优点在于相关窗长度可以灵活调节.频域算法由于分离了接入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接入信号受到的数据干扰小,比时域算法更为精确,且计算量更小.仿真结果表明,2种算法均在低信噪比、多个接入用户的情况下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检测效率,是适合于IEEE 802.20及其他OFDMA蜂窝系统的高效上行接入同步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