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在安徽池州市成功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1年后,池州市建委邀请英达参与了该市首批海绵城市示范项目——齐山大道改造工程。"公路医生"英达仅用了2周实际工作时间,就让改造后的齐山大道遇大雨再无积水,为推动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作出了贡献。池州市着力打造全国中小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典范,积极探索具有池州特色的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致使暴雨、特大暴雨频发,我国多个城市发生内涝灾害,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行。城市暴雨内涝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暴露了我国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状况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保障不相适应的矛盾。海绵城市建设正是国家基于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要像海绵一样,遇到雨水时把它们吸纳起来,缺水的时候再吐出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要求城市有更多的海绵体,包括河、湖、池塘等天然水系,特殊的规划设计让城市中的绿地、花园、道路、房屋、广场成为滞留雨水的绿色设施。届时,整个城市将建立"渗、蓄、滞、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的新型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将80%左右的雨水留住。目前,安徽省已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按照要求,到2017年底,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大连已进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并在庄河选定21.8km~2区域先行先试。试点不仅为大连的绿色发展探索了新路,其建设经验还将在全国示范。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蓄存的水可以释放利用。2009年,大连市就启动了海绵城市的课题研究,并在部分区域进行尝试,庄河昌盛海绵城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新时代推动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国家行动。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化发展历程和国内各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化现状,对新形势下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化工作提出了系列建议。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与智慧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共同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的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范学 《城乡建设》2022,(19):33-36
<正>六安市,地处安徽省西部,长江、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淮河一级支流新老淠河穿城而过,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调蓄洪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长江-巢湖”流域水系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安徽合肥、淮南及河南信阳等地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承担着万亩良田的灌溉任务,在长江生态保护中区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扬州市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扬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和各项技术措施的适用条件,指出扬州市海绵城市应在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绿地和雨水管渠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各种单项设施对其进行合理地系统优化,以较小的资金投入使扬州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形成点线面的全覆盖格局,从而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10):204-205
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日渐增加,一方面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种恶劣天气频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出现;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产生大量的垃圾或随处填埋,许多化工企业向地下排放各类污水,对城市水生态环境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了大中型城市频繁的内涝和短期的缺水现象,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市基本的水生态环境和正常的水循环系统。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型发展城市理念指引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尽快地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新概念的提出为整体修复破损的城市水生态环境创造了契机,通过研究、探索、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将进一步优化现有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各种机械设备大量产生,人们解放了双手,各类化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伴随其而来的还有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目前世界各国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对气象的认知,于是就有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0.
正海绵的哲学海绵城市是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气候特征而提出来的,以中国悠久的水文化遗产为基础,融合了当代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和生态城市思想而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具有鲜明的中国性和国际的先进性。以海绵来比喻一个富有弹性、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的生态型城市,是  相似文献   

11.
正武汉市首条透水沥青道路日前在该市"海绵城市"建设青山试点示范区铺装成功。此次铺装的"透水沥青"是当地企业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研发的又一新型绿色建材。据介绍,"透水沥青比普通沥青的颗粒要大3倍,呈规则颗粒状,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专用升级沥青材料,铺设的路面呈多孔结构,能更好的排水、降噪、抗滑,还可承载2t左右的车辆行驶。"  相似文献   

12.
正3月14日凌晨,云南建投混凝土公司昆明分公司透水混凝土试生产成功,并顺利供应"官渡区彩云北路市容环境提升改造工程"C20透水混凝土40立方米。预计将为该项目供应透水混凝土3000立方米。此次透水混凝土的成功生产将助力昆明建设海绵城市。根据《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到2020年,20%以上的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2030年,80%  相似文献   

13.
《砖瓦》2019,(9)
正走进陕西汉秦再生资源利用公司(以下简称"汉秦再生资源")的生产车间里,各种呈不规则形状的一大块建筑垃圾成了流水生产线上的原材料,短短3个小时,数块再生砖成型了。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旧城改造、征地拆迁等项目增多,由此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如何实现资源化再利用?陕西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如今,建筑垃圾已经变身为公路路基、市政建设用材,并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为建筑垃圾再利用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14.
《重庆建筑》2015,(11):50-50
<正>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近日说,目前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与城市群的形成极大地改变了洪涝特征,也造成水循环过程的畸变和区域性气候演变,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各类水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水问题,国家适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试点建设工作。目前,各地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今年南方和华北一些城市出现严重洪涝,使人们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很多疑问,到底海绵城市是否应该很好地解决洪涝问题?怎样才是真正的海绵城市?笔者根据16年从事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梳理和探讨个人的体会与见解。  相似文献   

16.
《砖瓦》2015,(8)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被不断的不合理或过度开发建设,致使近几年城市洪涝问题尤为突出。据国家防总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已有41座城镇遭受内涝。为了使城市摆脱看海的困境,国家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措施。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内涝、水体黑臭、河湖生态退化等水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与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密切相关。针对众多的"水问题",海绵城市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一、关于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应用这里所说的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水问题",主要是指废水利用问题。据悉,当前人类活动直接排放的废水量比处理量大得多,产生的废水给全球环境带来的负荷日益剧增,即使是发达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随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内涝、水污染、生态系统污染等问题频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新型城市管理理念,构建海绵型城市,转变依赖大规模水利工程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思路,探索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我国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也紧随潮流。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AUTO CAD等辅助制图软件的逐步成熟,规划设计摆脱了传统的绘图板。21世纪初,MIS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规划管理部门实现了图文一体的全流程信息化办理。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规划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宣传规划,实现政民互动。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规划部门通过管理理念的变革,信息化发展水平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中始终处于前列。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海绵城市建设背景、早期海绵城市建设雏形进行论述,系统阐述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从而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保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