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灼烧温度对氡射气析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了解锆英砂、铀矿粉、石英砂一铀矿粉混合物等含铀地质材料中^222Rn的析出情况,探索了降低这些材料中氡射气析出率的方法,并应用灼烧法研究了灼烧温度对上述材料中氡射气析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地质材料的氡射气析出率随灼烧温度升高而减小。灼烧法是一种有效降低氡射气析出率的方法,可作为对氡射气及放射性子体的防护手段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氧引气法足一仲公叭的用于隐伏油旷勘探的方法.地学中Tb技术的出现及TL量与发光体能量成比 例的结果,使人们将其广泛八用于氧的监控.正基于此,才用发光体CaSO(Tin)研制戍一种a灵敏TL 探测器,井用”‘。\m源加以校J.本文还示出了应用TL探测器和固态核系统探测器进行现场测量的结果, 并讨论了氧射气法中TL方法的优、缺点.氡射气法和铀勘探中热释光的应用@朱益平~~  相似文献   

4.
经铀和镭正常衰减而在地表天然产生的放射性/有毒氡气以痕量形式广泛分布于地壳中。它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元素,是6种众所周知的不起化学或生物反应的惰性气体之一。大多数氡气集中于距地表相对较浅的氧化带内。在通常情况下,氡气渗入大气或进入居民建筑的数量甚微,且不会危害人类健康。近几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业的发展,许多天然农场土地、森林、沼泽被民用和工业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建筑材料含有镭的同位素,随着镭的衰变而产生氡的同位素——~(222)Rn和~(220)Rn。在这种衰变进程中,氡的同位素会以足够的能量而逸散到建筑材料的孔隙中。氡的逸散效率或射气作用取决于建筑材料的微结构和组分,主要取决于建材颗粒中的镭原子分布。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富集铀的矿物中的铀的同位素是呈不均匀方式分布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种连结一块硅探测器的静电型收集器,测量了来自土壤样品中的氡射气及其氡的发放率。土壤样品中氡的原始粒子(~(226)Rh和~(232)Th)的活度则采用一台装有一块锗探测器的γ射线谱仪测量的。氡射气及其氧的发散事已被准确而快速地测定。土壤样品所具有的不同物理性质已测定。经改进了的资料分析方法可用于识别土壤样品的颗粒大小和孔隙效应。工作结果证实,发散的氧与两种土壤参数的函数具有明显的依  相似文献   

7.
在量子分子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原子核发生碎裂时的碎块质量分布、密度涨落以及混沌动力学中描述混沌程度的最大Lyapunov指数,从动力学方面对原子核的液气相变及其在临界点的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临界温度处,原子核发生最大的液气共存,密度涨落达到极大以及产生最大混沌构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断层成像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根据重建计算的特点,本文提出两类分布计算方案,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网络上多台计算机,多个独立程序协同完成计算任务,主要优点是软件结构简单,易于开发,系统造价低。  相似文献   

9.
正空气中氚的实时监测仪表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如氚本身发射β粒子的低能特性、环境γ本底、放射性惰性气体的干扰等。按GB/T 7165.5—2008(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第5部分:氚监测仪的特殊要求)中的规定,为保证氚气监测仪测量的准确性,需通过与待测对象相同的标准源对其进行校准。考虑到易用性和复现性,国际上氚监测仪的校准多选择易实现活度准确定值的氚气作为标准源。基于该目标,本项目建立了一套氚气标准气的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以高比活度氚气为原始气,通过称量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根据652个新实验数据,给出B-S型能级密度参量α和值。对自旋切割因子表示式和选值作了改进,并对所给参量进行了自治检验。其参量可用于截面计算。此外还对B-S型能级密度参量的系统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氚气与不饱和有机化合物——马蔺子甲素和异普罗匹拉富马酸盐的主要反应位置不是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而是在其它位置发生亲电取代反应。CNDO/2计算指出,反应位置的π电子可极化率(超离位度)比碳-碳双键大。  相似文献   

13.
六盘山东麓断裂断层泥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泥是断层活动的信息载体.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对采自六盘山东麓断裂带中的断层泥样品进行了测年研究,断层泥ESR年龄远大于野外地貌估计年龄.扫描电镜(SEM)显示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呈现不同微形貌,可能是断层多期次活动的结果.由于不能把不同期次形成的颗粒分开,也不能确定最后一次强烈活动能否使ESR信号完全回零,所以,断层泥EsR测年仍存在许多不定因素,还需要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4.
块状氧化铁气凝胶制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以氯化铁的醇溶液为前驱体、有机路易斯碱为凝胶促进剂,快速制备氧化铁的醇凝胶,再通过CO2超临界干燥工艺得到氧化铁气凝胶。用透射电镜(TEM)对氧化铁气凝胶的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气凝胶主要由超细微粒堆积而成。经BET和BJH测试,气凝胶样品的密度为138 mg/cm3时,孔径为97 nm,孔体积为1.97 cm3/g,比表面积为487 m2/g。XRD研究表明,组成氧化铁气凝胶的晶形结构主要为-βFeOOH。  相似文献   

