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办公废纸酶法脱墨浆滤液还原糖离子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混合办公废纸脱墨过程中,不同特性的纤维素酶使纤维素降解产生还原糖的情况是不同的,文章利用离子色谱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实验条件下。纯的内切酶对纤维不产生降解;内切酶与外切酶协同作用(FPA/CMCase为0.029时),纤维被降解产生一定量葡萄糖、纤维二糖等还原糖。这不利于酶脱墨浆纤维的强度;木聚糖酶对办公废纸纤维的降解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2.
对3种不同组分的纤维素酶在酶法脱墨中对纸浆性质的影响作了研究。在酶法脱墨过程中,酶的加入能够改善脱墨效果.但同时也会影响到脱墨浆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加入能够改善脱墨浆的滤水性,并且不同纤维素酶对脱墨浆滤水性的影响有所不同;与单一组分的内切酶相比,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协同作用更有利于脱墨浆滤水性的改善;酶处理不会造成纤维长度的明显下降,但酶处理会降低脱墨浆纤维的零距抗张强度;另外酶处理能导致纤维比表面积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废报纸酶法脱墨和纤维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不同酶活性组分的纤维素酶对废报纸的酶法脱墨和纤维性能改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纤维素内切酶是酶法脱墨的主要有效成分,而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协同作用会进一步促进脱墨浆白度及滤水性能的改善;FPA活性的存在对纸浆强度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纤维纱酶中木聚糖酶的存在对酶法脱墨和滤尿性能的改善是微弱的。和化学脱墨浆相比,酶法脱墨浆具有更高的白度、相似的裂工和稍低的撕裂强度,且酶法脱墨废水的污染负荷更低。  相似文献   

4.
废新闻纸酶法脱墨过程中纤维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酶法脱墨条件下,单纯的内切酶作用不会导致纤维平均长度和粗度的下降,这是纤维改性的基础,而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协同作用使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粗度下降,是纸浆物理强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废新闻纸中的纤维与纤维素酶的作用可按下列步骤进行纤维表面的细小物质或细纤维首先被降解,从而使纸浆的滤水性能得到改善;纤维表面进一步发生剥皮作用,从而使纤维表面更为光滑;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协同作用使纤维的横断面遭到蚕食,进而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5.
废新闻纸酶法脱墨废液中碳水化合物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不同内切酶和外切酶活性的纤维素酶,在废新闻纸脱墨过程中对碳化水化合物的降解程度有很大差别。在酶法脱墨条件下.单纯的内切酶作用几乎未发现可溶性糖的产生;而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协同作用可导致大量可溶性糖的生成,并预示着脱墨浆物理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种不同纤维素酶制剂进行混合办公废纸酶法脱墨实验,对脱墨浆性能和脱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从既能提高脱墨率,又尽可能保持物理强度方面考虑,在本实验条件下,同时存在内切酶、外切酶与木聚糖酶且FPA/CMCase值为0.0292的纤维素酶比较适合办公废纸酶法脱墨,其脱墨率最高,为82.3%;裂断长仅比对照样低0.8%,成纸强度好;最佳脱墨条件:加酶量:1.0IU/g(CMCase),温度:50—55℃,pH值,5.0—5.5,时间:30—45min;浆浓5.0—5.5%。  相似文献   

