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构建了河南省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从结果发现,河南省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产业集聚水平对河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河南省产业集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促进河南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1.388 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公路运输发展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4年指标的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将各主成分得分结合主成分权数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各区域的综合得分;最后,按综合得分对各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归类,并进行分析评价,作为解释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地关系协调与否不但会影响社会系统的平衡性,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都有重大影响.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以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典型中等地形地貌类型和主导经济活动方式为主要依据进行了地域划分,详尽阐述了其区域基本特征、主要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方向等.在此基础上,对焦作市的经济结构转型提出加大第三产业投入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地区规划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提升城市综合品位等3点建议.为其他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在多方位、多层次存在着互动作用,两系统互动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构建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区公路交通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全省的交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河南省多数地区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状态。应加大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投资力度促进河南省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水、土、能等资源是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研究区域各种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排放的相互影响机制,对于推动资源节约和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6—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南省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水、土、能等资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总体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地市之间差异明显;2在河南全省及三大区域的空间大尺度上,资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在河南省地级市空间尺度上,资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强度的对应关系并不完全吻合;4对于不同区域而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碳排放强度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对碳减排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目标应该有所侧重和区分,采取差别化的发展策略,这对于河南省未来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及其在区域综合发展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已日益为人们所普遍认识和熟悉了.随着区域规划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迅速发展,系统建模技术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本文旨在全面论述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系统工程规划原理,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系统建模方法,并辅以计算机仿真示例.  相似文献   

7.
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金融指标,社会融资规模能够较全面地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通过对河南省近十年的经济数据的协整分析、因果检验,得出了扩大社会融资规模能够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结论;再结合河南省的金融现状,提出了健全金融组织体系、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等措施,以达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政策背景下,社会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实行。作为可以有效支撑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区域综合系统,需要在考虑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情况下保证系统经济低碳运行。结合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提出了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以系统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绿色证书交易、碳排放等因素,构建了包含电、热、冷负荷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场景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绿证交易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可有效提高系统总收益且兼顾了环境效益,为系统的经济低碳运行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耕地资源投入、产出及外部条件3个方面构建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2008—2018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利用产出虽然逐年增长,但耕地受污染情况严重,耕地资源仍然不足;2008—2018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其综合评价值由0.378增长至0.405;2008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豫南和豫西地区,包括驻马店市、周口市、商丘市、信阳市和洛阳市,耕地利用效率较低的地级市有鹤壁市、济源市和漯河市;2018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较高地级市与2008年一致,但耕地利用效率偏低的区域呈增加态势;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未来可通过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耕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升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等途径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样本,结合202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通过选取经济评价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经济活力和经济潜力为主要因子,对河南省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经济差异化明显,郑州市断层第一,多数城市的经济综合因子和经济活力因子低于平均值,尤其是经济活力因子,其平均值仅为0.153。为探究城市经济不均衡原因,用聚类分析法将河南省18个地级市划分为6类,发现前四类城市经济潜力因子得分较低,第五类城市经济活力因子得分较低,第六类城市发展较为均衡但综合排名不高。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建议分别从大力推进强省会战略,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加大宏观调控、刺激金融交易,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4个方面加以改善,以助推河南省经济竞争力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地理条件多样化,且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导致河南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河南人口大省来说,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设定合理有效的、层次分明的具体目标.文章在总结分析河南农村地区当前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的概念,详细论述设定综合发展指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综合发展指数的应用及其以综合发展指数为核心设定目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老区的发展相对迟缓,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短板”。社会平衡机制承担社会利益协调的功能,它可以用和谐的办法解决利益分配中的不均衡问题,以维护和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与平衡。河南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立社会平衡机制,采取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优化老区产业结构、加强老区职业培训、开发老区“红色旅游”资源等举措,用和谐的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幅急剧下降。农业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此刻,就当前我省的“三农”形势,分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灰色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村经济进行灰色关联评判和排序,确定各个地市经济发展的优劣次序和各地市的优势因素,为河南省各个地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预测了河南省农民今后几年的人均收入,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招生形势逆转时期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当前存在的生源质量持续下降、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降低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探索多种模式人才培养结构的相关对策,以进一步明确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思路,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小城镇作为社会体系的主要构成单元,对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中小城镇经济就显得更加重要。对河南省中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省内中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翻译人才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以河南省为例,在对翻译市场和翻译从业人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市场需求与人员供给的矛盾,提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学翻译教学改革模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两者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河南省为例,利用河南省1985年~2004年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分析两者之间的协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工业工程(IE)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阐述了湖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及四大任务,对湖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