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  PALOP  J.  PARAREDA  O.  BALL  S  A.  MARSAL  郝霞 《北京皮革》2009,(8):81-85
在第2部分,我们采用了十八种不同类型的加脂剂对铬复鞣后的蓝湿皮进行加脂,然后分别进行温度和紫外光试验.评价了铬复鞣工序对皮革发黄、退鞣和六价铬形成的影响,并将所得的结果与没有进行铬复鞣的第1部分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铬复鞣革的发黄程度比没有进行铬复鞣的革发黄程度低;对于收缩温度.尽管铬复鞣革的收缩温度有偏低的趋势,但不存在线性变化。在铬复鞣革中.六价铬的含量随着加脂剂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这些被氧化的铬可能是来自于铬复鞣工序中残留的或者是结合不牢固的铬。对于皮革的耐紫外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铬复鞣革的发黄程度和收缩温度的降低幅度都相对较小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本文选择了八种加脂剂,与作为参照的硫酸化甘油三酸酯进行比较,考察了它们对皮革物理和感官性能影响,并为四种不同种类的皮革产品选择了最合适的加脂剂品种。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研究了荆树皮栲胶对皮革中六价铬的预防作用.试验证明:经多种不同加脂剂分别加脂后铬鞣革,在pH-5.0~6.0范围用适量荆树皮栲胶和铬复鞣后,分别经24 h,85℃加热和24 h紫外光照射强化处理,经检测六价铬含量均明显降低,许多情况下,皮革中六价铬含量小于5ppm,符合国际标准[1].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荆树皮栲胶对皮革中六价铬的预防作用。试验证明:经多种不同加脂剂分别加脂后铬鞣革,在pH=5.0-6.0范围用适量荆树皮栲胶和铬复鞣后,分别经24h,85℃加热和24h紫外光照射强化处理,经检测六价铬含量均明显降低,许多情况下,皮革中六价铬含量小于5ppm,符合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铬鞣剂用量、加脂剂和复鞣剂的种类及干燥温度对坯革中六价铬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铬鞣剂用量越大,坯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越高;加脂剂对坯革中六价铬含量的影响很大,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加脂剂有利于六价铬的形成;不同类型的复鞣剂抑制皮革中六价铬生成的效果不同,栲胶的抑制效果最好;干燥温度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有显著影响,干燥温度越高,皮革中六价铬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5.
对常规铬鞣工艺与无铬多金属鞣剂ZAT鞣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ZAT鞣性强,收缩温度达到91.9℃,废液中锆离子的浓度为276 mg/L,锆离子的吸收率达到95.32%;铬鞣皮的收缩温度虽然高,达到116℃,但废液中铬离子的浓度为1467 mg/L,铬离子的吸收率仅为72.58%。研究了八种加脂剂对ZAT鞣皮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脂剂对ZAT鞣皮革的收缩温度具有不同的影响,特别是PF磷酸化合成加脂剂加脂的皮革的收缩温度相比初鞣皮胚下降了15℃,应避免使用。究其原因为PF磷酸化合成加脂剂,含有磷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结合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从而严重影响ZAT鞣制皮胚的收缩温度。其他加脂剂对ZAT鞣皮革的收缩温度则影响不大。此外,GHL、SP11加脂剂加脂后的皮胚白度好,柔软舒适,非常适合用于白色革和浅色革。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不同温度及紫外光作用下铬鞣皮革样品中六价铬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以及紫外光下分别处理12h后,所测的37块皮革样品中,30块的六价铬含量增加,7块六价铬含量未变化(未检出)。在60~90℃条件下的热老化结果表明,样品中六价铬的含量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加;紫外光老化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35~50℃),样品中六价铬的含量亦明显增加。试验结果反映了预老化对铬鞣皮革样品中六价铬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朱晔 《中国皮革》1999,28(13):25-28
该合成皮革加脂剂是一种阴离子型皮革加脂剂。主要用于铬鞣革的加脂,能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乳液,对皮革有较好的渗透性,与皮革纤维的亲合力强。用它加脂后可使皮革丰满、柔软、无油腻感,是目前我国制革行业中主要的加脂剂品种之一。该合成皮革加脂剂的生产可分成三大...  相似文献   

8.
