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针对内蒙古赵井沟钽铌矿,通过光学显微镜、人工重砂、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该矿主要矿物组成及含量,详细研究了钽铌类矿物的化学成分、粒度和嵌布特征,以及钽、铌等元素的赋存状态。钽铌锰矿类矿物的粒度微细,一般在0.02~0.074 mm之间,以包裹体形式分布为主,占66.83%,粒间分布占33.17%。有用矿物为钽铌锰矿、铌钽锰矿2个矿物亚种,钽铌锰矿类矿物以富铁和富锰类为主,有一定量的钛等元素混入。根据金属量平衡结果,该矿钽、铌主要集中在钽铌锰矿类矿物中,主要分散分布在云母、长石、石英等脉石矿物中,Nb2O5的集中系数为61.23%,Ta2O5的集中系数为57.17%。在该研究的基础上,选矿工艺制定了合理的流程,取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矿物自动检测仪MLA、电子探针等分析技术,结合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分布,对内蒙古某稀土矿床尾矿的矿物组成、载钪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解离度,以及钪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稀土矿床尾矿中钪含量高达311×10-6。载钪矿物主要为镁钠铁闪石、霓石—霓辉石,次为铌铁金红石、铌铁矿等,钪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载钪矿物中,仅含极微量的钪独立矿物钪钇石。镁钠铁闪石与霓石—霓辉石的主要粒度范围在0.01~0.16 mm,且解离度达80%,有利于分选;铌铁金红石与铌铁矿粒度较细,主要在0.005~0.08 mm范围,且解离度仅为20%~30%左右,对分选极为不利。镁钠铁闪石和霓石—霓辉石中钪的理论品位为704×10-6,理论回收率81%左右;铌矿物中钪的理论品位可达5 008×10-6,理论回收率约10%。通过磁选初步富集尾矿中的霓石—霓辉石、镁钠铁闪石和铌矿物,进而采取酸浸—焙烧—浸出萃取湿法冶金手段从粗精矿中提取钪元素可综合回收尾矿中绝大部分钪。 相似文献
4.
通过显微镜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电子探针及矿物自动检测仪等分析技术,对福建某镓锗伴生型沉积热液铁矿石的矿物组成、镓锗载体矿物嵌布特征、镓锗平衡分配以及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讨论了镓、锗的替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金属为铁,并伴生有价金属元素镓、锗、钼、银。磁铁矿为最主要的铁矿物,同时也是镓、锗的主要赋存矿物。镓、锗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进入载体矿物的晶格,在矿石中表现出多种赋存形式。矿石中磁铁矿主要嵌布于脉石矿物中,粒度分布极不均匀,主要粒度范围为0.005~0.32 mm,粒级小于0.01 mm的微细粒级分布率高达16.26%,致使磨矿解离较为困难。选矿可采用磁选方法回收主要有用矿物磁铁矿,再通过湿法酸浸、净化、萃取等工艺进行浸出液铁、镓、锗的综合回收。从矿石中回收镓、锗的理论品位为27×10-6和112×10-6,理论回收率为40%和82%。 相似文献
5.
6.
为详细研究缅甸地区铁锡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显微镜镜下观察等手段,对矿石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嵌布特征、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铁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及菱铁矿中;锡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锡石中。该矿可通过弱磁粗选—再磨再选—浮选脱硫流程先选出铁矿石,再采用摇床重选为主、磁选和浮选为辅的联合工艺可有效地回收弱磁粗选尾矿中的锡石,最终实现铁锡矿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某高硫铜铅锌矿中含有部分次生铜矿物,闪锌矿及黄铁矿在铜铅作业段容易上浮,影响浮选指标。因此针对这两种矿物的抑制剂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硫化钠来消除次生铜的影响;组合使用石灰、硫酸锌、硫化钠和BK612可以抑制铜铅浮选作业中的黄铁矿及闪锌矿;采用“铅铜等可浮-铜异步强化浮选-锌浮选”流程,能够解决次生铜及黄铁矿的影响,先获得铅铜混合精矿,再获得高品质铜精矿及合格锌精矿。 相似文献
8.
徐少康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2,(5):52-56
王集磷矿矿石类型有三种:紫灰色纹层状磷块岩(Ph1),灰色纹层状磷块岩(Ph1),黑色纹层状磷块岩(Ph3).成矿介质,Ph1的为富磷、钙、碳的矿化热卤水,Ph3的为富磷、钙、碳、硅的矿化热卤水.Ph1的成矿环境为氧化条件下、平静、开放的深水盆地,Ph3的为还原条件下、较动荡、封闭的地表泻湖.成矿物质均源于秦岭海槽.矿床由化学结晶成矿作用和生物化学成矿作用形成.温压变化和生物活动是重要成矿因素. 相似文献
9.
