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1)
一直以来教师在品德课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却忽视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道德实践能力低下、知行不一。而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编写提倡活动型教学,在设计中引进鲜活的信息,能激发学生兴趣,焕发学生道德实践的活力。通过融入真挚的情感,会唤起学生共鸣,以情动人。巧妙设置两"难"思辨,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还能丰富学生道德实践的认知。向课外延续拓展的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真实生活体验,是情境模拟无法替代的。活动设计中有了以上四要素的助力,必将提高学生道德实践的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1)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生活""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为三条主线,同时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符合低段学生的学龄特点,教材的编写者有先见之明,早已"量体裁衣"——在教材的编排内容上融入了一定比重的童谣。童谣如何"趣"教才能彰显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精彩呢?文章现以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例,详细介绍"趣"教道法的四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8)
为了加强初中生的思想教育,教育部专门开设了道德与法治,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门课程偏理论化,难免枯燥乏味,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能够生活化。就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展开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9)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一定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实效。然而,很多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却存在很多误区,导致教学效果低下。针对误区,文章提出了一些在创设情境中应该把握的原则:具有针对性、把握生活性、遵循适度性、注重生成性、突出启发性,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境教学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
<正>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关于写作"深刻"作了如下阐释: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要求高中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议论文走向"深刻"呢?笔者以为平日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辨训练。比较思维不失为提高学生思辨品质的捷径之一。结合优秀作文,总结以下三种方法。一、同异比较,诠释概念议论文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进行思考。"是什么"部分主要完成对概念的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1)
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是对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直接呼应。以2021年常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卷中的一道试题为例,从试题评价中挖掘政治认同培育的要素:立意的逻辑转变,指向政治认同;情境的主题化设计,深化政治认同;任务的系统化布局,强化政治认同。同时,从考试评价的层面探究政治认同培育的思路:构建知识框架出"真知",巧设主题情境促"真信",优化活动设计推"真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情境探疑"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设激励情境,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实践情境,锻炼学生意志;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0)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能讲会说。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是激发兴趣,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二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倾听和争辩能力;三是开展活动,达到语言与思维的有机结合;四是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1)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会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敢问;创设多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动机,让学生想问;灵活适用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会问;科学运用教学评价,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乐问。从而使学生善于用批判的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感知世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0)
<正>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让生活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如何实现道德与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