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人教版高一第一单元的一首中国当代诗。第一节,诗人海子虚构了一幅远离尘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第二、三节,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给人以温暖甜美的感受。全诗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表达了对尘世的幸福生活的向往,是诗人真诚良知的体现,诗的背后藏着一颗高贵、痛苦的心。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2.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想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懂…  相似文献   

2.
诗歌意象结构就是以诗人的情感或意念的流动轨迹为凝聚点,为绾合、统摄全诗的轴心,经由极富匠心的剪接与组合,按照一定规则有序地组合起来的意象"空间"形态.形态各异的诗歌之意象结构安排也正是诗人心灵世界的镜像与写照.作者对诗歌中几种习见的意象结构形态--辐辏、辐射、拼接、并置之特征及审美效应作了浅要探析.  相似文献   

3.
读懂诗家语     
读懂诗歌需要认识诗家语,懂得诗家语有变形,解读要学会调整词序;诗家语词性会发生变化,关注并灵活品读诗人所炼之字;诗家语跳跃性强,理解诗歌要善于发挥想象力,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4.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诗是一种标志着人类成熟程度的思维、表达甚至生存方式。培根说:“诗歌使人灵秀。”阅读古代诗词佳作,可以在言辞意象中得到令人心驰神往的心灵感触,唤起人们的人生体验,获取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审美快感和理性启迪。  相似文献   

5.
徐杨 《网友世界》2014,(19):191-191
《荒原》是艾略特在特殊背景下以一种特殊的自身状态创作的一部诗歌,诗歌以死亡、颓废、时间、回忆等意象构成,逻辑虽然混乱但意象却非常清晰,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人们内心精神世界的荒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文章从真实的社会与艾略特个人生活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荒原》中信仰的缺失,并且提出了诗歌中隐藏在混乱逻辑之下的真实意象,将澎湃的革命力量与颓废、堕落的社会现实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赵嘏,虽然和当时文士一样有“平天下”的志向,但其宦海沉浮的独特经历,又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结 合诗人生平事迹,分析其诗歌中“江湖意象”的文化内涵的多种表现,并探讨由其文化内涵所折射的诗人内心情态,由此形象地展 现赵嘏诗歌创作中“诗缘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诗谱序>是郑玄诗学的纲领性文章.序中郑玄以其独特的文艺视角对诗歌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外部机制在诗歌发展中的作用、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诗歌流传中的资治功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给予后代诗学理论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我进行网络课《古代诗歌赏析》之前,学生上网阅读了中国古代与月亮有关的诗歌,探究了古今诗人喜欢借月抒发情感的原因,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分析体会几首诗歌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同时还制作了相关课件、网站.这节课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探索实践,是我运用网络进行古诗赏析的初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诗歌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以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更加明释了诗的作用。中学诗歌教学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提高学生带着情感共鸣,伴着流畅的音乐,  相似文献   

10.
何园园 《网友世界》2014,(11):224-224
正《荒原》是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纵观全诗,整首诗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亡,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溺于情欲之海、历经战争伤害、丧失宗教信仰的荒原人像活死人一样对生活只剩麻木与萧条,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一、《荒原》死亡情结的展现女相士用太洛纸牌预知了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水"作为全诗中的关键意象有多重象征:水是苦难的象征,"水里的死亡","小心死在水里";水是过去美好生  相似文献   

11.
积累材料、选择材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性环节,在这一问题上宋代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谓的"诗外"就是多积累材料,多读诗歌。只有"读  相似文献   

12.
张祜为晚唐的一位重要诗人,但历来却鲜为人知,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格律严谨,在当时颇有名气.试从炼字、风格以及对仗三个方面来分析张祜诗歌的艺术特色.使读者对他的诗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数     
一、活动内容认识并欣赏“数字诗”、”正直数”、“圣经数”、“镜子数”。二、活动目标1. 初步了解“数字诗”、”正直数“、“圣经数”、“镜子数”及相关知识。2.在对数的认识和研究过程中,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手段的运用增加了诗歌《荒原》的美感,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理解该诗歌的难度。托马斯·艾略特在《荒原》中主要采用了两 种陌生化手段,一种是语言技巧,另一种是非语言技巧。语言技巧包括在诗歌中插入异国语言、运用童谣和打油诗以及设置人物提问。 非语言技巧包括引用典故和对照。探究这些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可以突破陌生化手法给该诗歌设置的理解障碍,更好地欣赏陌 生化给诗歌带来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对软件遗产系统的理解往往是软件维护活动中最重要的步骤.软件系统的构件与模块中存在着各种隐性的联系.对系统中一处的改动,经常需要其他部分也做出相应修改.变更影响分析能够帮助维护人员发现潜在改动目标,是软件维护工具的一个主要目标.层次聚类是机器学习中一种重要的聚类方法,用它来进行软件变更影响分析,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介绍了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和算法,同时给出了实验数据及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鹏  朱韦龙 《图学学报》2021,42(6):1051-1060
为提升产品造型意象成族的准确性,增强感性工学研究中意象词汇提取的规范性和知识重用性。 首先从同族、泛族、异族的概念切入,对目标产品族的造型意象本体进行了定义;再借助 word2vec 工具和主 成分分析法(PCA)分别完成了对产品族意象词汇的关联性联想和降维提取,从而构建了意象词汇挖掘机制,通 过此机制可以辅助设计师利用网络大数据资源更高效、准确地进行目标产品意象的挖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 统感性工学在意象挖掘方法中模糊性。最后结合意象词汇与造型特征的映射关系,利用 Protege 工具构建了产 品族造型意象的本体模型,对目标产品的造型意象知识进行了逻辑化表征,为下一代产品继承并发展原产品族 造型意象提供参考。以马自达 MX-5 车系的造型意象为例构建了本体模型,并进行了子代产品前脸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7.
大家好!我叫韩伟.是一名即将经受高考洗礼的高中生。在生活中.我有广泛的爱好。上初中后,我爱上了唐诗,闲暇时读上几首.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真是乐趣无穷。我不断积累关于诗歌方面的知识.常常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虽然现在功课紧得很.但我总要抽出些时间翻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传统教学中,诗歌的炼字通过朗读体会,学生容易感到乏味。同样是炼字,运用诗歌改写的方式,让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拖功文本框遮盖字体,将原诗改写成四言诗再与原诗比较,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参与。采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思考成果,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总结为学生评委点评,教师适时点拨。  相似文献   

19.
IT如诗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都喜欢林语堂的文字。记得林语堂先生一篇流行度很高的短文《人生如诗》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一生恰如诗歌。人生自有其韵律和节奏,自有内在的成长与衰亡”。共鸣于林先生的“人生如诗”说,所以对该文也是喜爱有加。诗的美,在于它的有始有终,蕴含节奏和韵律,或磅礴或舒缓,能够动人心弦, 引人回味,所以可人。优秀的诗人定能游刃有余地掌控诗的跌宕起伏,书写其开始、过程和结尾。  相似文献   

20.
创新点高中阶段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传统教学中,诗歌的炼字通过朗读体会,学生容易感到乏味。同样是炼字,运用诗歌改写的方式,让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拖动文本框遮盖字体,将原诗改写成四言诗再与原诗比较,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参与。采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思考成果,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总结为学生评委点评,教师适时点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