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表流+砾石潜流和表流+炉渣潜流2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高污染河水,对2组复合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基质类型对复合系统中二级潜流湿地的影响作用,并探究了2种基质的除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复合湿地对SS、COD、BOD5的去除主要在一级表流湿地中完成,避免了在二级潜流湿地中堵塞;炉渣复合湿地更利于硝化的进行和对磷的去除。炉渣对磷的去除率和抗负荷能力均高于砾石。  相似文献   

2.
不同形式复合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的净化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形式复合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的净化特性,实验构建了2种相同基质及植物的表流-水平潜流和表流-垂直潜流复合人工湿地,并以相同的进水负荷连续运行了1 a。结果表明,2组复合人工湿地均能有效地净化污染河水,表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BOD_5、SS、TN和NH_3-N的去除效果优于表流-垂直潜流人工湿地(p0.05),且前者中的植物具有更好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能力。表流人工湿地的存在不仅能够避免二级潜流湿地的堵塞,也能有效提高系统总氮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合型潜流人工湿地对漓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其对SS、COD、氨氮、TN和TP的去除效果,并且对人工湿地生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内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栽种培育1个月后即可连续满负荷进水。稳定运行后,人工湿地对SS、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超过40%、70%、70%、90%和85%,出水可达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要求。对人工湿地的生物相进行分析,可观察到有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和藻类,说明此时人工湿地系统已经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们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逐渐超过了河流自身的环境容纳量,为了治理被污染的河流水,采用人工湿地的处理方法对水质进行净化,本实验设计了一套复合人工湿地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并讨论单一湿地与复合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的差异性。运行结果表明,NH_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9.94%、54.37%、56.16%,处理效果良好。NH_3-N在表流湿地中去除率高,TN和TP是在潜流湿地系统中去除率高。水温、DO、ORP通过影响硝化作用进而影响了NH_3-N、TN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折流式与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海霞  王成端  邓磊  张君 《水处理技术》2011,37(2):69-72,76
根据稳定表流湿地新技术,对比研究了折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和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中有机物、SS、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在水力负荷为0.53m3·m2·d-1,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COD、TP、NH3-N、SS去除率分别为63.8%、20.2%、2.14%和65.8%,折流...  相似文献   

6.
研究水平潜流湿地和垂直潜流湿地两种不同的人工湿地系统,通过对进出水中COD、氨氮及总磷浓度的测定,分析各组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及净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都比较理想,水平潜流湿地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8%、77.6%和80.5%,垂直潜流湿地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4%、80.1%和83.9%;对比发现垂直潜流湿地比水平潜流湿地具有更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代表性高原湖泊-云南省滇池湖区进水口附近构建人工湿地,考察了不同植物(紫叶美人蕉(Canna indica L.)、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l Gmel.)、水葫芦(Eic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水芹菜(Oenanthe ja vania(Bl.)DC.)、菖蒲(Acorus calamus L.)、芦苇(Phragmitas communis Trin.))的表流人工湿地与潜流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试验水力负荷为12 cm/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 d。结果表明:紫叶美人蕉潜流湿地、水葱潜流湿地对TP和TN的去除效果运行稳定,前者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60%、88.27%,后者为73.33%、83.87%;水芹菜湿地对TP去除效果波动大,均值为84.35%;菖蒲潜流湿地和芦苇潜流湿地对TN的去除率均值分别为71.73%和74.33%,对TP去除效果波动较大。水葫芦、芦苇湿地处理效果(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优于其余植物类型湿地。随着植物进入休眠期,两类人工湿地对TP、TN的去除效率均降低。各植物两种类型人工湿地对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数值均在78%以上,出水浓度低于57 mg/L。  相似文献   

8.
在盐度为0.15%、0.3%和0.6%条件下,考察炉渣填料组合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低盐度情况下,盐度的提升对人工湿地的影响作用不大,各个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都达到较高水平。在盐度0.6%条件下组合潜流人工湿地2级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各不相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NH4+-N和COD的去除率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NO3--N、TN和TP的去除率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高。  相似文献   

