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2)
苏霍姆斯基曾说:"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是否一致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一致性较差,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空有其表的房子,一碰就会倒塌。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更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完善。家校共育,需要教师走出教室深入家庭,需要家长走出家门加入学校管理,进而真正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其后续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7)
<正>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难鸣。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如何才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4)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将影响学生在校的成功与否,并进而影响到其以后的发展。学校教育并不是孤立的,相反它受到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将对学生的成长教育产生巨大的作用。关于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理论的研究在近十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的起步较晚。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比国内和国外家校合作,对我国家校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Z1)
<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教育力量,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难以形成合力,无法互补,暴露出诸多问题。那么,学校该采用哪种方式与各个家庭配合开展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收到"1+1>2"的教育效果呢?这是我们一直在学习、研究、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6)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如何开展好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弘扬新时期大家访活动、召开别具匠心的家长会和巧用私人订制的家作记载本这三个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探究出发,创新家校合作艺术,构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共育未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Z1)
<正>《吕氏春秋》有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想方设法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校融合工作如何在学校管理中落到实处、做出新意,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我校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借助家长会议、定期家访、学校网站、钉钉群、微信群等渠道,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教育合力,全面科学育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2)
开展"家校合作",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是时代与现实的呼唤,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的全新模式。本文就如何衔接家庭和学校,开展家校合作以推动学校英语教学的高效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2)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逐渐结合,家校合作已然成为教育学界发展的主流。在我国,家庭教育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渗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也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家校合作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可轻视的。1.家校合作的概况家校合作是指教育者与家庭共同承担学生成长的责任,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其主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这样的关系来强化学校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在家校和学校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同时,家校之间的责任推诿,使得家校合作工作困难重重。针对家校合作的问题,应从文化、经济和政策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
家庭教育是对儿童成长发展起深远影响的基础性终身教育。研究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F县和Z县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仍面临着亲子交流互动缺少关爱、耐心与尊重,家长家教观念存在认识误区,家教内容忽视德育和言行教育,隔代教育凸显溺爱之害,家校合作表露现实窘态等诸多现实困境。为此,应发挥政府在政策保障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强化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和农村社区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多方合力,让家庭教育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