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较低的熔体粘度,优异的加工性能,能与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本文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环己酮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R-SMA树脂。讨论了加料方式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组成与流动性能的关系.并用^13C-NMR、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N-对本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膜的动态接触角(DCA),得出表面的极性顺序为copolymerI〈copolymerⅡ〈copolymerⅢ。这与其共聚单体的侧基的极性顺序一致,另外,将马来酸酐与苯乙烯共聚物与5种不同取代芳胺进行氨解反应,成膜后用DCA法并结合ESCA测定膜的表面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氨解产物在DMF中成膜后,膜表面N/C含量比明显高于本体,由 相似文献
3.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酸锌为前驱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大分子稳定剂,采用溶液化学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粒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合成的ZnO纳米粒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具有量子尺寸效应,样品UV-Vis吸收光谱在350nm给出氧化锌纳米粒子的特征吸收峰,样品PL光谱显示在410nm处可产生明显的荧光发射。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尺寸在50~100nm且粒径分布较窄,表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对氧化锌纳米粒子的表面起到了良好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烯与马来酰亚胺的交替共聚物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梳型聚苯乙烯,研究了络合剂结构、催化剂浓度、引发剂官能度与活性、反应温度等对聚合可控性、反应速率、支化程度等的影响。分别用气相色谱跟踪单体转化率、三检测器凝胶渗透色谱跟踪聚合物分子量、特性黏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高活性引发剂将导致形成自由基浓度过高,从而通过双基偶合终止形成高分子量组分,但通过降低催化剂浓度对提高聚合可控性效果不明显,而采用低官能度或活性引发剂可提高可控性,但导致所得聚合物支化程度较低。采用高官能度引发剂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则既维持可控性又获得高度支化聚合物。 相似文献
5.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氢键诱导液晶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以苯乙烯/马来酸-4-羧基酚酯共聚物为质子供体,苯乙烯基吡啶为质子受体的氢键诱导液晶复合物。用DSC和POM研究二者复合并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4SZ含量在30-70%的复合物表现为向列相液晶态,其中等摩尔比的复合物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乙酸钯和2,2′-联吡啶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合成出聚(1-氧代-2-苯基丙撑)(STCO)。采用IR、NMR、元素分析以及广角X光散射对该聚合物以表征。该共聚物晶体为单斜晶胞,晶胞参数为a=15.7×10-10m,b=6.17×10-10m,c=7.45×10-10m,α=90.0°,β=104.3°,γ=90.0°;晶胞体积为697.2×10-30m3;空间点群为P21/c。此外,对该共聚物热降解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苯衍生物为原料,经乙酰化反应、还原反应和脱水反应,制得苯乙烯类单体。利用乙酸钯和2,2-联吡啶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类单体交替共聚,制备了聚[1-氧化-2-(取代苯基)丙撑]。采用IR、NMR、元素分析以及广角X光散射对该聚合物以表征。对聚(1-氧代-2-苯基丙撑)固体粉末和溶液中的光降解研究发现共聚物的分子量降低、质量减少。该共聚物由于无γ-H原子,在紫外光照初期时,不能发生NorishⅡ型反应,只能按照NorrishⅠ型反应进行光降解。此外,还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于聚(1-氧代-2-苯基丙撑)间甲酚溶液中,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进行了研究,三乙胺对该聚合反应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二元共聚物SMA(maleic anhydride-styrene),其分别与油胺和十八醇反应,制备合成2种不同结构的梳状聚合物NSMA(Oleamide-SMA)和OSMA(Octadecanol-SMA)。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凝胶色谱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并进行了梳状聚合物降凝的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官能团上侧链长度和数目会影响聚合物添加剂的降凝能力;在添加剂分子结构中引入π键和氢键缔合作用可以改善添加剂的降凝效果;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添加浓度影响降凝效果。同时分析结果与实验评价基本一致,OSMA和NSMA两种梳状聚合物具有潜在的工业降凝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水为悬浮介质,用悬浮共聚合反应制备了苯乙烯-N苯基马严酷一胺共聚物。用元素分析法确定了共聚物内氮含量背地里 组成比间的关系,进而计算出两单体的竞聚率,并计算出相应的Q、e值。动态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当单体组成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恒定。综合各实验参数,表明用水悬浮法制备的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在一定的单体组成比范围内,该共聚物具有交替共聚结构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氢键诱导液晶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以苯乙烯/马来酸4羧基酚酯共聚物( M E S M A)为质子供体,苯乙烯基吡啶(4 S Z)为质子受体的氢键诱导液晶复合物。用 D S C和 P O M 研究二者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4 S Z含量在30% ~70% 的复合物表现为向列相液晶态,其中等摩尔比的复合物的热稳定性最高。并从 I R 结果讨论了 M E S M A/4 S Z二元组分的摩尔比与分子间氢键的关系,等摩尔比时,复合物以羧酸与吡啶环之间的氢键为主;而非等摩尔比时,存在羧酸之间的氢键。 相似文献
11.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研究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与具有亲水性链段的聚乙二醇共聚制得嵌段共聚物,用以改善疏水性材料聚乳酸的亲水性.研究发现通过共聚,显著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使得材料的接触角由46°降为10~23°.同时还对共聚物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乙交酯和淀粉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在二甲基亚砜介质中合成了聚羟基乙酸接枝淀粉共聚物。讨论了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接枝率(G)、接枝效率(E)和单体转化率(C)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谱仪(1H-NM 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以及体外降解试验,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乙交酯单体和淀粉接枝共聚,可以得到一类新的可降解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以辛酸亚锡(Sn(Oct)2)作为催化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反应时间的聚乳酸(PLA)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力学测试等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时间下,Sn(Oct)2对PLA/EVOH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Oct)2能促使PLA和EVOH之间发生酯交换反应,形成的共混物具有形状记忆效应,且随反应时间延长,反应程度逐渐增加,共混物逐渐失去结晶能力,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同时PLA和EVOH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另外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效应随反应程度增加而不断提高,形变回复率最高达100%。 相似文献
14.
