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道路车辆悬架对于来自非铺装路面的冲击振动衰减有限,且部分工程车辆考虑到实际需要,甚至未加装车辆悬架,因此对于特种车辆座椅悬架的减振研究尤为必要。为此,选用经典Tricept并联机构作为座椅悬架主体,该机构具有3个自由度,可实现多维振动的有效衰减。首先在ADAMS中搭建并联机构模型,然后设计与该机构相适应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 PID)主动控制和模糊PID-天棚半主动控制,分别进行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结果显示,并联机构Tricept的座椅悬架系统可以实现多维协同减振,沿垂向、俯仰、侧倾3个方向的(角)加速度依次衰减了18.58%、42.68%、42.5%;与主动控制结合后,各方向的振动(角)加速度分别降低了37.26%、53.38%、49.36%;与半主动控制结合后,各方向的振动(角)加速度分别降低了43.54%、53.38%、52.47%。 相似文献
2.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1):35-41
针对车辆驾驶员与乘员的不同人体坐姿引发的骨肌生物力学特性,基于人体骨肌力学软件分别建立了描述驾驶员操纵坐姿和副驾驶位置乘员自然坐姿的人体坐姿骨肌力学模型,并通过调整座椅靠背角度参数,分析了车辆驾乘人员腰腹部不同肌肉和骨骼的受力变化,为车用座椅人性化设计和准确定位测试驾乘人员坐姿的主要工作肌群和主要承力骨骼提供了定量化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驾驶员坐姿模型与国家标准成年人体尺寸,建立基于人体坐姿的计算点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3种不同送风形式(顶棚送风、侧壁送风、底板送风)的工程车驾驶室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各测试点的温度和速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室内温度、速度、不均匀系数、空气特性指数和能量利用系数等热舒适性指标对3种送风形式的工程车辆驾驶室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顶棚送风形式的驾驶室内温度、风速分布最均匀,能量利用效率最高,而底板送风的空气特性指数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Mckibben型气动人工肌肉为履带式工程车辆座椅的缓冲执行器,建立了三自由度座椅主动缓冲减振模型;以白噪声模拟路面输入,采用智能BP神经网络PID控制对座椅的减振特性进行研究。并以座椅加速度和位移的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选定的3种工况下,Mckibben型气动人工肌肉缓冲座椅较传统座椅可显著减小路面激励对驾驶员的振动冲击,提高了驾驶员操作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丁建超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24(1):47-50
工程车辆的舒适性是其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对于较恶劣的工况,良好的舒适性不仅能满足乘坐人员的身心要求,而且能减少车辆的损坏.传统的悬架系统不能同时满足车辆运行的舒适性、耐久性和操纵稳定性,但是半主动悬架却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本文阐述了工程车辆舒适性的研究现状,探讨车辆悬架是影响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及悬架在车辆上的应用,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在汽车悬架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YZJ—14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测试的基础上,对此机的乘坐舒适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座椅及驾驶室底板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分析,掌握了振动能量按频率的分布情况。文中对碾轮橡胶减振块的传递函数及相关函数作了研究,分析了其减振性能。本文为座椅乘坐舒适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车辆半主动隔振系统减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是车辆悬挂系统的发展方向,磁流变可控阻尼器的出现,使车辆悬挂系统实时阻尼控制成为车辆减振的有效方式.基于磁流变体本构关系的Bingham模型,在对自行研制的双出杆剪切阀式磁流变减振器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将半主动悬挂系统看成是一个智能材料与结构,其中驱动元件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并通过传感元件采集振动信息,依靠信息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实时改变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使悬挂系统的工作性能得到改善.建立了四自由度车辆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非线性随机振动理论,在对模型输入进行过滤白噪声简化的基础上。探讨了用FPK法解方程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EQ1060F汽车乘坐振动试验及数据处理结果,按照ISO2631和GB/T12447-90评价了该车的乘坐舒适性,分析了座椅的传递特性,提出了改进乘坐舒适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非线性系统的等效线性化方法-离散简谐线性化方法的原理,程序框图以及对自行研制的座椅和英国Bostrom原装驾驶员座椅的实验模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工程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针对工程车辆被动式悬架系统存在阻尼固定、变化范围小的缺点,采用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了其模糊控制器,建立工程车辆悬架系统的半主动控制模型,并用白噪声信号模拟路面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相比,可以有效地降低振动的加速度峰值,减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七种不同结构的座垫静态与动态试验结果,分析了座垫的结构参数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吸收功率法”对座垫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仿真研究主动悬架改善重型车辆的平顺性和对路面的损伤。在主动悬架最优控制中采用了相对自由度状态向量,控制更容易实现;建立重型车辆装载主动悬架或被动悬架时的动力学模型,计算车辆路面作用力、车体加速度的统计特性,并加以比较。重型车辆装载预瞄全状态反馈主动悬架后与原被动悬架相比,对路面损伤降低了23%~27%,尤其是车辆平顺性改善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汽车悬架二自由度模型,以标准路面功率谱密度函数为输入随机激励,应用随机振动理论,导出悬架所受应力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然后针对具有窄带随机过程特征的应力功率谱密度函数,用Palmgren—Miner疲劳线性累积法则,研究汽车悬架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得出其累积疲劳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李霆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
本文将一种统计自适应控制方法推广到了多自由度系统,给出了一种路面谱的在线估计方法.将最优化技术与经典控制理论结合起来,用于车辆悬挂系统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介绍了利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各种车型整车线性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套动力学方程的推导方法,从而完善了车辆振动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动态优化设计理论,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建立十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汽车平顺性进行分析.运用振动理论分析了车辆的传递函数和振动特性,并通过讨论选择了车身质心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车轮相对动载荷、车身俯仰角加速度等参量作为平顺性评价标准.通过Matlab/Simulink对车辆振动特性进行仿真,讨论了轮胎刚度和动力总成悬置刚度对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的增加均导致汽车平顺性变差.通过仿真实例可见,该动力学模型可利用设计初期的车辆参数对汽车平顺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减少样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汽车悬架参数与平顺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悬架参数的优化设计.将某一区间的悬架刚度与阻尼比等分为若干份并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将每一组参数代入汽车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并进行平顺性分析计算,从中优选出汽车振动系统“输出”较好的悬架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悬架系统开发设计中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两个目标相互矛盾的问题,以某轻型乘用客车后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汽车悬架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为优化目标,选择后悬架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系数及稳定杆扭转刚度为优化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NSGA-Ⅱ的悬架系统多目标优化策略。悬架优化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