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何剑 《岩土工程学报》2003,25(3):385-385
首先感谢周立运先生对“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 ,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1)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应变值的问题。首先桩身混凝土在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黏结力 ,使两者可靠地结合在一起 ,在外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共同变形 ,并且使两者在承受荷载时的应变基本一致 ,即ε钢 =ε混凝土[1 ] ;另外在基桩中 ,桩身配有纵筋和箍筋 ,它能改变基桩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性能 ,在轴向荷载的作用下 ,桩身整个截面的应变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因此利用主筋上实测的应变值来推算桩身的应力和轴力在理论是可行的。将分段桩单元视为一弹性体 ,并符合虎克定律σ =Eε,用此假设条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刊登的“虎门大桥嵌岩压桩试验的分析和建议”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作者吴王武等 )介绍了综合刚度法和模型桩、原位桩的试验实例分析 ,有一定的工程意义。笔者就以下几点与原文作者交流讨论。 1 关于用实测应变计算桩身轴力和摩阻力[1]笔者觉得原文的综合刚度法与目前广泛采用的用实测应变计算桩身轴力和摩阻力的方法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用实测应变εi →计算实测应力σi =Eiεi →再计算各断面轴力Ni=σiAsi→ 再计算各断面桩侧侧壁摩阻力的平均值fi(或Ti) =(Ni-Ni+ 1) /ЛdLi ,两者并无不同。2 关于假定条件在用实测应变推算实测轴力和  相似文献   

3.
陈斌等同志的“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对嵌岩桩的嵌岩深度效应和受力性状 ,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笔者感到文章介绍不够完整 ,而且一些结论尚待商榷 ,由于笔者也做了嵌岩桩的有限元分析[1] ,所以讨论如下。 1 关于嵌岩桩的有限元建模问题原文没给出嵌岩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相关的边界条件 ,这无疑影响原文的文献价值。原文只是假定桩身混凝土为线弹性体 (而实际上在高荷载水平下桩身砼表现为弹塑性体 ) ,岩土本构关系服从Duncan非线性弹性E -B模型且服从Mohr -Coulomb破坏准则 (嵌  相似文献   

4.
张忠苗先生的“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受力性状”一文 (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No .5 ,以下简称原文 ) ,以试验结果为基础 ,对软土地基中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深化了对嵌岩桩承载性状的认识。 针对原文中的几个问题 ,笔者不揣冒昧 ,略陈管见 ,以就教于诸位。(1)关于原文插图 4。原文“图 4 端阻比Ae 随入岩深度的变化关系”中横坐标“入岩深度”的单位“mm” ,似有误。(2 )关于嵌岩桩界面的粗糙度。原文认为“在泥浆护壁的钻孔嵌岩桩中 ,由于界面的粗糙度差 ,即使嵌入中等风化岩8d ,在高荷载水平下仍有桩端阻力的发挥”。的确 ,从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3期刊登的“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FEM模拟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系统地分析了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且静载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有如下问题需与原文作者商榷。 原文采用预埋在混凝土内的钢筋应力计测试应变 ,并据之计算出桩身轴力。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存在两方面的缺点 ,即由于钢筋应力计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大 ,测量时会使应力向钢筋集中 ,使结果偏高 ;此外 ,桩内的受力钢筋和受力混凝土二者所产生的应变相差很大[1 ] 。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致使桩身的同一截面内的应力 (或应变 )不是均匀分布的。故原文计算轴力所采用的等式Qij =Apσ(εij)  相似文献   

6.
感谢刘利民、秦 然和陈如连 3位同志对“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受力性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的讨论和关注。笔者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讨论有利于将问题搞清楚 ,现就 3位提出的疑问 ,答复如下 : (1)首先纠正原文几处打印错误 原文图 1中“桩身沉降”应为“桩端沉降” ,图 4中横坐标单位应为“m”。(2 )顺便说明 原文 4根试桩的地质剖面如图 1。图 1 原文试桩的地质剖面示意图Fig .1Geologicsectionschematicdiagramofpileintheoriginaltext(3 )关于嵌岩桩界面的粗糙度 原文所提的泥浆护壁钻孔桩界面粗糙度差主要是指由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陈仁朋先生等的“某工程桩的可打性试验研究”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 2期 ,以下称“原文”) ,针对文中一些观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 ,供大家参考。yh( 1)对工程桩的可打性状态的确定。笔者认为工程桩的可打性与桩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桩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桩体传递压力的材料参数、桩型和桩尖尺寸等因素有关 ,而确定工程桩的可打性最主要看该桩在某一锤击条件下的贯入度。笔者认为原文对桩周土及桩型的影响已有论述 ,原文对桩的压应力监测 ,一方面可以防止桩被打裂 ,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对桩截面上的轴力减少量来探讨桩在动力荷载下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量值变化情况。若已知了打桩时桩身侧摩阻  相似文献   

