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用丝素蛋白对棉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棉织物整理前后的各项性能比较。经研究表明丝素对棉织物整理的最佳工艺是浸渍液温度在85℃条件下,丝素溶液质量浓度10g/L;浸渍时间是60min。涂覆丝素膜经过交联处理可使整理效果具有一定的耐洗性。通过丝素整理能使棉织物的缩水率、耐磨性能、抗皱能力、抗弯刚度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丝素蛋白对棉织物整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家好  李俊  黄晨 《印染助剂》2006,23(8):38-40
研究了丝素蛋白对棉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棉织物整理前后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是浸渍液温度85℃,丝素溶液质量浓度10g/L,浸渍60min.涂覆丝素膜经交联处理可使整理效果具有一定的耐洗性.丝素整理还能使棉织物的缩水率、耐磨性能、抗皱能力、抗弯刚度等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丝素中酪氨酸残基来还原银氨络离子得到丝素纳米银水溶液,同时利用制得的丝素纳米银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整理,测试了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抗菌性能、耐洗性能以及织物的风格等。结果表明,丝素制得的银纳米粒子平均粒径在10 nm左右,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分散性。整理后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9.72%和99.68%,且耐洗性能良好。同时,棉织物表面摩擦系数变小,织物手感变得光滑,获得了丝的质感。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结构及其对棉织物的功能整理与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制备过程中,丝素蛋白与壳聚糖未发生反应,保持了各自的特性。选用丝素蛋白与壳聚糖质量比为2∶1制备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结果显示: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对棉织物的优化工艺为整理剂质量浓度30 mg/mL、焙烘温度90℃、焙烘时间4~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后棉织物经水洗,其抗紫外线性能、断裂强力与回潮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折皱回复角与光滑度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物毒性前4 d低于未整理棉织物,4 d后高于未整理棉织物,7 d后细胞活性仍高于0.8。分析认为:使用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对棉织物进行功能整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肖明辉  张伟 《印染》2023,(10):57-60
采用丝素蛋白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再用金银花提取物(绿原酸)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耐洗性、抗皱性、强力、透气性和白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丝素蛋白为8 g/L,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45 min时,棉织物的增重率最大。丝素蛋白改性棉织物接枝金银花提取物后,表面变得粗糙,且有一些附着物,丝素蛋白分子和绿原酸分子在柠檬酸的交联作用下,与棉纤维之间发生酰胺化和酯化交联反应,产生牢固的共价键结合。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均显著提升,断裂强力、透气性和白度略有下降。织物经过20次洗涤,UPF值仍在35以上,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丝素与壳聚糖复配,制取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退过浆的纯棉织物放入溶液中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拉伸、折皱、白度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丝素/壳聚糖复配,丝素浓度调至1.63%、壳聚糖浓度为0.035%时,整理后棉织物抗皱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丝素/PEG混合溶液对棉织物进行了整理,并对整理后棉织物的力学性能、折皱回复性能、白度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测试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响应面方法,利用丝素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得到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与丝素水解时间、丝素浓度、乙二醛浓度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得出了最佳整理工艺,当丝素水解时间为83min,丝素浓度为8%,乙二醛浓度为5%时,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163°。  相似文献   

9.
正项目名称:棉织物的丝蛋白生态复合功能整理技术项目简介:该项目利用降解后的水溶性丝素蛋白和二氧化钛溶胶复配,制备了丝蛋白/TiO2复合整理液,通过交联原理和二浸二轧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开发具有护肤保健功能的高档面料。整理后的棉织物不仅防皱性能得到提高,而且可以满足穿着舒适性和有益健康的需求。丝素蛋白中的氨基酸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贴身穿着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酸钠在棉织物丝素防皱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学勤  龙虹  傅师申 《印染》2008,34(1):9-11
研究了以丝素蛋白与聚丙烯酸钠作为抗皱整理液的工艺条件(丝素含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条件等)对棉织物防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能使丝素大分子更好地与棉纤维共价交联,改善棉织物的抗皱性,抑制棉织物强力下降,且整理后织物白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改善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亲水型有机硅抗辐射整理剂CGKF,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技术,采用先浸渍整理剂CGKF再经等离子体处理和先用等离子体处理再浸渍整理剂CGKF的两种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对经这两种工艺整理后的棉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进行测试,比较这两种工艺对棉织物抗紫外线整理的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先浸整理剂CGKF再经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整理的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瞿才新 《丝绸》2007,(2):32-33,35
通过对织物润湿后液滴扩散的形状和面积的大小变化分析,得出织物的经纬向组成对织物的润湿性能影响很大,涤纶丝方向扩散较快,作纬纱的棉纱润湿、导湿性能较差,五叶形涤纶CF含量越高,织物的润湿性越好。  相似文献   

13.
