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31)
<正>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一把启迪学生数学智慧的钥匙。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反思,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从而把知识学得更活,通过反思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自我诊断和反思,提高辨析知识、沟通知识的能力,由此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数学学习的素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生活化。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0):17-18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摆脱被动"沉睡"的状态,实现主动探究的觉醒,这是多么重要!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不断激发、催化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课堂学习"主人"的能力,这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深度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思想方法,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强调知识的广度、深度、关联度。文章以人教版"最大公因数"一课"预习学习单"的设计为例,从学生知识起点、学习过程的体验、学习成果的整理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Z1)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与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能力与学习经历,在"重新组合"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索,力求获得知识与能力的"重新发现""重新领悟",从而初步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及基本技能,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即"学习迁移"能力。这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物理知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数学学习能力作为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其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乃至人生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由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能力所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主要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5)
<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建构是学习时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内化已学知识或经验,进行真正思考而生成的新知识,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因此在数学课中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理顺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就非常重要。复习课的任务是整理归纳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具体化,提升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知识建构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尝试以思维导图为载体,以深度练习为手段助推学生知识建构能力,下面以"长方体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2)
<正>人类对未知事物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从而总结出规律,构建知识框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地理实验的特点是比较直观和形象,能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思维探究能力。过去由于教学观念和条件的限制,地理实验教学得不到重视。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