8.
笔者学习了郝哲等同志的“岩体注浆堵水的可靠性设计”(《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5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有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yh1 关于原文的“基本事件”原文提到的“保证注浆堵水成功 (X )的基本事件有 :X1 水泥浆可注入裂隙 ,X2 扩散后达到设计注浆半径要求 ,X3满足塑性强度 ,X4 涌水量达到设计标准 ,X5~X4 +m 注浆泵运转正常等 5项 ,且不论用以上 5个“基本事件”来确定可靠性并绘制的“成功树”是否恰当 ,针对原文以上“基本事件”笔者有以下观点。(1)水泥浆的可注性X1原文X1 仅以水灰比W C的回归来确定 ,缺乏全面性。普通水泥颗粒较粗 ,其渗入能  相似文献   

9.
周立运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2):1497-1498
笔者近日学习了郑刚等同志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工作性状的模型试验”一文(《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第8期,以下简称“原文”),获益甚丰,模型试验的成果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但对文中的有关结论,笔者有如下不同的认识,故提出来与作者商榷。(1)原文实验表明“褥垫层越厚,桩顶水平位移越小,褥垫层越薄,桩顶水平位移越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为减小素混凝土长桩的弯矩应适当加大褥垫层厚度,建议不小于200mm。”笔者认为水平推力桩始终应以弯矩值为控制标准。即使褥垫层厚度达到200mm,如果弯矩值超过控制值,也是不允许的。所以,原文建议值仅是相对于原文的试验条件而言。当试验条件发生改变,如  相似文献   

10.
关于“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5期刊登了“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现提出以下几点与原文讨论。 (1)原文以最大加载值为极限承载力 ,原文图 1(a)Q -S曲线以及表 4~ 7,均未到极限承载力 (笔者确定 ,或按 94“桩基规范”C .O .10 .2条 )。浙江“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0 -1-90 (试行 )第 9.0 .6条四的规定是在“有条件下解决工程上的应用” ,它肯定比极限承载力小 (笔者认为 :该文 4桩再加两级荷载也不会出现Quk)。桩静载荷试验确定的Quk 比两倍设计值大 3 0 %~ 5 0 %也是常见的 (桩底沉渣  相似文献   

11.
“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FEM模拟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能引起周立运先生的关注 ,表示十分的感谢 ,也希望今后能与周先生共同关注和讨论支盘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就讨论文中的一些问题答复如下。(1)原文中已经表明钢筋应力计埋设在钢筋笼的主筋上 ,通过静载荷试验测得不同截面处的应变值。不知讨论文中怎么会出现“埋在混凝土内” ?支盘桩在施工时类似于灌注桩 ,通过现场浇灌混凝土而成桩的。为了测得支盘上下端各截面处的应变值 ,钢筋应力计只能埋设在主筋上 ,不知周先生有何好方法 ,可以将应力计或应变片埋设在混凝土内或贴在混凝土表面 ?就计算公式来说 ,目前广泛采用实测应变方法并由此计算桩身轴力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日学习了郑刚等先生的“软土中超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6期 ,以下简称“原文”) ,获益甚丰。针对文中一些观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与原文作者商榷。(1)原文在“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及破坏模式试验”的分析中提出“不考虑 9#桩 ,7个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加荷至破坏时沉降量 s与承压板 b之比s b 平均为 0 .0 19,考虑到桩土相互作用影响 ,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反力较小 ,远未达到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 ,这个结论似乎缺乏充分的试验依据 ,至少仅从文章中提供的试验数据得不到这样确切的回答 ,如果只是凭文献中的一些资料进行推测得到的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小应变”方法提供桩承载力仍处于“摸索-研究”阶段,大胆应用于工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对“小应变”方法中涉及桩静载荷试验的一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静载荷试验第一阶段的Ks值不能确定桩的承载力 Ks值不是定值,其与地层结构、土的性质、桩身刚度、桩径、桩长及试验方法(包括停歇时间)等因素有关,它是在不同位移条件下,各土层的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的发挥程度和条件的综合反映。同一根桩在桩顶沉降很小时,使不同的发挥程度和条件的差别缩小了,  相似文献   