以2,2,3,3,4,4,5,5-八氟-1,6-己二醇(OFHD)作为有机氟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制备了不同氟含量的有机氟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FPETs)。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测试发现氟改性未对聚酯的热性能造成影响。随着OFHD添加量的增加,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的FPET膜表面氟含量从0增加到1.22%时,相应的水静态接触角从76.56°增加到116.23°,原子力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较为明显的微纳米粗糙结构。 相似文献
15.
2,4-甲苯二异氰酸酯在四氢呋喃中对外消旋乳酸直接熔融聚合的低分子量聚外消旋乳酸进行扩链,用(-M)η、FT-IR、1H-NMR、DSC、XRD等对扩链产物进行表征.SnCl2催化、NCO/OH为2时,66 ℃回流反应60 min,可得(-M)η为扩链前3.04倍的可溶性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扩链产物中NH和苯环的引入使Tg、Tm和结晶度等相应提高.但时间过长、NCO/OH过大时,易生成可溶性差的交联副产物,较多副产物的混杂会导致Tg和熔融热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链,聚异丁烯马来酸酐(PIBSA)为支链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接枝共聚物由PIBSA和PVA1799通过酯化反应得到,改变投料比能得到不同接枝率的共聚物.以二甲基亚砜(DMSO)做共溶剂,水做选择性溶剂,室温下自组装得到了稳定的聚集体溶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胺盐酸盐的溶液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的霍夫曼降级重排反应制备了六种聚乙烯胺盐酸盐,并对它们的水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聚乙烯胺盐酸盐水溶液的pH值随平均聚合度的变化并不明显,随着胺化度由55.65%升高到82.36%,其水溶液的pH值由3.96降低到2.67,聚乙烯胺盐酸盐的m值由3.65提高到5.50,pKa值由8.33降低到7.37,随着聚乙烯胺盐酸盐的平均聚合度由82.3增加到201.8,它的m值从5.13升高到5.58而pKa值则由7.48降低到了7.26;当聚乙烯胺盐酸盐的浓度小于5g/L时,溶液的比浓粘度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8.
羟甲基苯基次膦酸阻燃共聚酯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磷阻燃剂——羟甲基苯基次膦酸(HMPPA)及HMPPA改性的阻燃共聚酯,研究了其阻燃性能,并与商品化产品——羧乙基苯基次膦酸(CEPPA)阻燃单体及其改性的阻燃共聚酯进行了对比,测试表明,阻燃单体HMPPA的热稳定性比CEPPA高,相同磷含量的HMPPA阻燃共聚酯比CEPPA阻燃共聚酯熔点高,热稳定性好,阻燃性高,HMPPA阻燃共聚酯具有良好的可纺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黏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在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NaBr水溶液中的缔合行为和微观形态。由Huggins方程确定了HMPA在溶液中的特性黏数[η]和Huggins常数KH。在NaBr水溶液中,体系存在尺寸较小的分子线团以及相对较大的缔合聚集体。TX10参与HMPA的疏水缔合,使其微观形态发生变化。结果表明,在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盐水溶液中,HMPA经历了解缔合-重新缔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T. Archaviboonyobul T. Jinkarn S. Sane S. Chariyachotilert S. Kongcharoenkiat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14,27(5):341-352
This research attempted to improve water resistance and barrier properties of paperboard by electrospraying the material with poly(lactic acid) (PLA). The focus wa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PLA in the coating process and to achieve the thinnest possible PLA coating layer. PLA solutions were prepared at 0.5%, 1%, 2%, 3% and 4% (w/v) in chloroform. PLA solution (10 ml) was sprayed onto the paperboa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ater and oil contact angles of paperboard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electrospraying. Water and oil absorp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especially when using PLA concentration of 1%. PLA concentrations below 1% produced too few PLA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for full coverage, whereas concentrations above 1% led to an uneven agglomeration of PLA particles on the substrate.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and oxygen transmission rate of paperboard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PLA concentration of at least 1%. On the basis of electrospraying technique, the amount of PLA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o achieve results comparable to other common coating method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