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传统的角接触球轴承刚度计算中,基于经验公式估算的轴承刚度未考虑载荷引起的接触角变化。为评估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基于Romax CLOUD得到不同接触角下角接触球轴承的设计参数,并根据该设计参数分析对比了不同接触角条件下经验与拟静力学轴承刚度计算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接触角为40°时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在其他接触角下,两者计算结果偏差随着载荷增大而逐渐增大。通过对比计算,得到经验公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对于机器人用薄壁角接触球轴承而言,在满足其一定寿命的基础上,接触刚度是轴承第一性能指标,轻量化是其另外一个重要指标,为此,以某机器人用薄壁角接触球轴承为对象,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根据轴承的实际工况要求,建立了以内圈沟道曲率半径系数、外圈沟道曲率半径系数、滚珠直径、节圆直径和滚珠数为影响因素,以接触刚度、接触疲劳寿命和质量为目标函数的薄壁角接触球轴承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得到了每个因素不同水平值所对应的目标值;然后,基于正交试验法对轴承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最后,通过极差分析和综合平衡分析法确定了轴承的最优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一定寿命条件、较高刚度和轻量化的设计要求,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轴承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可对其他类型轴承的优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法的薄壁角接触球轴承接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承》2016,(9)
滚动轴承经典理论都是以刚性套圈假设为前提,计算时不考虑套圈变形,但用于分析柔性套圈支承的薄壁轴承时,误差较大。基于ABAQUS建立薄壁角接触球轴承ZR76/82C的三维模型,分析了在柔性约束下套圈的变形情况及壁厚对套圈变形的影响,并与刚性约束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柔性约束下套圈将不再保持几何圆,与刚性约束下的轴向位移计算值相差较大;壁厚对于套圈的变形影响很大,壁厚较小的情况下不可忽略套圈的变形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球轴承拟静力学设计分析方法,引入“套圈滚道控制假说”,建立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多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模型和优化算法,采用分层序列和目标综合的方法,开发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和绘图软件,并获得了718、719、7(1)0、7(0)2四个系列共计113个型号轴承的优化主参数。  相似文献   

5.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遗传算法,分别以额定动载荷和额定静载荷为目标函数,对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进行优化设计。轴承的设计变量包括每列的钢球数、钢球直径、内滚道沟曲率半径系数、外滚道沟曲率半径系数和轴承节圆直径。与标准值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的轴承有更高的额定动载荷和额定静载荷;并且不同的目标函数下获得的轴承优化设计方案的变量值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轴承》2016,(12)
利用VB和APDL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输入几何、工况等参数,实现柔性或刚性支承下薄壁球轴承的力学性能分析,并增加基于正交试验的结构优化设计模块,以疲劳寿命、刚度及综合性能为优化目标,实现对薄壁轴承的结构优化,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用薄壁角接触球轴承壁薄,易于发生较大形变。采用LS-DYNA软件建立了该轴承模型,进行轴承动态特性研究。研究发现,该轴承运转过程中,钢球组稳定运转但时而伴随有较大的速度波动和应力冲击;径向载荷承载区域及最大应力的变化总体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钢球和内外滚道处的最大应力值及出现的位置一直处于动态变化,并非一直位于径向载荷指向的最下部,整体应力分布沿径载方向最下部处向两边呈波动递减的趋势。对轴承在不同转速、轴向载荷、径向载荷下的振动情况分析,应控制轴承的轴向载荷不超过2500N,径向载荷不超过轴向载荷的两倍,转速不应超过16r/s。  相似文献   

8.
这里以角接触球轴承25TAC62B为研究对象,采用SKF法计算轴承的发热量,将轴承座外表面分为五个面,基于随机有限元方法对轴承座与轴承的装配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轴承内外圈及滚动体温度的离散程度变化规律,以及对轴承座五个外表面对流系数的敏感性,并分析轴承座内表面与轴承外圈外表面的径向热变形情况.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轴承温度控制和轴承部件热结构耦合随机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轴承》2015,(10)
以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保持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类轴承保持架的运动状况分析,提出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能够满足高速状态下长寿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角接触球轴承所处的高温环境和不同的轴向预紧量条件,分别采用拟静力学方法和力热耦合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力学特性计算分析。基于角接触轴承拟静力学,在给定径向力条件下,轴承轴向力在40~170N范围内变化时,轴承的接触应力先下降再上升,在轴向力为70N处出现最低接触应力,即轴承的预紧力合理值应在30N左右。采用力热耦合分析方法,对采用预紧力40N即轴向力为80N时的轴承接触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相应的考虑较高环境温度和转速影响的内部接触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力热耦合的分析方法,考虑高温度环境和轴承的大负载特点,低的接触应力状态对避免轴承提前失效和保障轴承寿命更有利。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床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复杂工况下的接触分析问题,首先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球-平面接触进行有限元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赫兹公式理论解进行比较,验证有限元接触分析的正确性;然后分析了网格细化程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最后建立了完整的角接触球轴承参数化模型,分析载荷、转速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得出如下结论:随着载荷的增大,每个球与内外圈的接触应力均增大,且与内圈的接触应力大于与外圈的接触应力;随着转速的增大,球与外圈的接触应力增大,而与内圈的接触应力减小。为角接触球轴承耦合热应力等的分析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拖拉机离合器轴承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某拖拉机离合器轴承的失效原因.提出的改进措施为:高温回火,增加轴承外圈端面超精工序,将接触式橡胶密封改为非接触式金属防尘盖密封,将尼龙保持架改为冲压钢制碗形保持架,选择工作温度为-30~300℃的长城锂基润滑脂,填脂量为30%~50%.改进后离合器轴承的台架试验表明,主、副离合器...  相似文献   

13.
王东峰  叶军  杨伯原  宋丽 《轴承》2007,(8):8-10
利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对汽车空调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进行设计,提出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以额定动载荷较大、摩擦力矩及旋滚比较小的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角接触球轴承的静态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经典Hertz弹性接触理论的解析计算方法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轴承工况相同的条件下,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接触特性参数的一致性较好,但各有特点.解析计算法编程复杂、解算难度大,只能算出接触区的主参数,而有限元法边界设置十分复杂、技术性强,可仿真轴承接触区的工作状态,且表达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5.
对混合陶瓷角接触球轴承和全钢角接触球轴承的陀螺力矩、自旋滑动、高速下公转打滑、硬度、抗粘着性、电阻率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述了混合陶瓷角接触球轴承高速和长寿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为对象 ,介绍了它的基本结构和结构参数 ,定性分析了它们对轴承高速性能和刚性性能的影响 ,给出了用于高速旋转和超高速旋转应用场合轴承结构及结构参数的确定原则。这些确定原则对其他高速精密轴承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附图 1幅 ,参考文献 11篇  相似文献   

17.
姜长政 《轴承》2002,(10):28-30
从沟道表面粗糙度、装备质量、沟道磕碰伤及钢球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角接触球轴承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噪声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借助COBRA软件对某角接触球轴承的游隙和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大大减少轴承的接触应力和滚道磨损发热量,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根据Hertz接触与滚道控制理论,对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进行了高速工况下的动态接触特性分析。利用Matlab编程,求解得到了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主要动态接触特性参数,为高速精密角接触球接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为高速轴承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