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LCL型滤波器在谐振频率处存在的谐振尖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策略来抑制谐振尖峰。对于并网电流的控制,本文采用了PI调节器。首先,基于PI调节器和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LCL型单相并网逆变器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电容电流反馈系数和PI调节器参数对系统环路的影响。其次,根据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确定电容电流反馈系数和PI调节器参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最后,通过1 kW试验样机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永磁风力发电机并网逆变器的结构与控制策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VPWM控制策略的三电平逆变器简化空间矢量分区和作用时间的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三电平逆变器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同时,本文提出一种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解耦闭环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勇 《硅谷》2012,(5):12-14
并网逆变器作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发电系统的并网电能质量。在分析模型预测控制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预测电流控制来进行并网逆变器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补偿一般模型预测控制造成的并网电流相位滞后的问题,提高并网功率因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改进后,逆变器的并网电流纹波满足并网要求的同时,无功功率也有明显的降低,提高并网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平均开关周期的概念,研究了逆变器的通态损耗。分析逆变器不同调制开关模式对系统通态损耗的影响提出了太阳能逆变器在低压大电流工作模式下提高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新型清洁能源的三相并网过程中,为了解决高频开关导致高频谐波分量过大而对电网产生的冲击问题,需要构建合适的并网逆变器。该文通过对LCL与LCLC型滤波器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进而探究出性能更佳的逆变器。在对这2种滤波器在线路中的运行效果以及谐波分析对比中可以验证出,和LCL相比,LCLC型滤波器在低频特性相似的情况下,在高频时拥有更好的滤波能力。因此,采用LCLC型滤波器替代传统逆变器可以更好地增加系统的效率与稳定性,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介绍三相SVPWM逆变器LCL滤波器的约束条件及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斌  刘维亭 《中国测试》2023,(6):122-129
在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并网发电的电力系统中,针对逆变器输出侧并网电流谐波含量较大,会对电网产生一定冲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LCLC型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两个LC滤波器级联的方法,形成一个四阶的滤波器,并对滤波器采用基于电容电流采样的有源阻尼法,以实现逆变器输出侧并网电流谐波含量的降低和高阶滤波器谐振尖峰的抑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与传统的LCL型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能有效地减小系统在谐振频率处的谐振尖峰,更好地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采用的有源阻尼法同无源阻尼法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系统损耗,保证电能的质量和电网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软件锁相环相较于采用过零检测的硬件锁相环,具有灵活、易实现等特性。本文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通过d-q变换算法来实现3相并网逆变器与电网锁相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非隔离并网逆变器,详细分析此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寄生参数的共模漏电流模型。比较分析了 H6桥和新型非隔离并网逆变器的漏电流大小、开关损耗、稳定性及效率。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新型非隔离并网逆变器的性能优于 H6桥逆变器。  相似文献   

10.
气动人工肌肉是一种新型的柔顺性驱动器,但由于采用硅胶等非线性材料而存在明显的迟滞现象,并且其滞环参数随着负载的不同而变化。本文基于广义Prandtl-Ishlinskii迟滞模型,引入气动肌肉的负载参数,建立了计及动态负载的迟滞模型Load-dependent generalized Prandtl-Ishlinskii(LG PI)。在0~100 N的负载范围内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气动肌肉在动态负载作用下的不对称迟滞特性,其滞环回路位置误差最大不超过1 mm。将LGPI模型的逆作为PID控制的前馈环节,以控制气动肌肉驱动的机械单指灵巧手手指,在不同负载下进行角度跟踪实验。与无前馈的PID控制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增加基于LGPI模型的前馈环节能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
吴尚  韩彬 《中国科技博览》2012,(2):139-139,142
文章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检测技术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内容涉及到逆变器的性能指标试验、电磁兼容试验、保护功能试验、安全及环境试验,包含了相关检测原理、平台搭建、仪器设备及一些注意点,并注意吸收了UL1741、IEEE、VDE0126—1—1等国际标准在防孤岛保护功能上的要求,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电压型并网逆变器存在冲击电流问题,从变换器电路结构对冲击电流影响的新角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并网逆变器拓扑,其主要特征是设计有内置电阻.通过仿真分析发现,相比传统并网,有内置电阻的并网逆变器并网时的冲击电流抑制效果更好.然后,通过传递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对内置电阻下并网能抑制冲击电流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指出原因在于这种情况下产生更小的幅值差,且能消除相位差,并给出了内置电阻的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内置电阻抑制冲击电流的效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14.
1前言2001年3月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2006年3月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2010年1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计算机通信网和电信网互相兼容、相互渗透,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5.
对弱电系统实施全面而专业的管理及维护已经成为弱电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一,本论文结合弱电系统的系统构成,在分析了当前弱电系统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方法,给出了若干具体的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的措施建议,对于提高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博 《中国科技博览》2011,(26):103-103
对弱电系统实施全面而专业的管理及维护已经成为弱电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一,本论文结合弱电系统的系统构成,在分析了当前弱电系统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方法,给出了若干具体的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的措施建议,对于提高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缠绕复合材料交叉起伏区域的细观结构,建立了一种细观分析模型。首先,将纤维交叉起伏区域划分为环向交叉起伏区和螺旋交叉起伏区2种类型;然后,以缠绕面为基准,用平行横截面将起伏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离散化为多个子模型,运用纤维束起伏角、富树脂区域尺寸、纤维束的体积分数、纤维束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等细观参数来描述缠绕复合材料交叉起伏区域的细观结构。基于所建立的细观模型及层合板理论,提出了缠绕复合材料交叉起伏区域的等效刚度计算方法。通过算例研究了纤维束截面、纤维束起伏角以及富树脂区体积分数等细观参数对局部区域等效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向交叉起伏区的弹性模量比螺旋交叉起伏区下降得更为明显;在富树脂区域,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降低较为明显,而泊松比则有所增大。纤维束厚度增加及纤维束截面变化对交叉起伏区域等效刚度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滞环电流控制算法具有实现简单、动态响应快、对负载参数变化不敏感、电流跟踪误差小等优点,但也存在开关频率随电流变化率变化而波动,造成网侧滤波电感设计困难、功率模块应力及开关损耗增大的不足.通过分析滞环电流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开关频率波动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积分法的定频滞环电流控制算法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定频滞环电流控制算法,无需额外模拟电路的优点,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并可以实现数字化.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在实现滞环电流控制的同时保持定频,降低并网电流畸变率,无论电网稳定还是电网波动,都能较好地实现同步并网.  相似文献   

19.
张岩 《硅谷》2014,(21):52-52
随着我国分布式供能发展进程的持续加快,利用分散电源并网进行分散发电将成为我国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确保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和供电稳定性是分散电源与电力系统连接的首要前提,因为电力系统会与分散电源并网之间相互作用,只有在分散电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达到一定标准,且与电力系统建立平衡关系之后,才能使分散发电、分布式供能与电网之间形成互补关系。本文将着重分析分散电源并网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风能因其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是新能源中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一个领域,合理利用风能,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减轻能源短缺的压力,综合社会效益十分可观。风电开发还具备建设周期短、投资灵活,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