9.
对比试验研究了折流、横向推流和纵向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的COD、NH3-N、TP、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的水力负荷为0.5 m3.m-.2d-1,经过2个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横向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进入污水的COD、NH3-N、TP、浊度去除率分别为76.7%、25.5%、44.6%、83.3%;纵向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应的去除率为74.1%、15.9%、34.8%、84.3%;折流式稳定表流湿地相应的去除率为67.7%、18.6%、50.2%、69.6%;试验表明,横向推流式稳定表流湿地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优,纵向稳定表流湿地次之,折流稳定表流湿地第3。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经济、高效等特点,但其净化效率及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该文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境内构建的人工湿地对总固体悬浮物(TSS)、总氮(TN)、总磷(TP)、氨氮、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等几种主要水质指标的去除率效应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对不同水质指标去除率及其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对物理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TSS、TP以及容易生物降解的BOD的去除率较高且相对稳定,而对相对复杂的化学和生物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氨氮、COD和TN等指标的去除率相对较低,稳定性也相对较差;(2)单一类型湿地中,垂直潜流对TN、氨氮、BOD和COD去除率较高,水平潜流对TP去除率较高但对TN去除率较低,自由表流对TSS去除率较高但对TP、氨氮、BOD和COD去除率较低,复合湿地去除效果总体较好;(3)人工湿地对入流浓度高的水体去除率较高且稳定,随着污染浓度的提高,人工湿地对各类污染物去除率有上升的趋势。根据入流水质污染程度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复合人工湿地可有效利用各类湿地的相对处理优势及处理成本,达到最佳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对陶瓷釉面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外加剂的加入可改变陶瓷釉面的表面张力 ,即影响液体对陶瓷釉面的润湿性能。在所选择的外加剂中 ,降低陶瓷釉面表面张力最强的为PbO ,其合适的加入量为 1.5 %。  相似文献   

12.
白斌  项爱娟 《大氮肥》2000,23(5):346-347
通过对造粒塔锥底结疤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结晶性塑料在注塑过程中的塑化特点、取向与结晶的关系及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注塑参数对结晶性塑料塑化、取向、结晶的影响。讨论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这些特性进行注塑机塑化系统、模具的设计并确定注塑工艺,从而得到品质优良的制品。  相似文献   

14.
两组分混合电解质对陶瓷注浆泥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用黑泥取代苏州土后的陶瓷注浆泥进行电解质稀释实验,确定加入两组分混合电解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且加入量分别为0-21%-26%和0.2%-0.25%时,陶瓷注浆泥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硬盘基板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叙述了硬盘盘片的发展方向及对其基板材料的要求。分析了各种基板候选材料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玻璃基板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塑料工程化研究的新进展及塑料工程化改性的理论和方法,详细探讨纤维增强、化学接枝、共混、添加成核剂、无机纳米颗粒填充等塑料工程化改性方法的意义和效果,展示了塑料工程化改性的丰硕研究成果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工业界的应用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刘大成 《陶瓷学报》2001,22(4):251-253
研究了外加剂碳酸钠、腐植酸钠和陶瓷减水剂(AST)对石英-水系统相对粘度的影响,确定了石英-水系统合适的外加剂及其加入量.  相似文献   

18.
陶瓷窑炉动态温度场测试及操作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令可  张明 《陶瓷学报》1999,20(3):158-163
利用先进的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及自动设计的断面温差测试系统,进行了陶瓷窑炉火焰温度场分布的测试,窑墙表面温度场的测试、干燥器干燥效果的测试及窑内同一横断温差分布的测试。研究了影响火焰温度场的各因素,为窑炉的控制及操作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搅拌器是聚酯生产装置中的关键设备,机封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对机封密封液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及实施步骤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0.
洛阳,高楼与大厦展示着都市千篇一律的现代繁华。走过大街小巷,满目燦燦廣告,滚滚車流。终于,在暮色 蒼茫時分,聽到一聲悠遠的鍾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