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东杰 《建筑科学》2004,20(2):51-54
穿越铁路地道桥施工较多采用顶推法和明挖现浇法。上海南站桂林路地道桥,利用钻孔桩加高压旋喷桩作为基坑围护,融合基坑盆式开挖的理念,采取明挖现浇法,成功解决了复杂条件下穿越铁路地道桥的施工。明挖现浇法是穿越铁路地道桥施工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璐楠 《江西建材》2023,(11):346-348+355
在地铁明挖区间穿越地震断裂带特殊变形缝施工过程中,区间防水性差,导致地铁明挖区间特殊变形缝部位渗漏情况严重,为此,文中进行了地铁明挖区间穿越地震断裂带特殊变形缝施工技术研究。文中基于太原地铁1号线工程项目施工实例,介绍了明挖区间穿越活动地震断裂带采用特殊变形缝的施工技术,着重阐述了特殊变形缝的施工方法。经检验证明,文中采用的地铁明挖区间穿越地震断裂带特殊变形缝施工技术防水效果好,可以达到预期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
受南京铁路站场的制约,地铁南京站主体结构被分割为南侧明挖区、过站区和北侧明挖区等三个部分,过站区在既有南京铁路站场下方,其结构型式为双线分离式隧道,隧道跨度大、埋深浅、线间距小,采用暗挖矿山法构筑。在既有铁路线下修建地铁车站,必须严格控制线路沉降。通过在地表线路和便梁支墩上布置沉降测点并跟踪施工进程进行监测,探讨地铁过站隧道施工对地表线路变形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铁路线路加固措施和过站隧道施工方案是合理可靠的。同时也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提出关于类似工程施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施工方便、工法难易、工程造价、盾构施工及地铁长期运营对铁路安全运行的影响等各方面论证了苏州地铁2号线下穿国铁段采用明挖方案是合理的,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通州区地下暗涵紧邻新建综合管廊并上穿地铁顶进施工为工程背景,分析暗涵顶进过程因卸载地铁上方土体压力和暗涵受单侧偏压状态下对地铁结构、综合管廊和暗涵线位的影响,通过采取袖阀管注浆、衡重顶进、侧向超挖、顶进姿态提前调控和调整取土方式等控制措施,保证了地铁线路安全运营,保护了管廊结构,并顺利完成暗涵顶进施工。  相似文献   

6.
综合管廊通常采用明挖施工工艺,但遇到下穿不可拆迁的重要构筑物节点时,顶进工艺优势显著。以祥平保障房地铁社区配套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详细介绍了顶进法的具体计算、设计和相关辅助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兖矿南屯铝厂立交桥工程紧靠大沙河堤,并穿越邹 唐运煤铁路。该立交桥为钢筋混凝土箱涵,桥涵净宽为12m+6m,净高5m,桥长为6m,该桥涵与铁路斜交89°,桥涵顶面距铁路路轨仅0 8m左右。1 桥涵顶进施工由于邹 唐运煤铁路为既有线路,立交桥施工不得影响火车的正常通行,根据该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该桥涵施工采用顶进桥涵方案,桥涵箱体现场预制,整体顶进施工。主要施工顺序为:开挖工作坑→滑板、导向墩、后背制作→预制桥涵箱→安装钢刃角→铁路线路加固→顶进设备安装→起动顶进就位。1 1 开挖工作坑工作坑设在既有铁路的西侧,采用机械开挖,工…  相似文献   

8.
针对明挖隧道结构底与正线盾构隧道结构顶间距为1.8~2.2m的施工难点,在不采用盾构和叠落隧道之间注浆加固的前提下,开发了上部明挖隧道近接下部盾构隧道交叉同步施工工艺,通过采用基坑土方开挖分段与主体结构分段浇注相配合,利用明挖隧道全自动液压台车辅助叠落段盾构穿越的方法,确保交叉段同步安全高效施工,同时最大化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铁车站下穿既有铁路站场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京地铁车站是国内首次在既有铁路站场下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受地表铁路站场制约,南京地铁车站分为南、北 2 个明挖区和中间部分的过站区。过站区采用双线隧道型式,隧道跨度大,埋深浅,线间距小。工程最大难点在于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站场的施工期间不能影响地表铁路站场的正常运营,因此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阐述了地铁车站隧道施工前对上方既有铁路线路所采用的加固措施、加固方案安全性评价以及过站区隧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道路运输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相应的各种大型道路建设工程不断涌现。在这些大型道路建设过程中,对穿越铁路的大型道路,通常采用大型箱涵顶进施工技术来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大型箱涵顶进又可分为多节多次顶进和单节一次顶进两种常见施工方法。论文只针对下穿铁路单节大型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