14.
郑刚 《岩土工程学报》2003,25(3):381-382
学习了同行马克生 ,张小菊对拙文“软土中超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6期 ,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 ,感谢两位同行对原文的关注 ,下面按讨论稿中指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讨论。(1)关于土承载力的发挥问题。原文试验是在③ -3淤泥层上进行的 ,根据勘察报告 ,该层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2kPa ,含水率达 70 % ,是典型的温州软土。讨论稿根据三根单桩静载试验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了破坏时的桩身强度 ,三组试验平均破坏荷载为 15 3kN ,而 8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得到的单桩复合地基破坏荷载平均值为 2 0 9kPa ,并由此计算出单桩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学习了贵刊 2 0 0 1年第 4期“大变形条件下桩土共同工作及试验研究”(作者吴 鸣 ,赵明华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受益不少 ,笔者对文中有关分析尚存疑点 ,提出与作者商榷。 (1)桥梁桩在受轴、横向荷载下呈现的大变形问题 ,应属几何非线性范畴 ,原文对此并无表述 ,似与论文主题有所偏离。(2 )正如原文所述 ,在大变形条件下 ,文克尔地基模型等都存在明显不足之处 ,不过 ,原文采用层状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过于简单 ,较难反映土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更难反映几何非线性特性。另外 ,随着水平位移增大 ,桩土分离的裂缝和深度均会增加[1 ] ,原文采用有限元 -有限层联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学习了郑刚等先生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辨析”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0年 4期 ,以下称“原文”) ,针对文中一些观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 ,供大家参考。 (1)对桩间土承载力的确定。原文的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按相对变形值S =(0 .0 0 4~ 0 .0 1)b(b为复合地基荷载板宽度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后 ,又取S =0 .0 2b(b 也为复合地基荷载板宽度 )确定此时桩间土的承载力。然后 ,认为二者取用的桩间土承载力对应的沉降不一致。反映到原文图 1上 ,就是将沉降S=0 .0 1b和S =0 .0 2b对应到桩间土天然地基载荷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上进行桩间  相似文献   

17.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3年第 1期刊登的“混合桩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通过对不同桩型构成的地基工程性状的现场模型试验研究 ,得到了一些对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针对原文中的一些观点 ,笔者在此愿与原文作者商榷。1 关于试验模型 原文中试验长桩的长径比l d约为 2 5~ 3 0 ,桩端的承载作用一般来说不可忽略。原文中未完整介绍试验场地的地基参数 ,但从原文提供的参数推测 ,长桩桩端大致落在原文表 1所示的第⑤~⑥层土中 ,其土层性质和浅层的相近 ,仍然较为软弱。因此 ,长桩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可能会出现如Poulos在文献 [1]中指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认真拜读贵刊 2 0 0 4年第 1期的“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原文作者开展了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这在黄土地区是原创性的工作 ,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笔者受益匪浅。为了使笔者对文中的研究思想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笔者就文中几点疑惑与原文作者商榷。原文中图 1的静载试验曲线 ,是采用 8根桩长 3 0 .5m , 80 0的锚桩提供锚拔反力 ,利用锚桩 -反力架系统 ,4台QF5 0 0型液压千斤顶同步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进行试验获得的。这中方法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 0 0 0 7-2 0 0 2 ) [  相似文献   

19.
陈斌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407-407
笔者对于论文“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以下简称“原文”)能引起张忠苗教授的关注 ,并给予了宝贵的意见 ,表示十分感谢。现就张忠苗教授提出的问题 ,尽己所能答复如下。 实际工程中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因素很多 ,作为原文强调的定性分析 ,为了使问题简单化 ,同时也为了便于与文献 [1]的试验成果进行对比 ,原文计算中考虑的是没有上覆土的纯嵌岩桩。计算范围为水平自桩中心延伸 40m ,垂直延伸至桩底以下 40m ,并在桩侧设 2cm厚的泥皮 ,在桩底设 5cm厚的过渡层(有沉渣时为沉渣 ,无沉渣时为岩层 )。相应的桩侧阻力则为泥皮单元的竖向剪应力 ,桩端阻力则为过渡层单元竖向应力。考虑到有关有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日学习了陈云敏同志的“利用桩顶加速度分析打桩时桩端土的静阻力”一文(《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第6期,以下简称“原文”)获益甚丰,所作研究工作无疑是有意义的。但认为文中对模型的假设和有关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故提出来与作者商榷。1模型的假设及其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