接枝改性聚乙烯醇的纯棉织物阻燃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向东 《印染》2001,27(6):27-28
用溴代磷酸酸酯酰氯(BPAC)与聚乙烯醇(PVA)在不同条件下作用,可得改性PVA阻燃剂。本文研究其反应原理,通过酯交换反应磷酸酯接枝到聚乙烯醇上,并利用该阻燃剂以纯纯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获得了较好的砜性阻燃效果,织物具有软柔手感,撕破强力下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依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采用HB902型紫外线测试仪,对竹浆/棉针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混纺比对竹浆/棉针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竹浆针织物在波长280~305nm之间,防紫外线性能优于全棉针织物;波长在330~400nm之间,全竹浆针织物防紫外线性能差于全棉针织物;竹浆/棉混纺针织物防紫外线性能明显优于全棉或全竹针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并随着竹浆/棉混纺纱线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防紫外线性能越好,在混纺针织物中竹浆纤维含量在3.44%~98.12%之间时,织物符合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探讨竹纤维织物及竹棉混纺织物的热湿性能.采用竹纤维纯纺纱、竹棉混纺纱,分别设计了一上三下破斜纹、方平、一上三下右斜纹和凸条4种组织的织物.通过热湿性能的测试和作用原理的分析,得出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等热湿性能是衡量夏季织物吸湿快干的重要因素的结论.通过对竹纤维织物、竹棉混纺织物、棉织物热湿性能的对比分析可知,竹纤维织物、竹棉混纺织物均具有优良的吸湿快干特性,在棉纤维中混入适量的竹纤维,可有效地改善棉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耐久压烫棉织物的性能,用阳离子改性剂对其进行处理,经红外分析证实了改性反应的发生。探索了经阳离子改性提高耐久压烫棉织物的染色效果且不影响染色织物折皱回复性的最佳工艺。通过测试织物折皱回复性、强力及其涂料、直接染料染色性能,表明棉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后对织物耐久压烫的折皱回复性有一定提高,可以减小织物的强力损失,且具有较好的耐洗性。对耐久压烫织物的可染性有较大提高,尤其对涂料染色效果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纯棉织物容易起皱的问题,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到棉织物上进行抗皱整理,分析整理后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抗皱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的同时,织物的白度、拉伸断裂强力、回潮率和透气性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摘 要:为了开发生态多功能棉织物,采用柠檬酸、马来酸、大豆蛋白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复合羧酸的桥联作用,使大豆蛋白与棉织物形成化学键交联结合,研究处理条件对棉织物增重率的影响,并得出最优工艺参数。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复合羧酸与棉纤维大分子按环酐机理产生酯化交联,大豆蛋白借助复合羧酸的桥联作用以酰胺键共价结合在棉织物上。大豆蛋白改性棉织物的断裂强力略有下降,再经仙人掌提取物处理的大豆蛋白改性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高,且药物缓释试验显示,大豆蛋白改性棉织物作为药物载体对仙人掌提取物的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棉织物次氯酸钠剥色体系中加入NaHCO3,模拟空气中CO2对次氯酸钠溶液剥色的影响,讨论了次氯酸钠溶液浓度、浴比和剥色时间对织物剥色效果和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的CO2可以提高次氯酸钠溶液对棉织物的剥色效率和剥色效果,实现次氯酸钠溶液对棉织物的低损伤、低浓度、小浴比剥色。经次氯酸钠溶液浸渍的棉织物,悬挂于空气中,可有效提高棉织物的剥色效率和剥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竹原纤维织物吸湿透湿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纯竹原纤维、纯苎麻、纯棉以及棉竹原交织、竹原棉混纺等织物的吸湿性与透湿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纯棉织物的回潮率和初始阶段吸湿速率明显高于纯竹原织物和纯苎麻织物;竹原织物的透湿性略高于苎麻,明显高于纯棉织物;结构紧密、厚实的织物透湿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