15.
研究堆低压电气贯穿件的密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贯穿件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着整个反应堆的安全性能。为了使电缆贯通式的电气贯穿件能满足研究堆设计文件的密封性能要求,首先分析了贯穿件筒体和电缆密封的难点,针对遇到的难点,分别采取了法兰挤压硅橡胶板和电缆芯线灌胶密封的方法,对贯穿件的缝隙进行密封。利用氦质谱仪器,对低压电气贯穿件样机和电缆进行了密封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缆贯通式的低压电气贯穿件密封结构能满足研究堆的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在核素迁移试验现场进行的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果.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场建有一座9.0m深的负压计观测竖井和二个28.0m深的中子仪测管.分别采用WM-1型负压计系统和IHiii型土壤中子水分仪测量黄土剖面的基质势和含水量.一组负压计和中子仪测管在天然条件下测量,连续观测2年多,用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另一组测量停止淹灌后的水分再分配过程,连续观测7个月,用于非饱和渗透系数测定.结果表明: (1)降雨入渗主要影响深度、蒸发影响深度在1.0m以上; (2)水分运移可分为4个带:1.0m深度以上为强交替带,含水量、水势和水势梯度随时间变化快、变幅大,液态水的运移比较明显;1.0~7.2m深度上为含水量和水势随时间变化小的弱交替带,除黄土颗粒大小变化较大的深度处,一般来说,水势梯度方向单向向下,其中:含水量和水势在1.0~1.6m深度上随时间变化较大,液态水的运移也比较明显;在5.0~7.2m深度上,水分变化很小,基本趋于稳定状态,液态水的运移很不明显,微弱的热水汽扩散显现出来;在7.2~23.0m深度上,含水量除在黄土-古土壤-钙质结核层组合交界处有变化外,其余则基本保持与黄土颗粒大小变化相对应的稳定状态,为水分运移的传递带;23.0~28.0m深度上为毛管水带; (3)在0.4~2.4m深度上,当体积含水量θ为0.18~0.41时,非饱和渗透系数K(cm/d)为3.6×10-3~23.4,拟合得到K与θ的经验关系式:K=2.81×105θ10.51,它可适用于含水量在此范围内的马兰黄土上段; (4)在水分运移的基本稳定带(5.0~7.2m深度),应用达西方程并采取年平均方法,估算得到年降雨入渗补给量不到1cm; (5)在半干旱黄土地区,热水汽的扩散也可能是地下水的一种补给方式.  相似文献   

17.
核电站运行时产生的气载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应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优化控制.本文以秦山第二核电站试运行阶段气载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为例,使用工程判断和多属性效应函数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关键居民组个人有效剂量、公众集体有效剂量、废气治理费用和公众反应等因素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影响因素权重情况下,核电站气载流出物向环境排放量的最优值,分析了各因素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在核素迁移试验现场进行的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果。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场建有一座 9.0 m深的负压计观测竖井和二个 2 8.0 m深的中子仪测管。分别采用 WM- 1型负压计系统和 IHiii型土壤中子水分仪测量黄土剖面的基质势和含水量。一组负压计和中子仪测管在天然条件下测量 ,连续观测 2年多 ,用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 ;另一组测量停止淹灌后的水分再分配过程 ,连续观测 7个月 ,用于非饱和渗透系数测定。结果表明 :(1)降雨入渗主要影响深度、蒸发影响深度在 1.0 m以上 ;(2 )水分运移可分为 4个带 :1.0 m深度以上为强交替带 ,含水量、水势和水势梯度随时间变化快、变幅大 ,液态水的运移比较明显 ;1.0~ 7.2 m深度上为含水量和水势随时间变化小的弱交替带 ,除黄土颗粒大小变化较大的深度处 ,一般来说 ,水势梯度方向单向向下 ,其中 :含水量和水势在 1.0~ 1.6 m深度上随时间变化较大 ,液态水的运移也比较明显 ;在 5.0~ 7.2 m深度上 ,水分变化很小 ,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液态水的运移很不明显 ,微弱的热水汽扩散显现出来 ;在 7.2~ 2 3.0 m深度上 ,含水量除在黄土 -古土壤 -钙质结核层组合交界处有变化外 ,其余则基本保持与黄土颗粒大小变化相对应的稳定状态 ,为水分运移的传递带 ;2 3.  相似文献   

19.
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核素迁移试验现场进行的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果。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建有一座9.0m深的负压计观测竖井和二个28.0m深的中子仪测算。  相似文献   

20.
采用Pt-SDB疏水催化剂与亲水填料混装,考查了氢同位素氘从气、液两相间相互交换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天然水流量的增大,开始时催化交换效率增大,而后趋于平稳;在相同的液体流量下,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催化交换效率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交换效率增大;在同一温度下,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大,气相总传质系数(Kya)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而反应温度对Kya影响显著,高、低气体流速下两者的活化能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