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罗承昆  陈云翔  张洋铭  常政  朱强 《兵工学报》2018,39(12):2488-2496
针对装备体系能力之间关联关系复杂、评估信息不确定的问题,从能力需求满足度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参数证据网络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基于同一层次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了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证据网络结构模型;分别提出了基于条件信度参数模型的同层次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估方法和基于信度规则参数模型的跨层次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估方法,根据效用函数建立了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模型。以某反航母装备体系为例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反映了装备体系整体能力的涌现性,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装备体系贡献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特种破袭战斗装备的作战效能评估体系中底层指标类型多样、信息概率不确定和要求专家参与的情 况,为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构建特种破袭战斗装备作战效能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置信规则库的证 据推理方法对装备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参考演习数据,通过参数学习的方法对初始规则库进行训练优化。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解决上述问题,使评估过程更加高效,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针对体系作战下地空光电对抗装备贡献率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真推演的多任务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首先,在对地空光电对抗装备体系组成以及作战方式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地空光电对抗作战模型体系,设计了仿真推演系统架构,开发了一种能够开展红蓝对抗的地空光电对抗仿真推演系统.然后,引入区间数的概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空光电对抗装备体系的多任务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最后,以地空光电对抗系统对抗光电制导武器的防空作战行动为例,通过仿真推演对地空光电对抗系统各装备在不同任务中的体系贡献率进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阵地建设工程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问题,找到与担负建设任务保障能力需求的差距,在构建指标 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置信规则库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解决带有模糊不确定性、概率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 特征的底层指标聚集和证据推理问题。针对底层指标增多而出现组合指数增多的问题,提出基于并集假设的置信规 则库推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置信规则库的工程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能很好糅合多属性底层指标、缩小 置信规则库规模、降低评估过程复杂度,减少底层指标在逐层聚集过程中信息衰减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两栖装甲装备故障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通过研究坦克工作原理,设计了两栖装甲装备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硬件电路,成功研制了故障智能检测仪,从而可快速确定故障部位,提高了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缺陷,在充分考虑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网络分析法(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的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框架,给出了影响装备保障能力的主要指标集,分析了各指标间的影响关系,建立了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 ANP模型,提出了基于 ANP 法的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思路,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模型验证,为基于使命的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志鹏  陈桂明  高卫刚 《兵工学报》2019,40(9):1928-1934
为研究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参照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方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置信规则库建立保障能力评估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对某单位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置信规则库的保障能力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处理体系保障能力评估面临的信息不确定性问题;不同指标水平提升对体系保障能力水平提升的程度不同;通过评估与分析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能够精确识别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的短板,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国外装甲透视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利用装甲透视系统成功完成沙漠环境封闭舱驾驶试验;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和乌克兰透明装甲公司分别推出"铁视"头盔系统和"环绕观察"系统,可使乘员在舱内实现对周围环境的360°态势感知。装甲透视技术是装甲装备态势感知技术发展的飞跃,将使装甲装备具备封闭舱作战能力,对提高装甲装备的生存力和智能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武器装备对作战效能提升的程度,对某型雷达在反导预警体系作战的能力贡献进行研究。根据反 导预警体系中雷达性能及任务对应关系,给出装备能力提升贡献率的定义,通过构建反导预警体系雷达装备能力提 升贡献率评估指标体系,提出装备单项指标能力提升贡献率计算和不同类型指标在体系中能力值的求解方法。最后 通过仿真实例验证该求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装甲兵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后新编制部(分)队遂行特定作战任务时作战方案优选难、作战效能评估难等问题,以组件化建模的思想,以装甲兵部(分)队作战能力分析、方案推演以及装备体系效能评估等功能需求牵引,架设以仿真平台和效能评估系统为核心的实验室结构体系,使实验室的运行能够提升部队作战效能的发挥、战法演练的水平和指挥决策的能力.实验室建设框架为装甲兵开展作战效能评估实验提供了理念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确定信息下基于证据推理的武器系统戒备率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武器系统戒备率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武器系统戒备率指标体系.针对评估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定量或定性的模糊、未知等不确定信息的问题,构建了基于信度的戒备率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的武器系统戒备率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综合处理各种定量、定性的不确定信息,最后运用该方法对某武器系统的戒备率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2.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对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作战使用保障和实战化训练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武器装备体系具有高度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提出利用软计算对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进行评估的方法。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方法对轻武器体系中的武器进行软分类,构造了基于软分类的模糊神经网络;通过任务子能力-体系子能力-体系总能力的模糊映射链求解各模糊映射中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神经网络的容错性和鲁棒性适应数据资料不完整性和专家认识主观性的特点。采用该评估方法对某轻武器装备体系进行了实例分析,有效评估出体系中下级指标对上级指标的体系贡献率,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效能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作 战效能评估方法。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平台获取仿真数据,采用基于搜索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以及期 望最大化(expectaion maximization,EM)参数学习算法对数据样本进行学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正向推理、因果 追溯推理、阶段分析推理3 种方式进行作战效能分析;通过该模型深入分析海上方向远程精确打击移动舰船目标的 作战场景下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中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程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在天基 信息支援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具备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为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沈丙振  缪建明  李晓菲  贾广威 《兵工学报》2021,42(11):2503-2512
作战能力评估对陆军武器装备体系发展论证和作战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其评估模型的构建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分析基于改进结构方程模型(SEM)的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步骤,构建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现有SEM进行改进。通过线性加权和法对多维度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提高SEM的计算效率,实现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快速计算与综合评估。改进SEM中的聚合指标权重求解分别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将2种权重聚合指标值参与到改进SEM中计算的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结果,与直接用SEM的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结果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实现了对改进SEM可信度和时效性的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装备参数计算、武器装备体系综合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理论的装备参数聚合方法。通过分析现有指标聚合方法的特点,提出基于可拓理论建立装备参数聚合规则的需求。结合可拓变换的原理和典型案例,重点分析由装备个体到装备单元的聚合思路和方法,同时给出不同层次聚合的多种聚合关系式,并结合网络中心战思想,以电子信息装备体系为例建立8种装备参数聚合规则。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装备参数计算、武器装备体系综合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理论的装备参数聚合方法.通过分析现有指标聚合方法的特点,提出基于可拓理论建立装备参数聚合规则的需求.结合可拓变换的原理和典型案例,重点分析由装备个体到装备单元的聚合思路和方法,同时给出不同层次聚合的多种聚合关系式,并结合网络中心战思想,以电子信息装备体系为例建立 8 种装备参数聚合规则.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康凤举  谢攀 《鱼雷技术》2011,19(2):151-155
根据基于水下网络战的多无人水下航行器(UUV)集团攻击作战研究的需求,在分析从面向对象仿真到面向智能仿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给出了军用UUV智能建模和仿真目标,包括专家系统识别、智能控制决策、作战指挥流程和战法研究等,指出了因智能仿真技术的引入使得多UUV武器装备体系的研制仿真和战术级层次上的作战仿真这2种仿真系统在形式和内容上正趋向一致,并初步构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MAS)的UUV编队作战仿真系统,为军用UUV智能仿真及其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概念入手,详细论述了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给出了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步骤,为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