阳离子皮革加脂剂用于纯铬鞣革加脂可以渗入革的内层。经过植物鞣剂或合成鞣剂复鞣以及染色后的铬鞣革,革的表面电荷有了改变,用阳离子加脂剂进行加脂则油脂结合在革的外层,从而使革的粒面滋润,防止脆裂。用于绒面革则可使绒毛具有光泽。所以这一类加脂剂在生产中常用于第二次加脂,即在加脂时先加入阴离子型加脂剂,然后再加入少量阳离子型加脂剂,作为补充以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单烷基磷酸酯对铬鞣革的柔软效果,以削匀革重7%剂量的牛蹄油与有C_8-C_(22)不同烷基链长的MAPs的混合物对铬鞣革加脂,加脂革的柔软性用伸长率、耐折刚性等力学参数及延伸和弯曲时的感官试验来评价。皮革加脂剂的抽提值用索氏抽提器和二氯甲烷测得,皮革的临界表面张力(r_c)仍用沉浮法测定。本文讨论了皮革的柔软性与C_(16)-MAP和牛蹄油的配比,r_c及MAPs烷基链长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过去25年中在皮革制造方法上、对皮革性质的要求上和相应地也在皮革加脂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皮革加脂过程、新型加脂剂的发展及加脂方法的改变。战时,由于缺乏油脂而产生的油脂代用品,现在与重新供应的天然油已经发生了竞争而显示其为合格或消失了。随着植鞣过渡到铬鞣和重革过渡到轻革而使涂油脂法几乎  相似文献   

11.
一、CES加脂剂小试产品的应用试验 (一)试验品种铬鞣猪正面服装革、脲环1~#—铬结合鞣猪正绒鞋面革、铬—植结合鞣牛反绒鞋面革。 (二)试验方法 1.猪正面服装革在成都市皮革研究所工艺的基础上,仅以CES加脂剂代替或部分代替原工艺中所用的西德Trumper公司的EZR、SWS和OST三种加脂剂(以后简称进口加脂剂),对经统一染色后的革进行加脂对比。每个方案10张坯革,各方案中都有一  相似文献   

12.
以6种常用加脂剂单一组分为参比,研究了四种磺化油加脂剂STO、SEO、ST-TO、SS-1在铬鞣革中的渗透情况及其加脂后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磺化油STO、ST-TO、SS-1的渗透性能优于其它加脂剂。四种磺化油加脂剂对提高皮革伸长率在作用大于除亚硫酸化鱼油以外的其它单一加脂剂。磺化油SEO与硫酸化牛蹄油加脂的革抗张强度相当,大于其它加脂剂。磺化油SHO、STO、SEO改善铬鞣革撕裂强度的能力优于硫酸化鱼油、亚硫酸鱼油及硫酸化牛蹄油。磺化油SS-1和STO有良好的填充性,可提高皮革的丰满性和手感。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研究了坚木栲胶对皮革中 Cr( )的预防作用。试验证明 :经多种不同加脂剂分别加脂后的的铬鞣革 ,在 p H=5 .0 - 6.0范围 ,用适量坚木栲胶和铬复鞣后 ,分别经 2 4 h、85℃恒温干燥箱加热和 2 4 h紫外光照射强化处理 ,经检测皮革中 Cr( )的量均显著降低 ,许多情况下皮革中 Cr( )的量小于 5 mg/kg,符合国际标准 [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皮革分步加脂的作用和耐电解质类皮革加脂剂的开发与应用;认为通过在浸酸、铬鞣或复鞣时加入部分加脂剂有利于油脂在革内均匀分布,提高成革的柔软性和丰满弹性,同时也能促进铬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全植鞣、铬鞣和半铬鞣的山羊皮,使用硫酸化蓖麻油及橡胶籽油混合物(硫酸化混合物)与谭9进口硫酸化加脂剂进行了加脂特性的对比研究。硫酸化混合物与在尼日利亚的制革厂普遍使用的同类进口加脂剂相比,得到了赞赏。另外,这种硫酸化混合物相对于对照革样,似乎有更多的油脂崮定在皮革上。