吉尔吉斯斯坦某复杂锡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尔吉斯斯坦的某锡矿石锡的赋存形式较单一,主要以锡石矿物方式存在,但具有矿石嵌布关系复杂、锡石嵌布粒度极不均匀的特点,属于较难选的复杂锡矿。从工艺矿物学的角度,研究其矿物学特征与选矿的关系,重点查清该锡矿石的物质组成,锡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主要锡矿物的嵌布关系等,提出对于此矿石应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重浮联合选矿工艺可达到对锡金属的有效回收。研究结果为定制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了依据,对此类矿石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开发利用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先进仪器—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综合手段对该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指出影响铜钴浸出的矿物学因素。结果表明,铜的氧化率为92.22%,氧化铜矿物主要为孔雀石和蓝磷铜矿;钴的氧化率为85.84%,氧化钴矿物主要为水钴矿。矿石中铜钴矿物粒度分布不均,其中,铜矿物以中粗粒为主,钴矿物以中细粒为主,并且黏土矿物较多,铜钴矿物在粗磨条件下易与脉石裸露连生,因此建议在适当粗磨条件下采用酸法搅拌浸出工艺回收铜钴。矿石中分别有3.69%的铜和9.46%的钴以吸附态分布在褐铁矿和铁锰水合氧化物中,这部分铜、钴较难浸出,是影响浸出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地质勘探工程及各类样品采集化验等方法,对山西灵丘古道沟钼矿区的钼矿体的分布、形态、厚度、品位及矿体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钼矿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有色金属工程》2015,(1)
利用MLA自动矿物分析仪(Mineral Liberation Analyzer)对福建某银多金属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根据银及铜铅锌矿物嵌布特征和赋存状态,选择合理的浮选原则流程,实现回收铜铅锌主金属的同时高效回收共伴生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银多金属矿黄铜矿与方铅矿共生关系密切,铁闪锌矿结晶粒度粗大,与硫铁矿物和脉石矿物连生。矿石中55.93%的银以辉银矿单体形式存在,其他银与铋、铅、硫元素形成硫银矿和辉铋银铅矿等以微细包裹体或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黄铜矿、铜蓝及部分方铅矿中,黄铜矿、硫银铋矿、方铅矿中的银分布率分别为29.96%、8.18%、4.53%,因此提高铜铅回收率是银高效回收的关键。浮选试验表明,对铜捕收能力强的Z-200与对铅矿物捕收能力强的SN-9#组合使用可以获得较高的铜铅回收率,银回收率与铜铅回收率具有相关性,铜铅回收率高时银回收率也高。当磨矿细度为-74μm占70%,以SN-9#和Z-200组合捕收剂浮选铜铅矿物,以石灰调节矿浆p H值在10~11,可以获得含银3 704.1 g/t,银回收率90.26%的铜铅混合精矿。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矿区处于兴蒙华力西地槽褶皱系南兴安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中部,林西隆起东缘与大板—天山凹陷毗邻部位。阐述小北沟小城子矿段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区内与次火山岩同源的深部中基性—中酸性复合岩浆,这些岩浆在浅源岩浆房中同化混杂,间歇性喷发、分异演化,使含Cu、Pb、Zn、Sn、Ag元素的成矿溶液沿林西组地层裂隙及层间构造贯入形成矿体。矿床形成温度140~370℃,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故该矿床成因为次火山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国外某高磷鲕状铁矿石的性质,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嵌布特征以及磷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含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还有少量菱铁矿以及针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鲕绿泥石和方解石。矿石中48.61%的磷存在于磷灰石中,47.22%的磷分布于铁矿物中。铁矿物主要分布于鲕粒中,并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难以分离。大部分磷灰石存在于鲕粒中并被铁矿物包裹,粒度细且与铁矿物关系密切;存在于铁矿物中的磷均匀分布且无法用物理方法分离;少量的磷以纤磷钙铝石形式出现并被铁矿物包裹。鉴于矿石复杂的工艺矿物学尤其是磷的存在形式复杂,推荐采用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处理该铁矿石。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岚霞钒钛磁铁矿进行了综合回收研究。采用磨矿-弱磁选-强磁选工艺得到钒钛磁铁矿精矿和粗钛精矿, 钒钛磁铁矿精矿和粗钛精矿经隧道窑还原磨选-钠法浸钒, 最终得到了TFe品位92.27%~96.28%的直接还原铁、TiO2品位55.47%~59.56%的富钛料和98.80%的V2O5三种产品, 实现了该矿中铁、钛、钒的综合利用。整个工艺钛、钒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73.93%和53.49%, 铁钛钒的综合利用率较传统工艺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非洲赞比亚穆利亚希混合铜矿中铜品位为1.46%,铜矿物氧化率高,为76.92%,其中难选的结合氧化铜含量较高,结合率为39.16%,导致该矿石的选别难度极大。采用显微镜观察、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MLA)等手段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矿石中存在铁质矿物浸染结合铜和包裹氧化铜的现象,硅孔雀石和孔雀石与褐铁矿和黑云母包裹且嵌布粒度较细,造成矿石选别困难。依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确定了适宜的选别流程,浮选闭路采用一粗一精一扫流程,可得到铜精矿品位为29.89%,回收率为30.56%,浮选尾矿采用加温酸浸法,可得到铜浸出率为82.19%,高效回收了难选混合铜矿中的铜资源。 相似文献
20.
温志亮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6,(6):48-51
西秦岭地区是我国金矿床分布的主要集中区,矿床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对位于西秦岭某金矿床矿石特征及矿石的可选性进行研究表明,该金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金多以粒间金和裂隙金存在于黄铁矿中,以微细粒为主,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在混合样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重选—炭浸联合流程、原矿炭浸流程两种方法进行条件试验。表明该矿为易选矿石,重选—炭浸联合流程金回收率为95.03%,推荐其作为该金矿床矿石的选矿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