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美明 《酿酒科技》2007,(10):113-115
黎族所酿制的酒有果酒和粮食酒,主要为“biang“糯米甜酒,还有以玉米、南瓜、荔枝等为原料酿制成的酒。黎族人的制酒和饮酒器具主要有圆木甑、陶甑、滴酒筐竹、竹制吸管。黎族酒文化内涵表现在待客方式、感情的表达、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黎族酒文化是了解黎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了解黎族人的饮酒文化及习俗,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平等。(孙悟)  相似文献   

2.
冯艺轩 《西部皮革》2023,(19):84-87
海南黎族服饰中的图案设计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展现出黎族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与信仰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时代的发展演变当中,黎族服饰的传承和保护正受到诸多因素的严重制约。深入研究黎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对弘扬黎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黎族服饰图案的分析梳理,探析了其中蕴藏的文化寓意,提出了其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3.
“竹竿舞”是黎族的民族传统体育形态,代表了黎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黎族人民社会生活的伟大产物之一。本文对“竹竿舞”的关学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其具有原生态的形象美、欢乐的意境美和质朴的情感美三大美学特征。这些特征与黎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是黎族民族精神意识的身体表征。  相似文献   

4.
黎族同胞上山行猎,身带火种、尖刀、饮具、盐巴、糯米酒,猎到山鸡、毒蛇、野兔,挖到山笋、山芋、野菜,用刀一开,用火一烧,熟后沾盐巴,配上山兰饭,佐以山兰酒,就是一顿可口的午餐。下面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5.
黎族服饰一“被列为朝廷贡品” 黎族家庭手工纺织技术历史悠久,唐宋时代其棉纺织就领先于中原。黎族的纺织技术高超,姑娘们用并不复杂的纺织工具,亲手织出最精美的服饰。显示她们的聪明智慧和勤劳本质,寄托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由于质地细腻,色泽艳丽,被列为朝廷贡品。  相似文献   

6.
刘倩 《西部皮革》2023,(8):63-65
随着中国自贸港政策的推进,黎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更加迫切。以黎族服饰元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黎锦传统元素数字化传播机制的创新。在总结传统黎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探索了数字化传播在保护和传承黎族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传播机制的创新可以更好地促进黎族传统元素在当代文化中的传承和创新,提高黎锦在自贸港背景下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7.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是承载黎族生活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代替了文字成为黎族的重要标志。海南黎族哈方言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服饰特点,其服饰是黎族各方言中类型最复杂、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其色彩、纹样、服饰形制等构成了海南黎族服饰的多样性。该文从哈方言传统服饰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开始,对哈方言女性服饰的形制特征、色彩审美、文化内涵、图案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整理和分析,从中提取创作灵感和元素进行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希翼对海南黎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8.
以黎族文化元素与纸包装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黎族文化元素进行分类梳理,关注纸包装设计的材料美、形态美、印刷美等审美体现,合理运用黎族文化元素所蕴含的设计价值和文化内涵,使黎族文化与纸包装设计应用相融合,为海南黎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文化,反映了黎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尚.现论述黎族文身的起源与发展,分析黎族文身样式和象征意义,寻找黎族文身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把黎族文身元素进行再创造并与现代服饰完美结合,以期实现黎族文身再应用的跨文化意义,为文化与服饰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查阅、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了21世纪海南黎族服饰的研究现状,发现近年来对海南黎族服饰文化的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对黎族各分支服饰文化特点的概括较少,未来研究重点为黎族各支系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1.
齐文东 《印染》2022,(2):88-89
黎族是生活于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据考古研究推知,黎族先民早在三千年前便定居海南岛.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黎族的生产、生活、信仰等均具有独特性,而这也催生了具有艺术价值的黎族装饰图案.要想良好传承黎族装饰图案,将其与服饰艺术融合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黎族服饰,不只是黎族纺织技艺的成就,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元素。尤其是黎族服饰中的纹样,其设计精美、富含深刻的寓意,现代设计工作可以广泛参考黎族服饰的特点,将其纹样的设计进行延展与应用。本文就是对黎族服饰纹样在现当代设计中的延展应用及再设计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从中探寻黎族服饰纹样在现代设计工作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黎族织锦是我国海南地区较为神秘的少数民族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别具一格的色彩及图案造型既是黎族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黎族精神文化思想的集中表现。对黎族织锦纹样进行分析,积极探讨黎族织锦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刘珊 《西部皮革》2021,(9):128-129
位于我国海南省的黎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而黎族服饰恰好变成黎族人民传达信息和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选取黎族杞方言和润方言两大方言区,从款式、图案、色彩、工艺及配饰等方面来论述其传统女子服饰特征,分析其异同点,并对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5.
展讯     
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展时间:2021年12月10日-2022年2月10日地点: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本次展览展出海南黎族织锦和服饰精品200余件(套),内容分为无纺布、麻纺布、木棉纺及海岛棉、黎族传统织锦等八个单元,集中展示了海南黎族哈、杞、润、赛和美孚五大方言区的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以黎锦图案为研究对象,深入海南省黎族聚居区,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研究图案文化内涵和构成形式,分析当代黎锦创作运用特征。最终收集335个图案,按照五大支系六大类图案类型统计分析得出黎族多用人纹、动物纹。内涵丰富的黎锦图案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构成方式并在织锦时常用两类排列组合方式展现黎族审美。黎族人基于生活场景中的动物、人物、语言等运用智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黎锦图案,其内涵丰富,更是黎族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7.
海南黎族织锦纺染织绣技艺积累了黎族人千年的经验与智慧,精美的黎锦用温和天然的纱线编织,黎族妇女利用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等植物染整的纱线极具沉静含蓄的色彩韵味,历经百年时光依旧如新。黎族织锦植物染面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有着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在工艺上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循环。本文探讨了黎族植物染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希望对保护和传承黎族织锦文化起到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黎族的发展情况,对其非遗服饰品牌的创新发展进行探究,以期推进黎族文化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同时使多姿多彩的黎族文化通过产品的方式得到传承,促进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黎家风味两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涮 牛 肉 每年“三月三”,在海南岛黎族聚居的白沙、乐东、琼中、通什、保亭、陵水一带,都要组织集会,欢度佳节。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是:对山歌、跳竹排舞、尖刀舞、春米舞等。盛会期间,丰富独特的黎族饮食纷纷上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围火烤牛肉、对饮山兰酒、吃竹筒饭、三色饭、腌肉和涮牛肉。现介绍涮牛肉的制法如下: 备料:当日早上宰杀的山牛,取大腿肉(按10人量)5000克,野菜6000克(水芹、树菜、革命菜、地瓜叶各约1500克),细盐200克,胡椒粉20克,山姜100克,葱40克,红糖25克,生抽、老抽各10克,蚝油30克,鸭蛋三个,五指山绿茶芯1小撮,本地粗米粉2000克,山兰酒每人1000克,山兰料酒(用山兰酒及山姜30克、葱15克拍扁压汁而成)180  相似文献   

20.
以收集海南地区黎族植物,总结其特色为目的,并对海南黎族植物利用现状及在饮料工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为黎族医药的传承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