与全铬鞣和全植鞣相比,此产品能赋予半铬鞣和铬复鞣革更好的柔韧性,使用这种硫酸化混合物加脂的所有革样,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已达到同种类别产品的国际标准组织(ISO)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TR-1加脂剂是利用造纸工业副产品-塔尔油加工改性而制得的皮革加脂剂。可用于各种轻重革的加脂。乳液稳定性强,在PH5~10范围内对酸、碱、盐、铬液及植物鞣液都很稳定,该加脂剂在革上分布均匀、渗透良好。可提高皮革的丰满性,并且不会发生油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一些加脂剂的亲水疏水性能及它们对铬鞣革的耐湿颜色坚牢度的影响作了一些研究,以图得到颜色坚牢度好的优化加工条件。加脂剂的亲水疏水性能通过测定加脂染色后革的临界表面张力(r_c)来估计。r_c的测量是用一系列的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对染色加脂后的革进行染料萃取而得到。染料的亲水疏水平衡用无机性:有机性比值(IOR)来估计,这一比值是基于它们的化学结构计算的。研究发现:皮革临界表面张力显著影响皮革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化学改性的植物油制备加脂剂,并应用于皮革加脂。通过机械作用,将天然油脂与乳化剂混合制备加脂剂乳液。天然油脂中含有大量双键,在革内能够起到结合加脂的作用。对加脂剂乳液和加脂后的成革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乳液的制备方法对乳液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将其应用于皮革加脂中,其加脂效果与市售加脂剂(尤其是化学改性的天然油脂)相近。采用高碘值的油脂加脂后,成革的柔软度相近。除此之外,市售加脂剂加脂后,革内未结合的油脂含量远高于高碘值植物油脂加脂后的革。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化学改性的植物油制备加脂剂,并应用于皮革加脂,通过机械作用,将天然油脂与乳化剂混合制备加脂剂乳液。天然油脂中含有大量双键,在革内能够起到结合加脂的作用。对加脂剂乳液和加脂后的成革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乳液的制备方法对乳液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将其应用于皮革加脂中,其加脂效果与市售加脂剂(尤其是化学改性的天然油脂)相近。采用高碘值的油脂加脂后,成革的柔软度相近。除此之外,市售加脂剂加脂后,革内未结合的油脂含量远高于高碘值植物油脂加脂后的革  相似文献   

20.
2.5 耐光性加脂剂 耐光性对皮革,特别是白色革和浅色革很重要.凡含有双键的加脂剂,其耐光性较差,因为可通过氯化和氢化反应使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经久置后颜色发暗,白色革则发黄.各种耐光性加脂剂分子键中含有不饱和双键.较好的耐光性加脂剂有氯化硫酸化油、氯化亚硫酸化油、氯磺酸化脂肪酸甲酯、氯磺酸化猪脂等.硬脂酸及其衍生物也具有理想的耐光性,但放置过程中会有白色油霜浮现在革面.90年代以后,这个加脂剂得到了近一步的发展.如徐州化工研究所[16]ECS皮革加脂剂,其适用于各种轻革及软革加脂,亦适用于羊毛皮加脂.加脂后的成革丰满、柔软、弹性好,手感舒适、光滑.加脂后的皮革和毛皮均不出现脂斑,无浮油,无油腻感,无异味.ESC加脂剂与天然油脂加脂剂、硫酸化天然油脂加脂剂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高度耐光坚牢性和较好的抗自动氧化稳定性,而且比传统的硫酸化天然油脂稳定,是一种很受制革厂欢迎的新型高档白色革加脂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