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小频移键控(Mirlimum Shift Keying,MSK)信号是一种相位连续、包络恒定、并且占用带宽最小严格正交的2FSK信号。本文研究MSK调制与解调的工作原理,然后构建基于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模块,通过仿真实验采呈现MSK的误码率图,最后结合理论对仿真图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基于电压最优算法的采油机节能方法,并给出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以LPC2132单片机为MCU对采油机的电压、电流和相位等信号进行采集,利用TMS320C6701EVM通用DSP进行OFDM调制解调实现利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对系统软件进行了方案设计,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为采油机的节能及其远程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决策论的方法,对7种通信调制信号进行识别。利用MATLAB对AM、DSB、SSB、2ASK、2FSK、2PSK、4PSK进行特征提取,根据不同信号在瞬时相位,瞬时幅度,瞬时频率上的不同特征识别出各种信号。  相似文献   

4.
建立基于VISSIM仿真系统的有轨电车线路交叉路口信号优先仿真模型,通过比较不同信号优先策略下的有轨电车运行效果、以及对冲突相位车辆通行的影响,分析不同交通条件下所适用的有轨电车信号优先策略。  相似文献   

5.
GMSK调制方式是目前应用于移动通信中的一种典型的调制方式,该调制方式具有已调信号包络的幅度恒定不变等特性。介绍了GMSK调制方式的调制原理,以及其应用在移动通信中的原因,在理论分析了GMSK调制原理的基础之上,设计一个GMSK调制解调系统,并通过仿真来观察其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高压线路的相位无线检测法进行研究分析,该法主要由一个接收装置与两个发送装置所组成,其中发送装置是通过限幅电路与电磁耦合来进行电网电压信号的采集,把所收集到的电网电压信号实行ASK调制并发送至接收装置。然后接收装置解调所接收到的这些电压信号,通过解调以后恢复其原来的相位信号,以此间接的检测被测线路相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提供更高的比特速率和频带利用率的前提下,保证信号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和抗频偏能力,提出了线性调频高阶调制解调。首先仿真实现了直接中频采样、数字下变频的 8DPSK 全数字线性调频调制解调,仿真了其在高斯信道下的误码性能,实现了 FPGA 系统设计。并根据高阶调制信号的星座图的特点,采用相位旋转的抽样判决方法,使得运算简单化。最后在 PCB 板上利用CycloneII 芯片实现,并进行了功能验证,得到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2PSK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和数学模型,基于LabVIEW对2PSK系统进行仿真,通过调整载波频率、码率等参数,观察不同参数设置时,2PSK系统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设计较好的实现了2PSK信号的调制和解调过程,有助于加深对2PSK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以相位调制潜像法光栅防伪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通过算法来实现的数字光栅,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数字光栅是光栅防伪中提取潜像的唯一工具,结合宿主图像分辨率、加网线数、光栅条空比的量化关系,利用Matlab完成两种不同类型数字光栅的制作并获得清晰提取图像;通过主观和CISI、FI、TI三种客观方法对该算法实现的数字光栅提取潜像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软件法光栅的质量进行了比较。算法光栅能够提取清晰的防伪潜像,提取质量优越于软件光栅且在品红和青通道有较好的适用性。算法光栅对相位调制光栅防伪方法有普遍的适用性,光栅精度高,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战争中,为在恶劣电子战环境下取得电磁优势,要保证己方通信系统正常运行下对敌通信系统实施干扰,破坏其信息传输,导致敌方通信系统无法通信。文章首先介绍了一般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字调制方式的调制解调器的仿真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现。利用高斯白噪声通过低滤波器获得基带高斯噪声,将基带高斯噪声对载波进行调幅。选择不同滤波器得到宽带噪声调幅干扰,将窄带干扰信号中心频率搬移得到多频噪声干扰。把得到噪声干扰加载到不同数字通信系统调制模型,计算不同干信比下的系统误码率,通过系统仿真计算得到干扰样式下各种数字通信信号干信比与误码率关系曲线,分析干扰样式变化对不同数字通信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BDPSK非相干解调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BPSK的非相干解调方法,并对其解调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仿真。BPSK借鉴了BDPSK的非相干解调的方法,利用其前后相邻的两个码元之间的相位信息,进行非相干解调,然后进行一次反变换,得到BPSK的基带信号。  相似文献   

12.
图像处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使图像质量提高的技术,是人类获取信息、表达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而图像平滑技术作为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提高图像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主要研究基于空域和频域的图像平滑技术,然后通过编程给出四种平滑技术的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不同雷达工作模式的信号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方法。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雷达信号的脉冲宽度、脉冲重复周期、脉内调制样式和数据率等特征均有所不同,所以该文利用这4个特征参数构建1个图像矩阵,再提取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的特征,送入CNN进行雷达工作模式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特征是雷达信号细微特征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对雷达信号分选和识别,高可信度地判别雷达属性,必须对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特征进行分析。小波变换特别适用于非平稳信号的分析,作为一种特征提取的工具己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常见的几种雷达信号进行了调制方式的识别。  相似文献   

15.
配电网工频通信技术(PFCS)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基于电力配电网络的通信系统。它使用50Hz电力工频电压、电流作为调制信号的载体,在电压波形的过零点附近加入调制信号,在下行通道上调制电压波形,在上行通道上调制电流波形,以实现双向通信。本文对工频通信系统在配电网中的测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RFID(Radio Frequency Iden TIficatiON)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获取目标对象的相关的数据信息),但是与其他一般的识别方式不同的是,RFID式识别方法是非接触式的。射频识别技术的核心在于标签的制作,以往射频识别往往采用"减法"工艺,通过刻蚀等方法将金属物质或堆积,或固定在基本载体上,而RFID的出  相似文献   

17.
在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简称PLC)技术中,其信号传输媒介是低压电力线,能够实现信息交换以及数据传递。文章对低压电力线信号的阻抗、噪声和衰减三大特性作了详细分析,建立了信道基本模型,论证了BPSK调制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可视加密的基本思想是把密文信息分解成为多个部分,这些部分被称为可视密码的共享信息。自从可视加密算法出现,就被运用到各种领域,从而使可视加密的方法得到完善。给出一种基于网点位置的二进制相位调制(2PSK)和光栅的光学特性相结合的信息植入方法,来实现可视加密。其利用一个和载体图像相同频率的光栅片叠加产生莫尔条纹,该方法能够通过莫尔现象的性质和印刷加网技术的特性来实现信息的解码。由于利用可视加密的信息隐藏和显现,可减少对设备的依赖性并降低防伪成本。在图书版权保护方面,采用这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盗版侵权问题,同时也给图书提供了增值性服务,获得相应的图书增值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微弱电流信号检测技术存在的背景噪声、电路噪声、元器件噪声等的干扰往往大于信号本身,从而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微弱电流低噪声信号放大应用电路.该设计采用高精度、小阻值的反馈电阻和高性能运算放大器AD795对T型I/V转换电路进行改进,选用高性能分立元件搭建前置放大电路,进而基于调制-解调原理设计锁相放大电路.软件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具有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各种传感器微弱信号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时频分析法逐渐成为信号分析的强有力工具,特别是处理频谱随时间变化的非平稳信号。本文以无线通信系统接收机为例,采用时频分析的信号预处理方法,通过分析典型信号的时频特性,获得了接收机灵敏度的处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环境下,平稳信号的STFT的处理增益约为10dB,非平稳信号重排技术可减小交叉项的干扰,提高时频表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