7.
混合办公废纸酶法脱墨过程中纤维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对纤维表面进行观察,研究了酶处理对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用量较低时,纤维素酶对纤维表面细小纤维的降解作用可以使纤维表面变得光滑,而对纤维主体没有明显的损伤。但当酶用量较大时,纤维主体就会受到破坏,甚至产生纤维断裂。将不同组分的纤维素酶对纤维的降解作用进行比较发现,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协同作用对纤维的降解作用比单一组分的纤维素酶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以静电复印纸废纸为原料,采用纤维索酶顶处理,进行膨化脱墨研究,确定最佳酶辅脱墨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革1%(对绝下浆),膨化压力为0.9 MPa,保温时间5 min,液比1:4,硅酸钠用量为2%(对绝干浆).同时研究了此工艺条件对脱墨浆强度的影响以及纤维素酶对废纸浆聚合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酶解苇浆纤维微观结构和结晶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在纤维素酶解进程中苇浆纤维素大分子的结构及纤维形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进程中,纤维素大分子的晶型没有改变,但结晶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微晶尺寸略有降低.在酶解初期,纤维素酶不仅作用于纤维素无定形区,也开始作用在纤维素结晶区表面;在酶解中、后期,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的作用呈现周期性变化.纤维素酶解过程中纤维表面呈现周期性"剥皮"现象,并且在纤维表面出现孔洞和沟槽,在孔洞处纤维易断裂,导致纤维长度和粗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酶脱墨与化学脱墨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尤纪雪  陈牧  吴淑芳 《中华纸业》2001,22(10):26-28
木聚糖酶或纤维素脱墨与化学脱墨相比,当木聚糖酶或纤维酶用量在1IU/g时,就能达到相同的脱墨效果,酶脱墨还能改善浆料的滤水性和强度,降低返黄程度。研究表明,纤维素酶脱墨效果稍优于木聚糖酶,但当用超过1IU/g后,对浆料强度损伤加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揭示了彩色胶印废报纸(ONP)和废杂志(OMG)经酶脱墨处理后,纤维长度、粗度、结晶度等物理性质方面的变化,同时研究了酶脱墨处理对脱墨浆物理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对ONP和OMG采用生物酶法脱墨,可获得良好的脱墨效果,但纤维长度和粗度有所下降,酶脱墨处理对纤维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经酶脱墨后ONP,OMG浆的物理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膨化脱墨过程中纤维形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态的变化,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等对纤维素结晶度Crl(%)与结晶指数(O’KI及N.O’KI)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膨化对脱墨浆的纤维形态及纤维结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ONP/OMG中性脱墨剂的优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ONP/OMG混合废纸为脱墨对象,研究了17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的中性脱墨性能。结果表明,AEO-7、AEO-20和平平加A-20不仅在单独脱墨时表现出良好的脱墨性能,而且还具有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良好的配伍性,很适合用作中性脱墨剂的组分,以它们为主要组分的THJ系列中性脱墨剂具有良好的脱墨效果,如用中性脱墨剂THJ-4,可以使脱墨浆白度提高9.4%ISO,而浮损率只为10.4%。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酶与超声波协同作用对彩色胶版印刷新闻纸脱墨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酶预处理对彩色胶印新闻纸的脱墨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处理后浆的白度比空白试样提高5%ISO.虽然酶和超声波的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纤维粗度和纤维长度,但对纸张的强度影响很小.研究发现,超声波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了酶对纤维表面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速度,因而有利于油墨的脱除.  相似文献   

15.
酶和化学脱墨浆各筛分级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酶和化学脱墨浆筛分级分各种性能比较,发现酶脱墨浆筛分级分中长纤维比例增加,各级分的纤维长度趋于均一,各级分的打浆度明显降低,白度提高。此外认为P105级分是对浆料白度、滤水性和强度影响最显著的组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纤维素酶对非接触印刷废纸进行脱墨实验 ,并与化学脱墨效果进行比较。在本实验条件下 ,最佳脱墨条件为 :加酶量 :1.0 IU(CMCase) / g绝干浆 ,温度 :5 0~ 5 5℃ ,p H值 :5 .0~ 5 .5 ,时间 :30~ 4 5 min;浆浓 :5 .0~ 5 .5 %。酶法脱墨与化学脱墨相比 ,酶脱墨浆白度比化学脱墨浆白度提高 1.6% ISO,打浆度下降 6 .4 OSR,酶法脱墨废水的 COD/ BOD5约为化学脱墨废水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